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長江湖北鄂州段、有700年歷史的觀音閣,被洪水包圍,水位直逼二樓窗戶,幾近滅頂。這是近年來,這座號稱“萬里長江第一閣”的古建筑,首次遭遇如此規(guī)模洪災。但觀音閣仍傲立洪水之中,穩(wěn)如磐石,被網(wǎng)友們追捧為“閣堅強”。
為何觀音閣能在江中屹立數(shù)百年?負責觀音閣管理維護的鄂州市博物館館長秦昌林認為它的建筑設計十分巧妙。觀音閣坐東朝西,龍蟠磯礁石上壘石成臺,臺上才建起樓閣。它依石而建、地基牢固,更重要的是,在觀音閣的受水面,建了一堵異常堅固的弧形擋水石墻,保護觀音閣主體免受洪水的正面沖擊。
無獨有偶,在觀音閣演繹“閣堅強”之際,贛州古城“福壽溝”,作為宋代城市排水系統(tǒng),至今仍發(fā)揮著重要防汛抗災作用;四川都江堰,作為文化遺產(chǎn)和旅游景點,繼續(xù)發(fā)揮著分水排沙泄洪作用;北京紫禁城,科學的排水系統(tǒng)使其600余年始終未遭水患……(資料來源:《揚子晚報》)
■微言大義:從巍峨屹立的文物古建身上,我們不僅能感受到敬畏之心,還可以從中獲取中國古老智慧的力量。
■適用話題:敬畏之心;中國智慧;_______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