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萍
一、明確學習圈要達到的目標
(一)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學習圈避免了集體教學中相當一部分學生因得不到充分參與學習的機會,不得不處于“旁聽”地位的被動狀況,為各層次學生(特別是學困生)的參與提供機會、創(chuàng)造條件。這種信息的多向交流能促進智力的相互激發(fā)、情感的相互感染、操作的相互合作以及學習結果的相互評價,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欲望,使學習內容成為學生自身的需要。
(二)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組織管理的能力和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
1、培養(yǎng)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
有時候所要解決的問題具有很強的開放性,課前準備——搜集資料是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學生在此過程中,要利用所有可利用的信息渠道,如互聯網、書籍、報刊、電視等,,以獲取所需要的有價值的信息數據。在學習圈的學習中,學生之間相互交流,是一種更為便捷的獲取信息的方式。大量研究結果表明,學生通過成員之間的合作學習,獲取信息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2、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成員之間的合作學習無疑是為學生口語和書面語的提高提供了一個客觀的舞臺。在合作學習中,一方面,小組成員之間面對大家共同解決的問題進行討論,還要對當場出場的問題或歧意進行交流,甚至是爭論。在此過程中,要求學生把握問題的要害,清新、簡潔、明了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另一方面,在總結研究成果時,學生要用科學規(guī)范的書面語言,將小組的研究成果及數據整理表達出來。
3、培養(yǎng)學生的組織管理能力
為了避免成員“個人包辦”和“搭便車”的現象發(fā)生,不能達到合作學習的效果。教師要確定每個成員的分工,使每個學生成為“負責人”。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學習圈內的每個成員必須積極、團結、努力地工作。
(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合作與競爭意識、自我價值觀念
1、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與競爭意識
在共同的合作學習中,為達成的預期目標,每個成員不僅要努力爭取個人目標的實現,更需要幫助同伴實現目標,因此成員之間必須相互了解、彼此信任,經常進行交流,互相幫助和支持,同伴之間建立一種融洽、友愛的合作關系。許多學生在與同伴交流活動中逐步學會如何有效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認真地傾聽他人的意見,從而形成團結合作、相互尊重、互幫互助的優(yōu)良作風。
2、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價值觀念
當個人意見被小組認同時,學生會感到自己對集體做出了貢獻,自我評價感油然而生。這種對自我價值的重新認識又會進一步增強“參與欲”和自信心,從而更加積極的投身于“學習”之中。另一方面,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學生從同伴身上看到自己,逐漸學會以自身為尺度,客觀的評價他人,從而也形成符合實際的自我評價,提高自我調控能力。
二、明確學習圈中的任務分配
學生方面,要合理分組,明確職責、優(yōu)化組合
1、學生是一個個鮮活的個體,存在著智力、能力、喜好等方面的差異。為了使他們能最大限度的互補學習、互相幫助,發(fā)展智力,培養(yǎng)能力,我們一致同意在編組時采取將不同程度的同學分在一起,注意合理搭配,優(yōu)化組合,使圈內優(yōu)劣互補,圈外水平相當。圈內的搭配要兼顧男女比例,智力、能力的優(yōu)劣和興趣愛好的差異。使優(yōu)生帶動潛能生,共同進步,創(chuàng)造一個公平、公正的學習環(huán)境。
2、圈內,職責明確:程度較好的同學為組長,專門安排每個成員的任務、活動內容、發(fā)言順序等,中等程度的同學,一名幫潛能生解決問題,一名注意收集其他同學的意見等。為了讓合作學習迅速而有效,教師要長期培養(yǎng)每個成員的自覺和自主意識,教負責人長如何組織本組同學開展合作學習,怎樣處理成員們不同的意見、觀點,即時歸納整理本組的學習情況等。
3、小組匯報,盡量多給潛能生機會,安排他先發(fā)言,然后是潛能生的輔導者,另一名中等生,最后是組長。在全班匯報時,讓組長指定小組里不愛說的學生發(fā)言,老師及時表揚激勵,比一比哪個小組每個同學參與學習做得好。下一次輪換不同的人代表本組同學匯報發(fā)言。小組中每個成員都要積極參與,認真傾聽,積極交流、溝通,互相支持、互相配合,做必要的讓步,還要學會學習別人、贊賞別人,在共同活動中進行評價。
教師方面,要作好合作學習的指導,培養(yǎng)方法和技巧
1、幫助學生確立學習目標,要求人人明確。制定的目標不能過多、過難,要適量、適當,要根據教材和課標要求,以及學生實際而定,要具體,具有可操作性,切忌含糊不清,漫無邊際。
2、給學生足夠的學習時間。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時,教師要給學生一定的學習時間,讓學生 進行充分的閱讀、思考、討論、交流,保證學生能按時按質按量的完成學習任務。
3、在學習中還要讓學生養(yǎng)成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質,做到別人發(fā)言時,認真傾聽,評價自己時虛心接受,并能公平、公正、客觀地評價別人。
4、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時,教師要對每個學習圈進行走訪,了解學習情況,并加強指導,在了解、指導的同時,要一同參與學生的學習、討論、交流活動,與學生進行平等的對話,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做學生的合作伙伴,這樣不僅可以增進師生間的友誼,還可以了解、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提高合作學習的效率。
5、匯報、交流結束后,要組織學生對各組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一人發(fā)言,其他成員作補充,評價時要公平、公正、客觀,既肯定成績、又指出不足,并提出自己的不同的觀點和看法。小組匯報、交流、評價結束后,教師對各小組的學習情況要進行小結和總體評價,指出各小組的成績和不足,讓學生明白自己在學習中的得和失,以便他們在今后的學習中不斷改進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