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倩
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豐富插圖信息,這是重要教學輔助資源。教師要正視插圖的應用價值,引導學生對插圖進行詳細觀察,對插圖進行到位的解讀、對插圖展開讀寫訓練、對插圖實施改變活動,以成功激活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力。小學生對課文插圖有特殊觀察興趣,教師科學合理利用這些插圖信息,能夠形成嶄新教學助學的亮點。
一、觀察插圖,調動學生閱讀興趣
小學教材中插圖帶有直觀性特征,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文本時,需要先對這些插圖內容進行細致觀察,以插圖為重要輔學工具,深入學習文本文字內容。學生對繪本類教學內容有特殊感知興趣,教師抓住學生心理展開教學設計和調度,可以給學生帶來全新學習體驗。學生觀察插圖時,大多注重的是形象和色彩,對一些細節(jié)信息不夠重視,教師要給學生做出更多觀察要求和提示,讓學生順利進入觀察環(huán)節(jié)。
例如,教學三年級語文下冊《燕子》,教師先讓學生觀察課文中的插圖,并給出具體的要求:整篇課文用插圖做背景,重點突出燕子的不同姿態(tài)和表現(xiàn),展開細致觀察,看誰能夠找出燕子的不同姿態(tài)特點,還要注意燕子存在的背景信息。學生很快就進入觀察環(huán)節(jié),對插圖近景和遠景進行區(qū)分。課堂展示時,學生都能夠對燕子的多種形態(tài)特點進行具體描繪?!八嫔系难嘧?,飛翔的姿勢很優(yōu)美,還要用翅膀擊打水面,引起一圈圈漣漪。柳葉下的小燕子,展開翅膀做多種動作展示,讓人感覺到精靈般的存在,還有遠處的電線上落滿了燕子,真像五線譜中的音符”。教師對學生觀察經(jīng)歷進行評價,對燕子的突出特點進行再次地確認,然后引導學生閱讀文本內容,結合插圖展開感知學習。
教師要求學生對插圖進行細致觀察,給出具體的觀察要求。學生都能夠從近及遠地展開觀察,而且能夠用生動的語言加以描述,順利完成觀察學習任務。學生對插圖有特殊情結,教師為學生做出必要的教學設計和引導,給學生觀察學習提供更多助力支持。
二、解讀插圖,引導學生圖文學習
教師對教材插圖內容進行對應解讀,這是閱讀教學常見教法應用。學生觀察插圖容易忽視一些信息內容,甚至脫離文本進行觀察,這樣獲得的信息顯得支離破碎。如果教師能夠結合文本內容引導學生觀察解讀插圖,自然能夠形成圖文并茂的學習效果。插圖與文本內容結合更為緊密,圖文結合是閱讀基本操作形式,可以給學生規(guī)劃清晰思維路線,促使學生在圖文結合中建立有形學科認知基礎。
文本插圖未必要多么復雜,能夠與文本達成高度契合,這樣的設計便是成功的。教師在引導學生觀察解讀插圖時,需要與文本內容進行對比分析,這樣才能達成圖文結合的目的。在教學《荷花》時,教師先引導學生展開自主閱讀學習,然后與學生一起觀察插圖,并對插圖內容進行進一步梳理:這篇課文中只有兩處荷花的插圖,主要對荷葉荷花進行重點展示,在具體觀察時,需要重點研究荷葉荷花的形態(tài)和顏色,然后結合文本相關內容進行對比分析,體會荷葉荷花的精妙描寫作用。學生開始閱讀和觀察,自然展開討論交流。有學生說,作者對荷葉描寫最為成功,說荷葉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這個比喻最為貼切。也有學生說,從觀察插圖和文本閱讀中可以看出,作者筆下的荷花描寫也比較經(jīng)典。
荷花剛冒出來只有兩三片花瓣兒,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教師也參與到學生互動交流之中,對荷葉荷花想象描寫內容展開鑒賞討論。
教師發(fā)動學生圖文結合展開閱讀學習,給學生提供更多對比思考的機會。語言鑒賞是閱讀核心內容,有了插圖的支持,學生語言鑒賞更加有形有色。文本插圖注重了荷葉荷花的形態(tài)顏色刻畫,教師以此作為學習引導,讓學生自然建立圖文結合性閱讀認知。
