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和平
摘要: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給素質教育帶來了新的生機,強化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提高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能夠使學生通過互相討論學習等方式,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學習高中地理知識。
關鍵詞:高中地理;小組合作學習
在新課改的教學模式下,高中地理教學要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而以小組合作學習為主的新型教學模式可以恰好與新課改的理念相吻合,可以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相互合作中學習,從而認識到地理知識中蘊含的人文因素,提升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
一、運用合作學習在高中地理教學的重要性
(一)讓學生得到全面發(fā)展。
隨著學生的成長,到了高中,學生們的個性越來越得到發(fā)展,有的人不愿意向別人分享自己的意見,也就是課堂上不愿意積極發(fā)言,回答問題。但是有的人卻非常愿意張揚自己的個性,在課堂上面非常積極的參與,這就造成了學生群體參差不齊的情況,沒有使學生得到全面發(fā)展。但是如果運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讓學生之間配合學習,相互影響,相互成長,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讓他們通過合作,互幫互助,共同成長,改變自己的短處,發(fā)揚自己的長處,使每個人都得到全面發(fā)展。
(二)培養(yǎng)高中生合作學習意識與能力。
現(xiàn)在很多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就是什么好的東西父母都會給自己,造成對于合作與分享這些概念不是很理解,大多情況都是唯我獨尊主義,不會考慮同學,其他人的感受。但是如果把合作學習運用好,學生就會學會與別人相處,并且與人相處很好,學會分享。如果進行合作學習,那么就需要學生之間相互配合,就會明白合作意識。把自己的想法與觀點分享給別人聽,進行完善,同時把別人的觀點與意見聽懂,提出看法,或者收獲知識。而且經(jīng)過長時間的合作學習之后,學生的合作能力也會大大提升,很多事情都能學會與同學分享。這樣一來,不僅培養(yǎng)了他們的合作意識和能力,還在無形之中促進了同學之間的關系,讓他們相處的更為融洽。
二、小組合作學習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一)開展小組合作互動學習,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意識
我作為多年的高中地理教師,積極創(chuàng)新了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在教學活動中積極倡導小組合作學習。例如,在課堂教學開展“分組互動學習”,這是小組合作學習的基礎合作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地理問題。我在確定教學目標后,一般會根據(jù)座位把學生劃分為幾個大組,讓學生推舉一個負責人。我把備課時針對教學重難點設計的問題,提前發(fā)布給學生,讓學生以小組合作互動的方式進行探究。引導學生分工協(xié)作、各司其職,發(fā)揮每個學生的長處,讓每個學生負責不同的探究板塊。
例如,在講授《地球運動》這一章節(jié)時,我提前布置了問題:地球是如何運動的?地球運動對我們的生活有什么影響?我給每個小組分發(fā)了地球儀,通過引導小組用地球儀模擬地球運動,深入研究地球運動。開展地理小組合作學習,引導學生分工協(xié)作,例如讓一部分成員繪制地球公轉、自轉圖;一部分組員負責轉動地球儀準確模擬地球自轉和公轉;一部分組員負責記錄小組互動的討論結果;最后由小組負責人在課堂進行小組討論結果的闡述。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我可以引導學生準確地畫出夏至日到冬至日太陽照射地球的示意圖,并且根據(jù)“二分二至日太陽照射地球的示意圖”分析全球各地晝夜長短情況,分析不同緯度地區(qū)不同季節(jié)的晝夜長短和太陽高度角。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大大提高高中地理教學的教學效率。
(二)開展小組討論式合作學習
高中地理學習是一門探究性和開放性很強的學科,我認為應該在日常教學中開展小組討論式合作學習。小組討論式合作學習以幫助學生發(fā)散思維,針對地理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開放性討論,在探討中學習新知識。教師通過開展小組討論式合作學習,可以進行地理知識的拓展,把教學的知識點串聯(lián)起來,起到“溫故而知新”的作用,完善學生的地理知識體系,提升學生的地理綜合能力。
例如,在講解《交通運輸布局變化的影響》這一章時,我就結合教材的典型案例“農村和城市交通布局的異同點”,組織了學生分為城市代表隊和農村代表隊進行了討論,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分析不同地域交通布局的不同,引導學生規(guī)劃合理的交通布局方案。學生可以針對交通運輸布局對商業(yè)網(wǎng)點、聚落產生的影響,結合不同運輸方式的特點開展討論,還可以結合城市經(jīng)濟發(fā)展需求,農村地質條件、農村商業(yè)布局進行討論。在小組討論式合作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學會用綜合、區(qū)域、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地理問題,樹立區(qū)域聯(lián)系和區(qū)域發(fā)展的思想,通過討論交通布局變化,引導學生深入體驗地理思維、掌握地理研究的方法。
(三) 積極開展小組合作課外實踐
地理知識和人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我們學習地理的目的也是讓地理知識為生活服務,運用地理知識讓生活變得更便捷、更美好,這樣才是真正的學以致用。高中地理知識的深入學習,需要增加學生的實踐活動,通過學生的實踐,讓學生在親身參與中深化對地理知識的認識。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實踐活動,是一種有效開展地理實踐活動的方式,以小組為單位,通過分工合作,小組合作學習來完成大家共同的學習任務。
例如,在講解《荒漠化的防治》這一課時,我就引導學生結合教材,開展了小組合作式的地理實踐活動。學生對敦煌荒漠化都有一定的了解,究其荒漠化的根本原因,一個是土壤,一個是植被。我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校園內采集土壤,記錄了校園內的植被類型,在結合敦煌的地理環(huán)境進行了對比學習。引導學生結合西北地區(qū)自然因素:身居內陸,氣候干燥少雨,地面土質疏松,大風天氣多。再結合西北荒漠化的人為原因:人口激增,人類活動不當,過度樵采、過度放牧、過度開墾、浪費水資源等。在實踐活動中,我引導學生對我們當?shù)氐沫h(huán)境問題進行了深入思考,讓學生思考生活中存在哪些環(huán)境問題,高中生可以為環(huán)境保護做出哪些貢獻?環(huán)境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根本,通過小組合作實踐活動,可以強化高中生對環(huán)境保護的意識,引導學生為環(huán)境保護貢獻自己的一分力量。讓學生在小組實踐活動中,認識到環(huán)境保護的迫在眉睫,改變學生的生活習慣,杜絕浪費現(xiàn)象,引導學生樹立可持續(xù)發(fā)展意識,養(yǎng)成善待自然、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四、結語
總而言之,小組合作學習是提升高中地理教學的有效手段,作為高中地理教師,我認為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該大力倡導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一方面可以挖掘學生的潛力,提高學生的地理綜合能力;一方面還可以促進高中地理教學的創(chuàng)新,何樂而不為呢?
參考文獻:
[1]宋強,郭志永,翟秋敏.小組合作學習在中學地理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6(10).
[2]馮筱婧.合作學習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