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靖波
【摘要】幼兒園新手教師的園本培訓作為促進幼兒園新手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起著重要的作用,提升園本培訓的針對性、培訓的效度和質量就是重中之重。本文論述了從多元調查方式入手,了解新手教師的發(fā)展需求;結合發(fā)展規(guī)律,組建“新教師學習共同體”;在“任務驅動式”“自育他育式”“師徒帶教式”“讀人識己式”等策略中,初步構建新手教師園本培訓體系,促進新手教師園本培訓高質量開展,促進新手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
【關鍵詞】幼兒園新手教師 園本培訓 策略實踐
教師的專業(yè)化成長是幼兒園發(fā)展的重要工作,幼兒園新手教師的成長更是直接影響到師資隊伍的整體水平和穩(wěn)定性,推動新手教師的專業(yè)化成長是隊伍建設的核心。園本培訓作為教師專業(yè)成長的重要手段,支持著教師發(fā)展。作為新生力量,幼兒園新手教師的發(fā)展更離不開園本培訓的支持,而如何提升園本培訓的針對性、提升其培訓的效度和質量是關鍵。我園在新手教師園本培訓的過程中,邊實踐邊研究,初步形成了三點實施新手教師園本培訓l的有效策略。
一、多元調查,了解需要
(一)問卷調查,了解新手教師園本培訓現狀
常州市新北區(qū)銀河幼兒園抽取周邊4所幼兒園的50名新手教師進行問卷調查,旨在了解幼兒園培養(yǎng)新手教師的現狀。通過問卷分析,我們發(fā)現,存在以下問題:
1.新手教師園本培訓針對性不強
在傳統的園本培訓模式中,園所均有傳承的園本培訓內容,每年根據各時間節(jié)點開展相應園本培訓,而這類培訓更具普適性,內容上缺少對新手教師所需的針對性。
2.新手教師園本培訓方式單一
這個問題主要集中在觀摩學習、講座培訓等方面,培養(yǎng)方式略顯單一,而方式的單一也影響著教師參與培訓的積極性。
(二)多元調查,了解新手教師園本培訓需求
有效的園本培訓為教師的發(fā)展助力,“助什么、如何助”是行動的先導,只有了解新手教師的需求,“教師需求在前”才能更有針對性、更有質量地開展相應園本培訓活動,實現“園所高質量助力”。
在實踐中,園所采取了以下方式進行調查:
1.問卷調查;2.個體訪談;3.教師個人發(fā)展規(guī)劃制定;在對調查結果進行統計后我們發(fā)現,新手教師面臨的主要問題有:“缺乏支持、指導幼兒的能力”“工作經驗不足”“不適應幼兒園工作狀態(tài)”。在培訓內容中,數據顯示“保教工作的實踐經驗”“本學科的專業(yè)技能”“班主任工作”為新教師培訓需求前三。
二、精心規(guī)劃,應需支持
以新手教師發(fā)展需求為基礎,幼兒園結合總體發(fā)展需求作出補充,對新手教師的園本培訓內容、園本培訓形式進行有機規(guī)劃。
(一)培訓內容多元化
首先新手教師的發(fā)展需求毋庸置疑是園本培訓的內容之一。其次園所還會通過“實地調研”的方式,走進新手教師的教學現場。借助現場幼兒的行為反推新手教師教育行為的優(yōu)與缺,從而補充推薦園本培訓相關內容。再者圍繞新教師發(fā)展節(jié)律,園所會根據不同發(fā)展階段進行內容的推薦補充。如:新手教師的崗前培訓包括對園所、集體、文化的熟悉,對工作內容的了解;師德、師能、師專等的滲透與教育,角色轉型、同伴交往等。崗中培訓多指向:實操技能學習與實踐、家長工作、觀察能力、一日活動組織等。
(二)培訓策略多樣化
1.任務驅動式培訓
每次培訓前預先告知教師下次培訓的內容,并要作好先期學習準備,從而提升園本培訓的效度和深度。
2.自育他育式培訓
我們通過“自主申報+園所推薦”的方式產生園本培訓施訓人,新手教師不再僅僅作為信息接收者被動參與,同樣也可以作為主動的信息輸出者。她們把自己的經驗通過“案例分享”“沙龍研討”等方式在“我有貨”的平臺上進行共享。在這個過程中,“輸出者”和“輸入者”都進行著“自育”與“他育”的成長。
3.師徒帶教式培訓
在班級人員的選擇上,結合新老教師的個性特點組合成師徒結對關系。在“師傅負責制”的原則上,通過帶班經驗的傳授、教學活動組織等來逐步提升新手教師的專業(yè)能力,積累帶教經驗。
4.讀人識己式培訓
通過“讀名著、行大家”的活動,引領新手教師在閱讀的過程中豐盈精神世界,提升專業(yè)能力。我園新手教師閱讀過的書有《蒙臺梭利教育科學方法》《童年的秘密》《捕捉兒童的敏感期》《如何說孩子才會聽、如何聽孩子才肯說》……通過自主閱讀、經驗分享、同伴互動、專家點撥等方式,將閱讀、實踐、反思、改進四者相結合,促進新手教師成長。
(三)培訓課程體系化
在園所的實踐摸索中,逐步形成了新手教師園本培訓的課程體系。
三、共同體平臺。助力成長
在新手教師的園本培訓中,我們重視教師個人心理支持系統的發(fā)展,即教師間人際互動與合作所帶來的心理支持作用。謝志法認為同伴互助是上崗不久的新教師成長不可或缺的力量?;谛率纸處熑肼毘跗诘墓残詥栴},我們成立了“新教師學習共同體”。這個平臺旨在促進新手教師間的互動和切磋,以?;ブW、共同進步”為目的,采取結對互助、專題沙龍形式,大家一起探索困惑、分享經驗?!靶陆處煂W習共同體”通過每周一寶典、半月一沙龍、一月一講座、學期一錄像、學期一選修等活動方式開展。這樣的學習型組織幫助新手教師找到了從入學到入職過渡的方法,也成為新手教師園本培訓l的重要載體。
1.每周一寶典:小組成員結合每周工作進行梳理,每周一困惑、經驗、驚喜或進步,周日匯總發(fā)幼兒園群共享,同伴之間、骨干教師有選擇地進行互助答疑解惑。
2.半月一沙龍:結合寶典中的共性問題,開展沙龍。
3.一月一講座:圍繞沙龍主題,邀請園所相關領域的骨干教師開展針對性的講座。
4.學期一錄像:每學期組織新手教師開展一次錄像課,在自主選擇課題、自主安排磨課、自然組織現場、課后回放診斷的過程中互動互學。
5.學期一選修:用好新手教師的差異資源,進行個性化能力的培訓。
基于調查了解、需求支持、同伴互學的園本培訓助力新手教師專業(yè)成長,在幼兒園的工作實踐中,我們會繼續(xù)探索相關策略,促進教師隊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