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仰恩 傅子污 王家縉
延福寺又名建造寺,位于南安豐州鎮(zhèn)九日山下金溪畔上,建于西晉太康九年(公元288年),是福建省最古老的寺院之一。九日山三峰環(huán)抱如鉗,東峰為姜相峰,西峰為高土峰,北峰有蓮花峰聯(lián)結(jié)東西二峰。晉人南遷時定居晉江兩岸,豐州又是閩南郡所,九日山更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延福寺在當時成為“祈風”盛典所在地?!白怨琶缴级唷?,延福寺因九日山而興建并成為禪林名剎?!胺鸱o邊播四方”,九日山也因延福寺而名揚天下。
建于風景秀麗的九日山下的延福寺,吸引了大批高僧、名士。南朝陳天嘉三年(562年),印度高僧拘那羅陀(又名真諦)掛錫翻譯金剛經(jīng),延福寺由此成為世界上第一部上乘金剛經(jīng)由梵文翻譯成漢文的翻譯地,先后住持的高僧還有唐無等禪師、宋無可禪師。干道(1165-1173年)年間,延福寺僧無可喜好名家章帖字畫,將奉先院改為墨妙堂;宋紹興元年(1131年),慧邃禪師以佛戒改造世俗化道教的祀神儀式。晚唐詩人秦系、名相姜公輔,宋代名宦蔡襄、蘇紳,理學大家朱熹等都曾過游,留下不少圣跡和滿山詩文摩崖石刻。還有南宋幼帝留下的馬蹄印、血跡印記以及由于宋幼帝在九日山延福寺稽留九日,御駕所幸,遠非尋常,故九日山之名更彰,也成為九日山得名的另一個傳說。此外,讓民間津津樂道的還有南宋幼帝與蓮花峰茶結(jié)下不解之緣的傳說。
南宋幼帝駐驊九日山延福寺
話說(1276年2月4日),元軍攻克臨安,5歲的宋恭帝趙顯和謝太皇太后相繼被俘。趙氏皇族及南宋小朝庭為保住南宋血脈,恢復(fù)宋朝,經(jīng)謀劃后,派陸秀夫、陳宜中、張世杰等一起保護趙昰、趙昺等人登船入海南下到福州。為凝聚抗元號召力,1276年6月14日,擁趙昰為帝,定行都于福州,改年號為景炎(今稱臨時政府),其弟趙昺為衛(wèi)王。
不久元兵逼近,估計福州難保,出于戰(zhàn)亂考慮,經(jīng)過精心安排,宋軍兵分成了二路,南下泉州,陸秀夫、陳宜中、張世杰等人奉幼帝趙昰及衛(wèi)王趙昺等分水陸兩路逃至泉州,欲借助泉州眾多的“南外宗子”和當時鎮(zhèn)守宋朝經(jīng)濟文化中心泉州的蒲壽庚之力建都泉州。但當時掌握泉州大權(quán)的蒲壽庚卻誘殺了三千“南外宗子”后暗中降元,緊閉城門,拒不接納。陸秀夫等見狀,只好將海路的御駕部分駐驊石頭街法石寺、城南一帶,陸路的御駕部分駐驊九日山延福寺,無法進城的宋軍則展開圍城攻打態(tài)勢。
這天,聽說南下的南宋幼帝要駐驊九日山延福寺且御駕很快就到,正在與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中禮部奏賦第四名進士的傅定保泡茶談?wù)撊鍖W的忠、孝、廉、節(jié)之義的延福寺住持,急忙與傅定保來到延福寺門口迎駕。
