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逸飛
歷史的味道,厚重滄桑,西北的雄渾壯麗更為其增添了神奇、絢麗的一筆。暑假,我來到敦煌,咀嚼絲綢之路源遠(yuǎn)流長的歷史的味道。
仿佛就在一剎那,兩旁樹木蔥蘢的背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望無垠的漫漫黃沙。我知道,我們已抵達(dá)了有著千年歷史的陽關(guān)。
陽關(guān)是絲綢之路的起始點(diǎn),漢朝時設(shè)立。在這里,隨手抓起一抔沙粒咀嚼,味道干澀而極苦。這里的沙似乎更細(xì)而堅,畢竟千年的歷史已將其細(xì)心打磨。跟隨黃沙的指引,我們參觀了古陽關(guān)。昔日的硝煙和戰(zhàn)火的味道以及兵器上的寒鐵味與血水的味道像一只巨手,將我的思緒拉回至千年以前。
我見到了張騫。這位漢王朝忠誠的使者是絲路的第一人,他手持漢朝符節(jié),眼神中滿是堅定又若有所思。他所騎的駱駝在黃沙上留下了一個又一個腳印,張騫不知,這串腳印連接成的道路將成為幾千年后最重要的文化傳播道路。大漠的味道,是充滿奇幻的。
時光飛速流逝,張騫已被匈奴囚禁了十年之久,他手中的黃沙被夜風(fēng)慢慢吹散。他咀嚼了一把沙,愁苦的味道中飽含了對祖國的忠誠,對任務(wù)的堅定,與家人分別的愁苦和滿腔的熱血。乘著夜色,計劃周全的他襲擊了看守的士兵,騎上戰(zhàn)馬,拿上只是一根朽木的符節(jié),疾馳而去……
張騫回來了,眼里卻滿是失落。大月氏人安于現(xiàn)狀,不肯冒犯匈奴,張騫失望而歸。在又被囚禁了一年后,他終于回到了家鄉(xiāng)。大漠留給他的,似乎只有失望、慚愧的酸味。
可是,絲路漸漸繁榮了。經(jīng)歷了漢朝的獨(dú)霸,唐朝的開放,宋朝的科技鼎盛,元朝的稱雄世界,絲路成為了東西方文明交流的主渠道,張騫的名字也被刻在中華銘文之上。
我的思緒又被拉了回來。在颯颯的風(fēng)中,我顫抖地捧起張騫紀(jì)念碑前的一縷沙粒,放在嘴里品嘗,沒想到這沙竟是甘甜的,像一粒粒的白糖,在舌尖上融化,甜蜜的汁水如瀑布涌進(jìn)了我的心里。我相信,歷史的長河一定會將這甘甜的味道裹挾至千年以前,摻上歷史的厚重滄桑和今日嶄新的味道贈予張騫。
我祈禱歷史的味道因今天而面目一新。
茫茫大漠中,只有我與絲路紀(jì)念碑久久對視,無語凝佇。唇齒之間,滿是歷史的味道。
(指導(dǎo)教師? 李? 潁)
【評點(diǎn)】
作者面對遼闊無比、雄渾壯麗的西北大漠,展開了大膽豐富的想象,回味了歷史上“張騫出使西域,開創(chuàng)絲綢之路”這一感人篇章,抒發(fā)了自己對祖國的熱愛以及對悠久歷史的無比自豪感。其中,“味道”不僅僅是沙粒和大漠的味道,更是咀嚼歷史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