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亞偉
老媽來城里幫我?guī)Ш⒆?。兒?歲,說的是普通話,而老媽則說一口地道的方言。兒子說話時吐字還不夠清晰,老媽的方言里有太多家鄉(xiāng)俗語,所以兩個人對話簡直是雞同鴨講,無法溝通。
“姥姥,你幫我拿下杯子。”“說啥呢?”“幫我拿杯子!”“瓶子?啥瓶子?”這樣的對話每天都會發(fā)生無數次,兒子急得小臉通紅,老媽也無計可施。
“小寶,躺到炕上睡覺吧!”“什么是炕上?”老媽總把床說成是炕,難怪孩子聽不懂。我對老媽說:“媽,這炕都淘汰多少年了,你還說炕上。你這說話也太跟不上時代了,我看啊,你得學說普通話。”老媽說:“我說了一輩子大土話了,可學不會普通話?!蔽夷托慕o老媽做思想工作:“普通話很簡單,跟著電視上學就行了。再說了,咱們的方言跟普通話也比較接近,學起來不難?!?/p>
從那以后,老媽開始學說普通話。大早上的,老媽就開始用普通話喊起來:“小寶,起床了,一會兒咱們出去玩!”老媽的普通話雖然說得比較生硬,但兒子聽懂了,一骨碌從床上爬起來說:“我們還去找那個小哥哥玩好嗎?”老媽說:“好,還去找小哥哥玩!”祖孫倆終于能夠“和諧對話”了。
老媽學說普通話可不是件容易事,經常說著說著就冒出土話來。“小寶,吃點果子吧!”老媽說的“果子”其實是油條,兒子卻以為是要他吃水果。老媽把饅頭說成包子,把膝蓋說成“格拉半兒”,把批評說成“吆喝”,這些兒子都聽不懂。不過老媽很有耐心,努力地學著普通話。每當看到孩子聽不懂、一臉蒙的時候,她就會說:“哎呀,姥姥又說錯了,重新說!”
一段時間以來,老媽每天都用極為生硬的腔調學說普通話。她的普通話有時候逗得我哈哈大笑,老媽卻沒有一點難為情,說:“我從生下來就說土話,這么多年了改說普通話,能說成這樣就不錯了!”我笑得更厲害了:“天啊,媽,你生下來就會說土話了,天才??!”老媽這才回過味兒來,也忍不住大笑起來。老媽學說普通話,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了不少樂趣。
老媽是個很聰明的人,很快就掌握了一些“洋氣詞兒”,比如不再說街坊,改說鄰居;不再說送信的,改說郵遞員;不再說藏迷糊兒,改說捉迷藏。她學普通話最大的問題是語調不對,說出來給人拿腔拿調的感覺。有一次,小姨來我家,老媽說了句普通話,小姨說:“哎呀,姐,你可別這么說話了,聽著讓人起雞皮疙瘩?!崩蠇尷碇睔鈮训卣f:“我是為了小寶才說普通話的,要不然他上了幼兒園,老師讓說普通話,他說不好可就麻煩了?!毙∫搪牶?,連連稱是。
老媽學說普通話很賣力,但畢竟語言習慣難改,方言還總是冒出來,老媽有些苦惱。我對老媽說:“媽,其實方言也是文化的一部分,也需要傳承。你也不必那么認真學普通話,你的目的是能跟小寶有效交流。在這個基礎上,教小寶點方言也不錯?!崩蠇屄犃撕荛_心。后來,她普通話與方言齊發(fā),跟兒子的溝通越來越順暢。那天,兒子對我說:“媽媽,我的格拉半兒臟了,幫我洗洗吧!”我聽了哈哈笑起來,兒子真的把老媽的方言“傳承”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