陸路的御駕一行車駕浩浩蕩蕩向九日山而來,驚動了豐州城大小官員、平民百姓及九日山大大小小神靈土地,紛紛在九日山前恭候御駕臨幸。宋幼帝騎著高頭大白馬,左右由陸秀夫等大臣簇擁著,行至延福寺前面的錦橋時,恭迎的人群、眾神靈一齊跪下,三呼萬歲!大熱天,一陣冷風吹過,白馬一驚,不由得長嘶一聲,忽而失了前蹄。馬背上的幼帝坐不穩(wěn),便從馬背上跌了下來,慌煞大臣陸秀夫。他連忙上前扶起圣躬,只見幼帝全身冷汗,現(xiàn)疲憊困乏狀,左右肘被石橋擦破了皮,在橋板上留下了一抹血跡。陸秀夫要用袍袖把流在石橋板上的御血擦掉,誰知怎么擦也擦不掉。從此,錦橋的石板上便永遠留下一抹其長盈尺的殷紅血跡和一個深陷的馬蹄印。這就是宋幼帝當年避元難到九日山延福寺的遺跡傳說。可惜錦橋于解放后開挖金雞北渠時,連同該石板被民工折毀,甚為可惜。
再說,受驚的幼帝趙昰在陸秀夫等一班近臣的護衛(wèi)下,被誠惶誠恐的延福寺住持恭迎入延福寺。在傅定保的建議下,將大殿改為臨時行宮,其他大小官員隨從一應(yīng)妥善安置,延福寺住持隨后送來熱茶水伺候幼帝將息。喝下茶水稍息后,幼帝逐漸恢復(fù)平靜,即對大臣陸秀夫說:“陸賢卿,朕喝了他們端來的茶水,舒服多了。”陸秀夫隨即叫來老住持和傅定保,請他們回稟圣上的話。
老住持恭答:“看到皇上龍體康復(fù)如此之快,老衲之幸,萬民之幸!佛祖慈悲,阿彌陀佛?!蓖瑫r指著傅定保介紹說:“這位是咸淳七年(1271年)禮部奏賦第四,其道德文章聞于京師,現(xiàn)在家待任的傅定保進士學儒。其傅氏家族承蒙皇恩,唐宋以來均為望族,經(jīng)常來寺廟與老衲研討儒學教義,對儒學教育頗有造旨,獨樹一幟。”
聽完老住持對一些當?shù)仫L情人貌的介紹后,欣喜的幼帝輕揉疲困的雙眼,說道:“朕要睡覺了,賢卿你們一路辛苦也早些安歇吧。”隨后,陸秀夫等大臣們緊急商議,延福寺離泉州城有十幾里,元兵尚遠,還未到泉州,泉州城外皆是大宋兵馬,雖援軍未到,諒叛臣蒲壽庚也不敢出城。詳細詢問了住持和傅定保這一帶的情況后,為幼帝康安與清靜計,決定暫住延福寺歇息幾天,并要求老住持和傅定保這幾天也幫助服侍幼帝左右。
與蓮花峰茶結(jié)下不解之緣
第二天,聽了老住持建議,陸秀夫等大臣將幼帝扶上九日山覽勝。眺覽秀麗的溪光山色,巡幸九日山摩崖石刻,一路御駕邊觀賞邊走,不久來到蓮花峰蓮花臺寺,幼帝虔誠參謁石亭觀音,祈愿觀音保佑大宋江山。一行御駕觀賞了奇妙的八瓣蓮花石、旖旎蓮花山風景和名人高士石刻后,一路盡興的幼帝聞到一股微微的沁人清香,進入范圍不大的蓮花臺寺后部,此股香味更濃,還看到幾個和尚在忙碌著什么。好奇的幼帝便問陸秀夫:“賢卿,他們在干什么?朕怎么老是聞到一種很好聞的香味?這里的更濃,與昨天喝的熱茶水香味一樣,朕喜歡?!?/p>
“皇上龍體安康,乃宋室江山之幸,臣之幸?!笨吹交謴?fù)活蹦亂跳的幼帝,深感欣慰的陸秀夫即刻詢問隨同的延福寺住持。老住持拉著傅定保一起恭答:“稟皇上,他們在制作蓮花峰茶。昨天老衲看到皇上跌倒出冷汗,大熱天勞頓,身體腠理大開,又突遇冷風受驚嚇,這是營衛(wèi)偶感風寒、暑濕趁機侵入腠理之故,昨天老衲與傅定保學儒恭獻皇上喝的熱茶正是此蓮花臺寺生產(chǎn)的蓮花峰茶?!?/p>
