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露茜
摘要:雙坨子氣田位于松遼盆地南部,主要產氣層是泉頭組一段、三段,自1999年投產以來,已連續(xù)生產近20年。目前采出程度較高,多數(shù)氣井處于低壓低產,很難維持正常生產。2016年起,對6口井實施增壓提產技術,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根據(jù)措施情況,將措施井分為3類,其中位于構造高部位,具有較高累產氣量,產液量較小的氣井,提產效果較好;而位于構造邊部,出油出蠟或產液量較大的井,提產效果不明顯。提壓技術為氣田末期穩(wěn)產提供了堅實的保證。
1區(qū)域地質概況
雙坨子油氣田區(qū)域構造位置隸屬于松遼盆地中央坳陷區(qū)華字井階地南部,西為長嶺凹陷,東為東南隆起區(qū)的登婁庫背斜帶。長期處于油氣運聚的有利地區(qū),石油地質條件較為優(yōu)越。雙坨子構造基底為古生界地層,目前鉆井揭露地層自下而上分別為侏羅系沙河子組、營城組、白堊系的登婁庫組、泉頭組、青山口組、姚家組、嫩江組、四方臺組、第三系、第四系。具有較完整的上、中、下部及深部含油組合沉積地層。
受其巖性和構造條件的控制,形成差異較大的油氣分布特征及油氣藏類型,總體反映為在構造圈閉范圍內,以砂組或單砂體為儲油單元形成各自獨立的油氣水系統(tǒng),具有較明顯的巖性控制特征,縱向上含氣層系疊合分布。目前主要產氣層是泉頭組一段、三段,青山口組及姚家組也形成了規(guī)模性產出。
2開發(fā)概況
雙坨子氣田自1999年3月投入開發(fā),已經有近20年的開發(fā)時間。雙坨子氣田整體開發(fā)特征表現(xiàn)為開發(fā)末期,采出程度較高,地層壓力低。大多數(shù)氣井井口壓力低,產量低,很難維持連續(xù)平穩(wěn)生產。
3 單井提壓增產技術
隨著氣田氣井生產年限的延長,氣井井口壓力逐步降低,生產能力逐步下降,部分氣井攜液能力降低,甚至造成積液停產。單井增壓在滿足氣體輸送的情況下更好地利用了氣井的壓力,并由于增壓設備緊湊,投資低,能更好地節(jié)約成本,且能更好地減少井間的影響,提高天然氣產量。
3.1技術原理及工藝流程
該裝置通過降低井口壓力來提高天然氣從井底到井口的流速,一方面使得生產井可以在較低的壓力下提高產量,另一方面可使積液生產井增加攜液能力,從而延長氣井生產壽命。壓縮機利用其分離系統(tǒng)確保天然氣進壓縮機前將氣液分開,氣體進入壓縮機,液體通過氣液分離后不參與壓縮,待氣體增壓后,液體可根據(jù)用戶需求進入集液罐
或隨同增壓氣體進入輸氣管線(圖1)。
該機型以燃氣為驅動,集壓縮機和發(fā)動機為一體,將動力、壓縮、分離、計量集成為一體整體成撬,可實現(xiàn)單井增壓開采工藝。
3.2 選井原則
考慮地面配套設施及儲層物性等因素,在2016年在雙坨子氣田開展單井提壓實驗。初步根據(jù)單井累產氣情況、油套壓力、地面設施及井場狀況,優(yōu)先選擇構造高部位、剩余動態(tài)儲量大、基本不產液的井進行實施。第一批優(yōu)選出6口井進行提壓增產(圖2)。
3.3 實施效果
按照實際的提壓增產實施效果,將6口井分為三類,進行總結:
增氣效果好,生產平穩(wěn)連續(xù)
這一類井包括A101、A126、A4-2和AS7井。截至2017年底,4口井累計增氣817.1萬方(圖3),占比78%。4口井投產后,表現(xiàn)為連續(xù)生產,增氣效果好。
增產效果一般,生產平穩(wěn)連續(xù)
A124井,生產層位為泉一段,累產氣1055萬方,構造上屬含氣面積邊部。壓縮機投產后,生產比較平穩(wěn),日均增氣0.25萬方,累增氣106.5萬方。壓縮機投產后,增氣效果不明顯,日增氣0.1-0.5萬方(圖4)。
增產效果一般,生產連續(xù)性差
A103井,生產層位為泉三段和泉一段,位于構造高部位,含氣面積以內,累產氣8020萬方,壓縮機投產前處于間開、低產狀態(tài)。A103井產氣同時有出油蠟情況,在壓縮機投產初期頻繁造成設停運的情況(壓縮機自帶分離器處理能力較小,無法對出液和油蠟進行有效分離),嚴重影響了設備的增產效果。生產中期,出油蠟量減少,增氣效果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后期又出現(xiàn)頻繁出油蠟現(xiàn)象,造成壓縮機分離器濾芯堵塞,長時間停機維修(圖5)。
4 結論
根據(jù)以上總結的效果分類,對壓縮機提壓增產選井標準和模式有更深刻的認識:
(1)生產層位以氣田主力產氣層系,位于構造高部位,具有較高累產氣量,產液量較小,地面流程相對完善,天然氣因井口壓力低于集輸壓力而無法連續(xù)進站的氣井采用壓縮機提壓后,可以最大程度發(fā)揮產能,增產效果較好,如A101、A4-2、A126和AS7井。
(2)對于累產氣量低,在河道邊部和構造低部位的井,增產效果不明顯,如A124井。
(3)對于以往生產過程中有出油出蠟或產液量較大的井,單獨采用壓縮機增產效果不理想,難以維持連續(xù)開機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