稻垣榮洋
獼猴桃的樹分為雄樹和雌樹。
如果只種植雌樹,不種植雄樹的話,雌樹就沒辦法進行受粉,也就沒辦法結(jié)出獼猴桃了。
銀杏樹也分雄樹和雌樹,只有雌樹才會結(jié)銀杏果。所以,有時候人們?yōu)榱朔乐沟袈涞你y杏果把道路弄臟,會只種植雄性銀杏樹作為行道樹木。
植物也分雌雄,這可以說是非常奇妙了。
但是,細想的話,所有的動物都是分雌雄的。這樣想來,同一個花里面有雌蕊又有雄蕊,這種雌雄同體的現(xiàn)象似乎才顯得奇怪。
其實,在動物中,也有雌雄同體的現(xiàn)象,比如蚯蚓和蝸牛。蚯蚓和蝸牛,都沒辦法挪動到太遠的地方去。所以,雄性和雌性能相遇的機會非常少。因此,為了不論遇到雄性還是雌性都可以延續(xù)子孫,蚯蚓和蝸牛就逐漸演變成了雌雄同體的狀態(tài)。
如果同一朵花里既有雌蕊又有雄蕊的話,用自身的花粉給雌蕊授粉然后結(jié)成種子,似乎是個便捷的好辦法。但實際上,植物或是借由風力,或是借由昆蟲,大都把自己的花粉運送到其他的花朵那里去進行雜交。
用自身的花粉給雌蕊授粉的話,即使結(jié)了種子,種子也會保留和自己一模一樣的性質(zhì)。如果自身有一些缺陷的話,子孫后代也會繼承這些缺陷。一旦這些缺陷蔓延開來,自己的子孫們就將遭受滅頂之災(zāi)。
如果和具有不同性質(zhì)的其他個體交換花粉,進行雜交的話,就可以培育出具有各式各樣特性的子孫后代。這樣的話,不管環(huán)境如何變化,不管前一代有著怎樣的疾病缺陷,都至少可以保證后代不會全軍覆沒。
但是,一朵花里面既有雌蕊又有雄蕊的話,就會存在用自身的花粉進行授粉的危險性。
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發(fā)生,植物進化出了一種特別的結(jié)構(gòu)。
植物的花朵中,雌蕊大多要比雄蕊高一些。如果是雄蕊更高一些的話,花粉就會從雄蕊上掉落下來。
除此之外,在一些植物的花朵中,雄蕊和雌蕊的成熟期也是錯開的。比方說,雄蕊先成熟,雌蕊后成熟,那么就算雄蕊的花粉落到雌蕊上,沒有成熟的雌蕊也不具備受粉能力,因此也就無法結(jié)成種子。反之,如果雌蕊先成熟的話,等到雄蕊成熟了可以產(chǎn)生花粉的時候,雌蕊早就已經(jīng)停止受粉了。
此外,有的植物還具有這樣的結(jié)構(gòu):即使自身的花粉落到了雌蕊上,雌蕊頂端的物質(zhì)也會對花粉發(fā)起攻擊,阻礙花粉發(fā)芽,并終止花粉管的伸長。這種特性被稱為“自交不親和性”。
獼猴桃樹為了不費這番功夫,從一開始就分成了雌樹和雄樹。
和其他的個體交換花粉,有利于子孫的多樣性。但是,為了成功把花粉運送到其他的個體那里,植物自身必須產(chǎn)出大量的花粉。而且,如果不能很好地把花粉送到,也沒辦法結(jié)成種子。所以,從短期來看的話,用自身的花粉給自己的雌蕊授粉,從而結(jié)成種子的這種“自體授粉”方式更加有利。所以,無法接觸到花粉的人工環(huán)境下生長的野草,和在人類保護下生長的作物,有很多都采取了這種自體授粉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