隨后,老住持說道:“此茶是一百多年前的一位本寺凈業(yè)老住持創(chuàng)制的,是本寺鎮(zhèn)寺秘方,不可外傳。當年凈業(yè)住持見登臨蓮花峰攬勝的游人、香客常有頭疼腦熱、傷風感冒、咳嗽和胃腸不適的癥狀,即以蓮花峰周圍山上的草藥和許多種名貴中藥配此處特產(chǎn)蓮花峰石亭綠茶創(chuàng)制而成。據(jù)傳,一日深夜,朦朧中的凈業(yè)長老走到‘蓮花荼襟·太元丙子石刻旁,看到不遠處‘蓮花石摩崖石壁上,但見南海觀音駕祥云落在蓮花寶座之上,朗聲道:‘得知長老精誠覓思藥茶普渡眾生,特送此方。佛光閃閃,茶葉、砂仁、藿香、陳皮、丁香等許多金字藥方展現(xiàn)眼前,比他原先草擬的藥方多加了幾味當?shù)夭菟幒拖懔稀iL老茅塞頓開,拜謝觀音賜方。凈業(yè)長老按照觀音大士點化的配方帶領(lǐng)眾弟子精心研制,并用寺門前的觀音井水煎煮,更有奇效,能疏風散寒、清熱解暑、祛痰利濕、健脾開胃、理氣和中,可用于四時感冒、傷暑挾濕、脘腹脹滿?!?/p>
似乎忘記了自己正在逃難,幼帝高興地說:“是啊!難怪朕今天不乏困,精神很好,賢卿再說下去?!?/p>
老住持接著又說道:“此茶寺內(nèi)每天都要用寺門前的觀音井水熬好多,給香客、路人喝,借以防病、治病,所以到處都有一股茶香味。”
聽罷老住持的一番話,陸秀夫茅塞頓開,幼帝更是忘記了左右肘的傷疼,連連拍手稱贊道:“蓮花峰茶好,有觀音菩薩護佑的蓮花峰茶更好!”
正高興的幼帝隨后又對陸秀夫說:“陸愛卿,這么好的茶,難怪朕今天這么快活,那我們在這里就再喝一點吧。這么熱的天氣,宮中也多帶些,朕要經(jīng)常喝。吩咐下去,也讓將士們多喝點,有觀音護佑,大家袪袪暑氣,解解乏?!?img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21/04/28/qkimageszgspzgsp202017zgsp20201773-4-l.jpg"/>
陸秀夫道:“謝皇恩?;噬戏判模技纯贪才艂滢k。”
如此數(shù)日,秀麗的山川美景,清新的林間空氣,驅(qū)除圣懷的諸多愁悶;絕妙的蓮花峰茶,沁人心扉的茶香,稗益圣躬的幼小心靈。九日后,宋幼帝的龍體已完全康復(fù),右肘的擦傷亦已痊愈。因為蓮花峰茶與南宋幼帝因肘傷治病之緣故,人們一直將南安蓮花峰茶稱為皇帝茶。
三路兵馬統(tǒng)領(lǐng)雖已匯聚,卻數(shù)日攻城不下,元援兵又將至,建都泉州城的計劃已了然無望,只好繼續(xù)南下。駐驊九日山的幼帝在陸秀夫、劉拓等大臣的簇擁下,沿九日山前的金雞橋南行入華州,陸路匯合于池店,走清蒙、柴塔村、下企村,進南安,經(jīng)小盈嶺入同安,經(jīng)漳州嶼頭村,后經(jīng)福建沿海不斷南移,中途曾在饒平南隅柘林灣逗留,終到廣東新會崖山。
時日炎炎,幼帝和不少官兵身體不適,多次在擎天大榕樹下停留休息,喝蓮花峰茶解渴消暑,宋軍官兵一路不受暑熱侵犯,直到廣東。據(jù)說過后,幼帝雖到了廣東,每年還要求蓮花峰石亭寺暗中恭送不少蓮花峰茶,這也許就是蓮花峰茶在廣東潮汕及嶺南地區(qū)廣為流傳的歷史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