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5500萬年前,恐龍已經(jīng)滅絕,這讓其他種類的動物看到了發(fā)展和壯大的希望。當(dāng)時的歐洲和北美洲大陸覆蓋著茂密的熱帶叢林,在那里,出現(xiàn)了一種不會飛的巨型鳥類。它們在炎熱的灌木叢里一邊走著,一邊尋找著食物。這些大家伙就是加斯頓鳥。
生存時間
加斯頓鳥生存在距今5500萬年~4500萬年前的古新世晚期至始新世早期。
體型
加斯頓鳥身長超過2米,站著比人還高,頭部和馬的頭一樣大。另外,它還長著巨大的呈鉤狀的喙、兩條粗壯的腿。
速度
加斯頓鳥不能在空中飛翔,只能在陸地上活動。雖然它的腿比較粗壯,但由于體型龐大、體重較重,它的行動速度比較緩慢,不適合快速奔跑。
滅絕原因
當(dāng)其他動物對加斯頓鳥還不能構(gòu)成威脅時,它的弱點——緩慢的速度還不足以致命。但等到4000多萬年前,地球上出現(xiàn)了很多大型肉食性哺乳動物時,加斯頓鳥開始逐漸衰落,最終走向了滅絕。
綜合評價
擁有巨大的體型、尖利的喙,再加上強大的咬合力,加斯頓鳥在當(dāng)時是一種不可忽視的存在。肉食性動物們看見了它,也不敢輕易去招惹。
吃素還是吃肉?
加斯頓鳥擁有強大的咬合力。
以往,人們認(rèn)為它是一種兇猛的掠食動物,它能夠用它尖銳又強壯的喙,撕開獵物的肉,敲碎獵物的骨頭。由于不能快速奔跑,人們甚至認(rèn)為它可能會埋伏在樹叢里,伏擊獵物。
不過,近年來,科學(xué)家們研究發(fā)現(xiàn),加斯頓鳥骨骼化石中的鈣同位素組成和植食性動物的比較接近,和肉食動物的差別很大,這說明加斯頓鳥是一種植食性動物。所以,它那尖利的喙和強大的咬合力很可能是為了扯斷結(jié)實的植物和啄開堅硬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