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蓮 李巖 李慶嶺
【摘 要】 目的:探析小兒氣管支氣管異物診斷中放射影像技術的應用。方法:選取我院于2017年2月至2019年4月期間收治的60例小兒氣管、支氣管異物患兒作為主要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30例,對照組使用常規(guī)X線檢查,觀察組使用螺旋CT檢查,對比兩組患兒的異物檢出率以及異物征象檢出率。結果:觀察組的異物檢出率為96.66%,對照組為70.00%,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的支氣管阻塞檢出率為50.00%,肺炎為46.66%,縱隔位置改變53.33%,肺氣腫為60.00%;觀察組的支氣管阻塞檢出率為83.33%,肺炎為96.66%,縱隔位置改變83.33%,肺氣腫為86.66%,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使用螺旋CT對小兒氣管、支氣管異物患兒進行檢查,可以提高異物征象的檢出率,值得在臨床中推廣。
【關鍵詞】 小兒氣管;支氣管異物;放射影像技術;診斷
小兒氣管、支氣管異物在我國臨床中十分常見,主要是由于患兒吸入異物進入氣管所致,臨床表現為劇烈嗆咳、咳嗽以及呼吸困難等[1]。若治療不及時,容易導致患兒窒息,對患兒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嚴重的影響[2]。近年來,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我國的放射影像技術也不斷得到完善,在臨床中也得到了廣泛的使用。目前,我國臨床比較常用的放射影像技術主要是多層螺旋CT檢查以及X線檢查,而多層螺旋CT的特異性以及高度敏感性,也使放射影像技術得到了飛躍的提升。鑒于此,本文主要對小兒氣管支氣管異物診斷中多層螺旋CT檢查的應用價值進行研究,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于2017年2月至2019年4月期間收治的60例小兒氣管、支氣管異物患兒作為主要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使用常規(guī)X線檢查,患兒30例,男性患兒12例,女性患兒18例,年齡7個月~9歲,均值(4.34±0.25)歲,病程30min~5年;觀察組使用螺旋CT檢查,患兒30例,男性患兒15例,女性患兒15例,年齡5個月~9歲,均值(4.96±0.52)歲,病程40min~6年,兩組患兒的基本資料無明顯差距(P>0.05),具有可比性。
1.2 檢查方法
對照組:使用X線機對患兒進行檢查,讓患兒采取仰臥位,并進行深呼吸,在患兒啼哭時進行檢查。
觀察組:使用64層螺旋CT掃描儀對患兒進行檢查,讓患兒采取仰臥位,視野大約為250~300 mm,層厚為1.25~2.50mm,一般情況下需要將電流控制在150~250mA,同時還需要將電壓控制在120kV。在進行掃描前需對患兒進行心理干預,穩(wěn)定患兒的情緒,若年齡較小的患兒以及過于躁動的患兒可實施水合氯醛灌腸,等患兒情緒穩(wěn)定后再進行檢查,掃描結束后使用3D軟件對結果進行重建,最后由主治醫(yī)生根據影像圖片判斷病情。
1.3 評價標準 (1)比較兩組患兒的異物檢出率。(2)比較兩組患兒的異物征象檢出率。主要包括支氣管阻塞、縱膈位置改變、肺炎以及肺氣腫等[3]。
1.4 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過程中所產生、相關的所有數據均通過分析軟件SPSS19.00進行處理,(x±s)表示計量資料,經t檢驗;%表示計數資料,經x2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兒的異物檢出率
觀察組患兒的直接異物檢出率為16(53.33),間接異物檢出率為13(43.33),總檢出率為29(96.66);對照組患兒的直接異物檢出率為10(33.33),間接異物檢出率為11(36.66),總檢出率為21(70.00),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比較兩組患兒的異物征象檢出率
研究顯示,觀察組的異物征象檢出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近年來,我國的小兒氣管、支氣管異物的發(fā)生率不斷在升高,尤其是3歲以下的小兒,發(fā)生率高達80%[4]。由于患兒年齡較小,認知功能與自制力都比較差,在吞咽食物時,很容易導致食物滑到氣管中,造成誤吸[5]。一旦誤吸,就會出現刺激性咳嗽以及窒息等癥狀,導致患兒出現肺炎、肺氣腫等間接異物征象[6]。因此,使用先進的診斷設備以及技術對患兒進行檢查十分有必要,臨床上使用64層螺旋CT掃描儀對患兒進行檢查,效果十分顯著,可以為后續(xù)的治療提供良好的依據。研究顯示,觀察組在使用螺旋CT檢查后,異物的檢出率為96.66%,對照組為70.00%,觀察組明顯高于使用X線檢查的對照組,且觀察組的異物征象檢出率也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CT掃描具有分辨率高、準確率高以及安全性高等特點,且掃描速度十分快,能夠準確的對異物的狀態(tài)、大小以及部位直觀的進行顯示。由此可見,對小兒氣管、支氣管異物患兒使用螺旋CT檢查,可以提高檢查結果的準確率,為臨床治療提供良好的依據。
綜上所述,使用螺旋CT對小兒氣管、支氣管異物患兒進行檢查,可以提高異物的檢出率以及異物征象的檢出率,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池嶺梅. 放射影像技術在診斷小兒氣管和支氣管異物中的應用分析[J]. 中外醫(yī)學研究, 2019, 17(17):64-65.
[2] 趙曉芬. 30例放射影像技術在小兒氣管、支氣管異物診斷中的應用研究[J]. 大家健康旬刊, 2017, 11(1):57-57.
[3] 符浩男. 多層螺旋CT診斷小兒支氣管異物的臨床應用研究[J]. 大家健康旬刊, 2017, 11(3):113-114.
[4] 黃冬平, 黃苑銘, 謝丹宇, et al. 105例兒童氣管支氣管異物的臨床分析[J]. 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 2018, 24(10):1471-1474.
[5] 僧東杰, 張純靜, 徐艷霞, et al. 兒童支氣管異物合并單側阻塞性肺不張的診治分析[J]. 中國小兒急救醫(yī)學, 2018, 25(2):140-142.
[6] 馬忠良, 董耀東, 劉東亮, et al. 兒童氣管支氣管異物52例臨床分析[J]. 中國小兒急救醫(yī)學, 2018, 25(7):549-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