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顯清
[摘 要] 本文結合黑木相思的生物學特性,總結黑木相思栽培技術,同時重點分析4種不同基質對黑木相思扦插繁殖的影響。結果表明,泥炭土+珍珠巖+蛭石(1∶1∶1)是適宜黑木相思扦插繁殖選用的基質配方,同時要因地制宜綜合考慮扦插繁殖的外界環(huán)境條件、成本投入等因素。
[關鍵詞] 黑木相思;扦插繁殖;基質
[中圖分類號] S792.99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7909(2020)24-94-2
黑木相思(Acacia melanoxylon)為強陽性樹種,屬于相思類最高大喬木之一,喜光、耐干旱、耐瘠薄、壽命長,能耐-6 ℃低溫。黑木相思屬淺根性樹種,側根發(fā)達,在土層30 cm以上的酸性土壤中生長良好。黑木相思擁有固氮根瘤,枯落物豐富,改土性能好,是荒山、“四旁”、園林、公路的優(yōu)良綠化樹種,對氟化氫、二氧化硫、氯氣抗性強,可作污染區(qū)的綠化樹種,也是良好的蜜源植物和綠肥資源,加之其木紋美麗、材質好,在家具及貼面板材上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黑木相思原產于澳大利亞南部,具有生長適應性強、速生、材質好、應用廣泛等優(yōu)點,適宜在我國福建南部、海南、廣東、廣西南部等地生長,已成為速生豐產用材林的主要樹種之一,對中國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發(fā)展短周期工業(yè)原料林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發(fā)展黑木相思人工林,首先要解決其苗木繁殖技術問題,而適宜的基質是提高扦插插穗生根質量的重要保障。
1 黑木相思栽培技術
1.1 林地選擇
黑木相思喜陽、耐干旱和貧瘠,因此對栽培林地的要求不高。通常,海拔450 m以下、光照好、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適宜其生長,以兩山夾一谷的山地最適宜其生長。
1.2 林地備耕
種植前一年冬季,需要對造林地進行除草和整地,并進行煉山,將林地整理為水平帶狀。種植穴規(guī)格為50 cm×50 cm×40 cm,挖好后每穴內施加0.5 kg復合肥。之后回填穴土,做好備耕準備工作。
1.3 苗木選擇
選擇經過改良后的扦插苗或組培苗進行種植,一般要求苗高50 cm以上、地徑0.5 cm以上、根系發(fā)達,而且要求苗木健壯無病蟲害。
1.4 幼木種植
每年3—4月天氣回暖后可進行幼苗種植,要求每株之間的行距以2 m×3 m為宜,如果造林地的立地條件相對較差,可以適當進行密植。一般選擇雨后土壤較濕潤時進行栽培。栽培前可先將容器苗浸濕,樹苗放進穴內后填土并適當壓實,樹體掛營養(yǎng)袋并避免將營養(yǎng)袋碰落。
1.5 林木撫育
幼木栽植5個月后,應對林地進行除草松土,每穴追施0.1 kg尿素。第2年春季和秋季再次進行除草松土,之后每穴加施0.5 kg復合肥。根據苗木長勢進行適當修剪,通常將下半部側枝修剪掉,保留明顯的主干部分。生長四五年后,按照林分郁閉情況進行合理的間伐,保證林分通風透光良好,主干有足夠的生長空間,培育出大徑材。
2 不同基質對黑木相思扦插繁殖的影響
為分析不同基質對黑木相思扦插繁殖的影響,分別利用4種不同的扦插基質開展對比試驗,分別為河沙、黏土+河沙(1∶1)的混沙土、蛭石+河沙(1∶1)、泥炭土+珍珠巖+蛭石(1∶1∶1)[1]。每種基質設置3次重復,每次重復進行30條插穗,插穗為中段留2片半葉。扦插前,將黑木相思的插穗基部在清水中浸泡30 min左右。并要對基質進行曝曬,采用0.2%高錳酸鉀和多菌靈500倍液對所選的基質進行消毒處理,避免插穗感染病菌發(fā)生腐爛,影響扦插繁殖成活率[2]。不同基質下黑木相思扦插繁殖的生根率、主根數、主根長及側根級別等指標差異如表1所示。
2.1 插穗生根情況
由表1可知,平均生根率最高的處理是泥炭土+珍珠巖+蛭石(1∶1∶1),其次是蛭石+河沙(1∶1),混沙土處理平均生根率最低。與泥炭土+珍珠巖+蛭石(1∶1∶1)處理相比,蛭石+河沙(1∶1)、河沙、混沙土處理平均生根率分別偏少20.0%、16.6%、33.3%。
2.2 插穗主根數
由表1可知,平均主根數最多的處理是蛭石+河沙(1∶1),其次是河沙和泥炭土+珍珠巖+蛭石(1∶1∶1),混沙土處理平均主根數最少。與蛭石+河沙(1∶1)處理相比,河沙、泥炭土+珍珠巖+蛭石(1∶1∶1)、混沙土處理平均主根數分別偏少22.5%、22.5%、27.5%。
2.3 插穗主根長
由表1可知,平均主根長最長的處理是混沙土,河沙僅次于混沙土,再次之的是蛭石+河沙(1∶1),而泥炭土+珍珠巖+蛭石基質(1∶1∶1)最短。相比混沙土處理,河沙、蛭石+河沙(1∶1)、泥炭土+珍珠巖+蛭石(1∶1∶1)處理平均主根長分別偏短23.0%、24.3%、40.5%。
2.4 插穗側根級別
由表1可知,混沙土處理的側根級別最佳,其次是蛭石+河沙(1∶1),泥炭土+珍珠巖+蛭石(1∶1∶1)處理側根級別最差。
對以上指標進行方差分析得出,河沙處理的平均生根率、泥炭土+珍珠巖+蛭石(1∶1∶1)處理的平均生根率及平均生根長、蛭石+河沙(1∶1)處理的平均生根率及平均主根數與混沙土處理相比均表現出極顯著差異;河沙處理平均主根數與蛭石+河沙(1:1)處理的平均主根數差異明顯,河沙處理的側根級別與泥炭土+珍珠巖+蛭石(1:1:1)處理的側根級別差異較大。
綜合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在黑木相思扦插繁殖中,選用泥炭土+珍珠巖+蛭石(1∶1∶1)作為扦插基質最佳,其次可以考慮河沙和蛭石+河沙(1∶1)。采用混沙土作為黑木相思扦插基質有利于主根和側根生長,但可能會影響生根。
3 結語
對林木進行扦插繁殖時,選擇適宜的基質是提高插穗生根質量的重要保障,通常采用蛭石、珍珠巖、泥炭土、石英砂、心土、黃沙土、河沙和水蘚等作為基質材料。本文結合黑木相思的生物學特性,通過篩選找出適宜黑木相思扦插繁殖的基質配方,即泥炭土+珍珠巖+蛭石(1∶1∶1)。進行基質選定時,除了考慮黑木相思生物學特點,還要考慮扦插的外界環(huán)境條件、成本投入等,因地制宜選擇本地區(qū)資源豐富且成本低、能滿足黑木相思生長需求的原材料。
參考文獻
[1]邱俊毅,林建忠,賴瑞云.不同生長調節(jié)劑及土壤基質對炮仗花扦插生根的影響[J].江西農業(yè)學報,2006(5):129-130.
[2]方鎮(zhèn)坤.厚莢相思扦插繁殖試驗研究[J].福建林業(yè)科技,2005(3):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