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鈞
辦公室搬家的時候,同事拿來了一個藤箱,說:“先把金銀細(xì)軟放進這個箱子里,其他無關(guān)緊要的東西我們幫你收拾?!蔽翌I(lǐng)受美意,趕忙將自己認(rèn)為重要的東西一件件放進了藤箱。除了筆記本電腦、教案、光碟、十幾本珍貴的簽名書,就是6本日記了。
我是一個酷愛跟自己“對話”的人,感謝日記,忠實地記錄下了我與自己的一段段對話。隨便翻開一頁,某一個日子的“標(biāo)本”就生動地呈現(xiàn)于面前了。重溫一遍,等于奢華地又過了一遍那個日子。
日子被寫進日記,塵屑就獲得了成為金子的機緣。在日記里,所有的甜,都可以化成蜜,所有的苦,都可以釀成酒。
后來,電腦普及了,我開始在電腦上記日記,日記的形式也有了改變,我往往會為這一天給我觸動最深的一個人、一件事“造像”。
我是一個從日記中走出來的作家。我所寫的文字,第一個感動的就是我自己。我以為,日記能拿出與人分享,是日記的福分:日記不便拿出與人分享,是自我的福分。
如果我們覺得哪個日子過于蒼白,根本不配走進日記,那就證明我們需要豐富自己的心靈生活了。在我看來,真正有價值的日記,不是記述“今天干了什么”,而是記述“今天想了什么”。讓我們的思想留下它珍貴的轍印,這是對自我的尊重,更是對歲月的酬謝。
沒有一天不值得記述。明白了這一點,你的日記就可以搖曳生姿,你就可以期望被日記托舉起一段不乏光彩的人生。
(選自2019年11月20日《廣州日報》,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