三、讀寫插圖,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
教師讓學生結合圖文解讀展開讀寫訓練,這是比較有創(chuàng)意的教學設計。學生在圖文結合學習過程中會有更多學習體驗形成,教師趁機布設讀寫訓練任務,讓學生結合觀察解析經(jīng)歷展開進一步實踐操作,這是深入學習的自然選擇。讀寫是閱讀和寫作的有機結合,體現(xiàn)認知內化屬性,教師要為學生做出必要的引導,讓學生順利進入讀寫環(huán)節(jié)。語文學科訓練有多種呈現(xiàn)形式,看圖寫文是比較典型的,教師要對引導方略展開優(yōu)化處理,以成功激活學生讀寫思維。
讀寫插圖需要有創(chuàng)意設計,而不是對文本的翻譯,教師在具體教學設計時,需要啟動學生創(chuàng)意思維。如教學《守株待兔》,這是一篇成語故事,而且是文言文形式呈現(xiàn)的。教師在引導學生觀察插圖時,先讓學生對文意進行梳理,然后給學生投放了讀寫任務:課文中有一幅插圖,畫面上有一個農夫,面前是一截樹樁,他眼巴巴地盯住樹樁。這個畫面很有特點,發(fā)揮你的想象力,根據(jù)畫面寫一則故事,不能照搬照抄譯文,需要有創(chuàng)新情節(jié)的呈現(xiàn)。學生領受任務后,能夠展開積極觀察和思考,讀寫過程中,教師深入課堂,為學生做個性引導,確保學生讀寫活動順利推進。經(jīng)過一番操作,學生大多順利完成了讀寫任務。教師要求學生自由展示,學生積極發(fā)言,教師組織學生展開互評活動,課堂學習氣氛熱烈起來。
教師為學生布設了圖文結合的讀寫任務,并作出具體要求,成功調動學生讀寫思維。從學生讀寫表現(xiàn)能夠看出,教師在圖文讀寫過程中的調度是成功的,能夠讓學生運用獨立想象展開讀寫操作,自然形成讀寫成果。創(chuàng)意讀寫給學生個性展示創(chuàng)造機會,其訓練價值也會更為豐富。
四、改編插圖,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
教材插圖觀察解讀學習過程中,教師讓學生對這些插圖進行改編操作,體現(xiàn)創(chuàng)意設計特點。學生對插圖有個性理解,教師讓學生對插圖進行必要的改編處理,體現(xiàn)鮮明的個性追求。
如教學《陶罐和鐵罐》這篇課文時,教師要求學生觀察文本插圖,并給學生設計了改編插圖的任務:課文中只有一幅簡單的插圖,從畫面上看,這是陶罐和鐵罐對話的場面,而后來的情節(jié)卻沒有體現(xiàn)出來,大家不妨根據(jù)文本內容發(fā)展情況,為課文配設上一些插圖內容,找到適合的地方,發(fā)揮想象力,設計一些插圖內容,看誰創(chuàng)編更有看點。學生聽說要自己為文本配設插圖,都表現(xiàn)出更高的參與熱情。因為是為課文配設插圖,學生先進行仔細閱讀文本,然后展開討論,達成學習共識后才動手創(chuàng)編。課堂展示階段,教師組織學生進行篩選評價,挑選部分優(yōu)秀作品進行重點展示。
教師為學生布設插圖配設任務,給學生帶來更多心理觸動,成功調動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促使學生能夠順利展開學習行動。創(chuàng)編插圖訓練任務帶有挑戰(zhàn)性,學生接受度更高,說明教師教學設計更有創(chuàng)意度。
小學生對教材插圖有特殊感知性趣,教師對此需要有清晰認知,科學運用插圖信息展開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借助插圖進行文本學習,以提升學科綜合素養(yǎng)。觀察、解讀、讀寫、改編等學習實踐活動,與插圖結合到一起,自然形成豐富學習契機,教師需要理性設計,科學調度,以提升學生學習認知水平。
作者單位: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qū)柳新鎮(zhèn)蘇家小學(22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