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鈺菡
在生活中,時常聽到別人夸獎說:“哎呀,這小孩真聰明!”卻極少有人說夸贊小孩善良。這是因為在人們的普遍認知里,小孩子剛出生都是善良的,聰明則相對稀有。隨著人慢慢長大,大家也逐漸開始夸獎一個人善良,意味著此時的善良也變得相對稀有。
但這里面潛藏一個邏輯:聰明的相對稀有來自于先天的決定,而善良的相對稀有則來自于后天的選擇。
人們常說“善惡不過一念之間”,佛語也言“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善良是這個世上最容易的選擇,卻會改變你的人生軌跡。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所國外知名企業(yè)錄用人才,有三個人參加面試,公司卻只能錄取一個人。面試當天,三個人都早早地出門了,但最后卻有一個人遲到了。原來遲到的那個人在來的路上碰見一位老人摔倒了,旁邊有一群人圍觀卻無人敢上前相扶,而他則毫不猶豫地抱起老人立即送往醫(yī)院,最終耽誤時間導致面試遲到。故事的結局非常俗套,遲到的那個人成為贏家,最終被錄取。很顯然,這是這家企業(yè)的一個測試,目的在于考察面試者的道德素質,或許其他兩個人在某一瞬間也曾想施以援手,但最終一念之差決定事不關己。這就是善良的選擇,舉手若輕鴻,卻影響人的一生。
但有時善良也是最困難的選擇,如北島的詩歌所言,“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在很多境遇下善良會付出沉重的代價。
魏晉亂世,名士風流,嵇康“非湯武而薄周孔”,不愿與司馬氏政權同流合污,最終魂斷《廣陵散》;兩宋之交,靖康奇恥,岳飛立志精忠報國,率領岳家軍奮勇殺敵,最終血濺《滿江紅》。還有被清政府流放的硝煙英雄林則徐,被特務機關暗殺的愛國詩人聞一多,古往今來有多少品質高潔之士無辜受冤?而相反如董卓、曹操之輩,竊國大賊卻掌握實權,如秦檜、嚴嵩之流,殘害忠良卻身處高位。歷史穿透時光告訴我們善良不一定會取得當時當刻的回報,但卻在更長久的未來為人們永遠的銘記。
聰明是一種天賦,而善良是一個選擇。一個轉瞬即逝,卻也充滿著艱難權衡的選擇,選對了一生受益,選錯了則終生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