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田利
(甘肅省靜寧縣林業(yè)和草原局,743400)
葡萄為易生根樹種,其繁殖方法較多,扦插是生產中應用最廣泛的方法之一。隨著科技的進步,物資供給的改善,扦插育苗方法的科學化程度提高,現(xiàn)代葡萄生產中扦插育苗的方法分為硬枝扦插和嫩枝扦插2種,每種方法又分為露地扦插和營養(yǎng)缽2種方式。
結合冬剪,選擇生長充實、節(jié)間短、芽眼飽滿、無病蟲害、品種純正、粗度在0.8~1.0厘米的1年生枝條作插條,收集到的插條要沙藏,防止失水。沙藏時選地勢高燥、排水良好、地下水位較低的背陽地方,挖深1米、寬1.0~1.5米、長按插條多少而定的溝,溝挖好后,先在溝底鋪一層10厘米厚的干凈濕河沙,沙的濕度以手握成團、松手即散為宜,將插條水平擺放其上,插條之間填滿濕沙,一層插條一層濕沙間隔擺放,保持沙的厚度在10厘米以上,最后用土蓋好。
對準備扦插葡萄的地塊在前一年秋天或開春土壤解凍后,立即進行深翻,以創(chuàng)造疏松的土壤條件,為葡萄苗的良好生長打好基礎。結合深翻,畝施入優(yōu)質農家肥2000千克左右,然后起帶狀壟,用地膜覆蓋。
葡萄扦插以清明前后進行為宜,過早,溫度低,插條不易萌發(fā);過晚,氣溫比地溫提升快,插條上的芽先萌動而根生長滯后,影響成活。
(1)插條準備及催根。扦插時一般每個插條剪留4~6個壯芽,上剪口在距離最上部芽眼1厘米以上平剪,下剪口在芽下方0.5厘米左右處斜剪成“馬耳”形(圖1)。
圖1 剪好的插條
自然扦插時,葡萄插條生根率較低,在扦插前一定要進行催根處理。催根方法分為化學方法和物理方法2種?;瘜W方法主要有:將插條基部3~5厘米放入50~100毫克/升萘乙酸溶液中浸泡6~12小時或在100~200毫克/升吲哚丁酸溶液中浸泡1~4小時,也可用1000毫克/升ABT 2號生根粉溶液速蘸5秒或用100毫克/升ABT 2號生根粉溶液浸泡8小時,以促進新根產生。物理方法主要采用電熱溫床的方法,促進生根。電熱溫床的建造:一般挖寬120~150厘米、長300~400厘米、深30厘米左右的溫床,在床底先鋪一層10厘米厚粉碎的作物秸稈或麥衣,在秸稈或麥衣上覆5厘米厚的沙子,在床的兩端間隔5厘米釘上木釘,將電熱線按5厘米間距掛在木釘上,使之緊貼在溫床的底面,通電后,擺好插條,其上蓋6~8厘米厚的細沙,將種條的頂芽露在上面,溫度控制在25~28℃,保持沙子濕潤,如果沙子出現(xiàn)干的情況,可用噴壺進行澆水,補充水分。10~20天后,種條萌發(fā)部分幼根后,即可扦插。
(2)扦插。最好南北向扦插,插時先用小木棍在扦插穴上打孔,保持插條與水平夾角呈70~80°,隨打孔,隨扦插,隨手將插條基部土壤按緊,插后及時蓋膜,保持插條上部芽眼與地膜相平齊,用細土將插條上方地膜破口封存嚴實。
扦插苗成活后,進入旺盛生長期,要及時鏟除雜草,適量澆水、追肥,7月中旬開始葉面噴施0.3%磷酸二氫鉀,促進枝條健壯生長。
利用營養(yǎng)缽培育葡萄苗是現(xiàn)代苗木培育的新方法之一,具有育苗速度快、節(jié)約土地、成本低的優(yōu)勢。插條的準備及催根處理同露地扦插,其特殊之處在于營養(yǎng)土的配制、營養(yǎng)缽的準備及擺放和扦插。
用非葡萄園的田間土與河沙、有機肥按2.5∶1∶0.5的比例均勻混合成營養(yǎng)土。
選擇直徑大于12厘米、高15厘米以上的塑料營養(yǎng)缽(圖2),裝入配好的營養(yǎng)土,順長整齊地擺入苗床中,苗床要求寬1.2~1.5厘米、深20~25厘米,相鄰兩床間距40~45厘米(圖3)。
圖2 塑料營養(yǎng)缽
圖3 營養(yǎng)缽育苗狀
在清明前后,先在裝滿營養(yǎng)土的營養(yǎng)缽中澆足水,然后扦插。扦插深度以種條頂芽與缽內土面相平為宜。插后至發(fā)芽生根前,保持袋中適當濕度尤為重要,一般營養(yǎng)缽中土壤表面干時,要及時用噴壺噴水,以補充體內水分,促進成活。
(1)整地做畦。選擇疏松、肥沃的土壤作育苗地。扦插前對土壤表層深翻30厘米以上。結合深翻畝施入腐熟優(yōu)質農家肥2000千克、過磷酸鈣5~7千克。整地后用磚砌成寬1.8米的畦。然后育苗畦土壤噴0.2%~0.4%高錳酸鉀溶液消毒或將棚膜壓嚴,連續(xù)處理7~10天,天晴時溫度在70~80℃,可殺死病菌和害蟲。
(2)育苗溫室設備安裝。葡萄嫩枝扦插育苗,環(huán)境溫、濕度很重要,要人為可控,因而大多在溫室中進行,應在育苗溫室內安裝一套自動噴霧設備,在棚面覆蓋遮陽網等遮光設備。
(1)插條選擇及處理。嫩枝扦插應選擇生長旺盛期的木質化枝條作插條。一般在6月上旬進行。剪取當年生長發(fā)育充實的半木質化壯枝、截成2~3個芽枝段,在上部1~3枝段上保留1~2片葉,下端斜剪成馬耳形作插條。將剪好的插條放入20毫克/升萘乙酸或10毫克/升ABT 1號生根粉溶液中浸泡6~8秒,然后取出立即扦插,以促進生根,多發(fā)根。
(2)扦插。嫩枝扦插應注意淺插,一般為插穗長度的1/3左右,可按行距10厘米、株距5厘米進行扦插。
(1)溫濕度控制。插條生根后,棚內溫度保持在20~25℃,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80%~85%。空氣濕度較高能防止插條和保留的葉片發(fā)生凋萎,有利于制造養(yǎng)分,促進生根,提高扦插成活率??諝鉂穸戎饕ㄟ^噴水進行調節(jié),噴水時應注意前期晴天,每天要噴水6~7次,時間要短,以噴濕地面為止,多云天氣少噴,陰天不噴。既要保持棚內適宜的空氣濕度,又要避免土壤過分潮濕,以防止插條基部霉爛。
(2)光照控制。光照時間長短與強弱對插條生根能力影響較大,插條以接受散射光為好,強烈的光照對插條成活不利,溫度過高、蒸發(fā)量過大,可導致插條和保留的葉片凋萎。因此,扦插初期要及時遮陽,約15天新根產生后,要逐漸加大光照量。
(3)施肥管理。生根后,為了保證植株健壯生長,可每隔7天左右噴1次0.3%尿素或0.2%磷酸二氫鉀進行根外追肥。并噴施適當的微量元素,有利于插條迅速生長。
(4)防病害。結合葉面噴肥,噴施5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隨時清除病葉、爛葉,改善光照條件,控制病害的發(fā)生,培養(yǎng)健壯苗木,提高商品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