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衛(wèi)衛(wèi),趙素霞
(焦作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康復醫(yī)學科,河南 焦作 454100)
腦卒中作為常見的中老年疾病之一,根據病變類型的不同,分為缺血性腦卒中和出血性腦卒中,以缺血性腦卒中多見。缺血性腦卒中是由腦部動脈血管的狹窄、堵塞,甚至破裂引起的顱內血液循環(huán)障礙,腦組織缺血低氧,局部組織壞死,患者出現神經功能障礙,進而導致不同程度的認知障礙和活動能力障礙。臨床上前期治療以穩(wěn)定病情為原則,防止病情進一步惡化,病情穩(wěn)定后過渡到疾病恢復期,患者需要適當干預促進功能恢復[1]。但是多數患者出院后缺乏專業(yè)指導,再加上康復鍛煉時程較長,患者的心理負擔嚴重,導致鍛煉的依從性較差,需要護理干預改善預后[2]。因此,需要在常規(guī)治療和護理的基礎上配合延續(xù)性護理服務提高康復鍛煉效果。本研究主要探討基于微信平臺的延伸護理服務對缺血性腦卒中恢復期患者的效果。
1.1 一般資料選擇焦作市第二人民醫(yī)院2017年8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76例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表法分成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38例。研究組:男20例,女18例,年齡47~80歲,平均(61.35±5.24)歲,受教育程度為小學及以下15例,初中3例,高中14例,高中以上6例。對照組:男21例,女17例,年齡49~81歲,平均(61.42±5.18)歲,受教育程度為小學及以下14例,初中5例,高中16例,高中以上3例。兩組年齡、性別、受教育程度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颊呒凹覍俸炇鹬橥鈺1狙芯客ㄟ^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入標準和排除標準(1)納入標準:①符合《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4》[3]標準;②處于腦卒中恢復期。(2)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癌癥疾病者;②合并肝、腎功能不全者。
1.3 護理方法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出院前叮囑患者按時服藥,按時做康復訓練。研究組院內接受常規(guī)護理,配合基于微信平臺的延伸護理。(1)組建護理小組。由神經內科醫(yī)生、康復訓練師及護理人員組成護理小組,所有成員工作年限在5 a以上。(2)建立微信交流平臺。由小組成員組建微信公眾號,出院前讓患者關注,并為患者詳細講解微信公眾號的推送內容和重要意義。(3)實施護理。小組成員查閱缺血性腦卒中相關文獻,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討論、確定每期推送內容,以通俗易懂的語言為患者推送日常功能訓練、心理壓力應對方式及健康生活方式等內容,遠程指導患者康復鍛煉,并針對患者在群內討論的不懂之處進行歸納總結處理。(4)護理總結。根據患者的康復進展,分析自我護理的不足之處,幫助患者及家屬改正。
1.4 觀察指標(1)根據功能鍛煉依從性問卷(questionnaire of exercise adherence,EAQ)測量患者的功能鍛煉依從性,包括身體鍛煉依從、鍛煉檢測依從、主動尋求建議依,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康復鍛煉依從性越好。(2)根據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評價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越好。(3)根據健康促進生活方式量表測量患者的健康生活行為,包括健康責任、運動、人際關系、壓力應對、精神、健康營養(yǎng)6項目,52條目,每條目4分,共計25~208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健康生活行為越好。
2.1 EAQ評分護理前,兩組EAQ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EAQ評分均上升,且研究組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EAQ評分比較分)
2.2 ADL評分護理前,研究組ADL評分(43.19±3.59),對照組ADL評分(43.24±3.53),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研究組ADL評分(55.79±4.67),對照組ADL評分(50.37±4.3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5.258,P<0.05)。
2.3 健康生活行為評分護理前,兩組健康生活行為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健康生活行為評分均上升,且研究組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健康生活行為評分比較分)
目前,全球每年有超過1 500萬人發(fā)生腦卒中,腦卒中有高發(fā)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的特點,已經成為全球的主要健康問題。我國腦卒中發(fā)病率已經超過歐美發(fā)達國家,居世界之首。雖然在診療手段的不斷優(yōu)化下,腦卒中死亡率在近20年呈現下降趨勢,但是腦卒中的致殘率仍然居高不下[4]。腦卒中后患者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在結構和功能上具有代償性和重組能力,通過康復訓練可促進大腦皮質功能的可塑性發(fā)展,使喪失的功能重新恢復正常,但是出院后僅靠在院內的健康教育無法完全掌握,需要配合延伸護理,提高患者的康復訓練依從性[5]。
將基于微信平臺的延伸護理用于缺血性腦卒中恢復期患者,使患者出院后仍能得到護理團隊的有效指導,從而提高自我護理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6]。本研究結果顯示,患者的康復鍛煉依從性較高,日常生活能力較高,健康生活行為更佳(P<0.05)。在腦卒中恢復期患者中進行延伸護理,重點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幫助患者進行功能訓練監(jiān)督和指導,有利于患者掌握正確的康復訓練方法,促進康復進程[7]。隨著微信社交軟件的蓬勃發(fā)展和電子信息的飛速傳播,通過微信公眾號推送疾病相關知識,進行健康教育和促進功能鍛煉,具有節(jié)約時間、方便快捷、患者更容易接受的優(yōu)點,可解決時間限制和空間限制的問題,彌補醫(yī)護人員資源短缺的問題,促進腦卒中患者出院后家庭護理銜接,將醫(yī)療護理效果最大化[8-9]。
綜上所述,基于微信平臺的延伸護理服務應用在腦卒中恢復期患者中,可提高患者的康復鍛煉依從性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促進患者的康復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