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超群
我與老伴退休后,定居在市內(nèi),我們膝下有三個女兒、一個兒子,他們都趕上了改革開放的好時代,一個個學業(yè)有成、工作順利。幾個兒女都在市區(qū)購買了商品房,雖然與我們老兩口分開居住,但是全家人仍然聯(lián)系密切,兒女們對我們還是很有孝心的。
有一次,兒子到山東濰坊出差回來,從手提包里拿出四只折疊式風箏“紅蜻蜓”深情地說:“爸、媽,這是我特意給你們買的,喜歡嗎?”我接過來一看,這幾只風箏做工精細,造型漂亮,連忙回道:“喜歡,喜歡,謝謝你?!?/p>
我從小就喜歡放風箏,如今老了,老眼昏花,手腳不靈,一個人去放風箏還行嗎?老伴對放風箏倒是很感興趣,愿意陪我去放風箏。她說:“放風箏是一種良好的健身運動,老年人去野外活動,飽覽大自然風光,有益于身體健康。過幾天,叫上孩子們一起去放風箏?!?/p>
金秋時節(jié)的一個星期日上午,天高氣爽,我與老伴身穿運動服,腳穿運動鞋,由兒女們陪同,來到贛江畔興致勃勃開始放風箏。
我重操舊技,信心滿滿,熟練地對準了風口,手舉風箏向上一揚,隨后快步前奔,“紅蜻蜓”順利地飄上了藍天。我手中牽引著風箏上的尼龍線,在贛江畔跑來跑去,腳邊江水滾滾,頭上微風徐徐。“紅蜻蜓”在藍天白云中自由飛翔,搖頭擺尾,多姿多彩,很是壯觀。我身上仿佛長著年輕的翅膀與“紅蜻蜓”一道在天空輕盈飄蕩。好多年沒有放風箏了,我的心情特別舒暢。
我把手中牽引風箏的尼龍線交給老伴,讓她也享受放風箏的樂趣,一會兒四只“紅蜻蜓”都飄上了藍天,全家人都興高采烈,江邊一片歡聲笑語。
自從女兒、兒子各自成家立業(yè)以后,他們?nèi)粘9ぷ鞫己苊?,一家人難得聚在一起。此時此刻,藍天下、贛江畔,兒女們陪著我們老兩口一起放風箏,一家人有說有笑,其樂融融,真讓我喜出望外。
我抬頭仰望藍天上的“紅蜻蜓”,瞬間想起以往的滄桑歲月。20世紀60年代,我與老伴在贛南九連山一個國營綜合墾殖場工作。那時,我家七口人穿衣吃飯都是一個大問題,兒女們年紀還小,我與老伴工作很忙,沒有時間帶他們進城到公園游玩,更沒有多余的錢給他們買玩具。但是,兒女們都是我倆的心肝寶貝,我倆還是盡心關愛他們,盡力帶給他們童年的歡樂。每年春秋時節(jié),陽光明媚,我給他們用竹片、彩色蠟光紙扎風箏,陪他們在高山上放風箏。
時光荏苒,改革開放后,我家的生活好了,兒女們對我倆更加孝敬了。過去,我與老伴含辛茹苦把他們撫養(yǎng)大,給他們愛心與歡樂;如今,兒女們把他們的孝心與歡樂送給父母,讓我們在晚年生活中獲得了美好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