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新華字典》(第12版)正式首發(fā),進行了 8 項內容的修訂,包括增補字頭、添加新詞新義新用法,完善《部首檢字表》等。除了這些常規(guī)的修訂,第 12 版《新華字典》還在每頁都附有二維碼,讀者可以用手機掃碼看書寫筆畫,聽正確讀音。這也是《新華字典》首次實現(xiàn)應用程序 App 和紙質圖書同步發(fā)行。新版《新華字典》增添 100 多個新詞,比如 “粉絲”“截屏”“二維碼”“點贊”“賣萌”等。
@網(wǎng)友“草根文明人”:語言本來就是不斷發(fā)展的,沒有一成不變的東西。我們現(xiàn)在學的聲韻調和百年前的也不一樣。語言本來就是服務于人,服務于社會發(fā)展的,只有順應更多的人,更廣的社會需要,才能被保留被發(fā)展。作為權威工具書,我為新華字典的與時俱進點贊!
@網(wǎng)友“曬一曬”:雖然新華字典越活越年輕了,但收錄新詞還是得慎重,畢竟,這些網(wǎng)絡用語的“梗”轉瞬即逝,更新?lián)Q代快著呢。
@網(wǎng)友“小球”:作為新華字典的“粉絲”,我想“截屏”“二維碼”,給它“點贊”。對,我就是在“賣萌”。
8月10日,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簡稱“國科大”)發(fā)出了首封本科生錄取通知書。隨著錄取通知書一起送出的,還有一張黑膠光盤,光盤上刻錄的是國科大為新生準備的特別禮物——來自宇宙深處的聲音。這些聲音是由國科大師生通過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捕獲的15顆脈沖星信號,在經過小限度處理后,以音頻的形式呈現(xiàn)。
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國家天文臺研究員、FAST首席科學家李菂:這一次把中國天眼最好的數(shù)據(jù)、最新的發(fā)現(xiàn),做成了聲音和視頻放在錄取通知書里寄給新生,也是在完成南仁東老師的遺愿:最好的天文設備實際上是修給下一代的天文學家,修給現(xiàn)在在讀和將要入學的年輕人??茖W是一門手藝活,最好的望遠鏡需要最為細致的、能夠掌握最先進工藝的科學家,這個責任就放在你們肩上。
@網(wǎng)友“觀于明鏡”:2019年國科大錄取通知書信封內夾一枚龍芯處理器,那是“卡脖子”的技術;今年聽宇宙的聲音,脈沖星是“基礎科學”——國科大完美地向學子們詮釋了國家興盛之所在。
@網(wǎng)友“超級俠士”:理工科的硬核浪漫,這簡直就是錄取通知書里的“王炸”啊!
疫情暴發(fā)之初,蒙古國決定向中國贈送3萬只羊。如今羊群已經養(yǎng)肥,即將送至中國。按照檢疫協(xié)定的規(guī)定,這批羊要在原牧場隔離一定的時間,然后由原牧場運送邊境附近的專用的隔離場,隔離30天,在那里要接受檢疫和免疫。隔離30天以后,然后從免疫區(qū)直接無縫銜接,通過汽車運輸運到在二連浩特的隔離場,還要再隔離大概10天左右,確認沒有問題才能夠進入屠宰場,進行宰殺。
@中國駐蒙古國大使柴文睿:蒙古國朋友認為綿羊屬于溫性,是送禮的首選,這也寓意著真誠和熱情。這批羊肉,蒙古國方面非常想把它獻給在抗疫斗爭中表現(xiàn)得十分英勇頑強的英雄的湖北人民,英雄的武漢人民。
@網(wǎng)友“喜劇熊”:禮尚往來,我建議等我國的新冠疫苗上市之后,無條件捐贈給蒙古國人民!
@網(wǎng)友“摘星星的小王子”:羊肉串!烤羊排!涮羊肉!羊肉湯!羊肉粉!羊肉泡饃!羊肉卷……吃貨已經腦補了一萬種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