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飛
摘要:混凝土是當前建筑工程施工中較為重要的材料,特別是高強混凝土的應用,其有效的提高了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的水平。作為一種新型的施工材料,其在強度、抗變形能力和裂縫發(fā)生率方面具有較強的優(yōu)勢,同時密度較高,在當前一些大跨度和大體積的市政建筑工程中應用十分廣泛。文中從高強混凝土概述入手,并進一步對高強混凝土在市政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應用進行了具體的闡述。
關鍵詞:高強混凝土;市政建筑工程;配制;拌合;運輸;澆筑;養(yǎng)護
在市政建筑工程施工中使用高強混凝土,其對提高建筑承載力和抗震性能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抗壓強度高是高強混凝土的主要特性,同時還具有較強的抗震能力,即使在地震作用下也能夠保持良好的穩(wěn)定性。高強混凝土裂縫的發(fā)生率較低,由于密度大,在防腐和抗?jié)B漏方面具有獨特的作用。特別是在當前對市政建筑工程施工質量和結構的穩(wěn)定性要求不斷提高的新形勢下,高強混凝土的性能能夠更好的滿足市政建筑工程的實際需求,對于提高市政建筑工程安全性能和使用壽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 高強混凝土概述
通常情況下將C60及以上強度等級的混凝土稱為高強混凝土,對于強度等級達到C100及以上的混凝土則稱為超高強混凝土。在市政建筑工程中應用高強混凝土時,需要提前制定設計方案,并嚴格控制施工過程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以此來保證混凝土的強度和性能,進一步保證市政建筑工程的質量和安全。高強混凝土多采用高質水泥和優(yōu)質骨料,可以有效的降低水灰比,保障了混凝土的性能。再加之針對高強混凝土施工工藝進行不斷改善,有效的保證了市政建筑工程的質量和安全。雖然高強混凝土具有較好的性能,也能夠滿足市政建筑工程的受力要求,但其在應用中仍存在一定的質量缺陷,因此需要嚴格控制施工質量、施工工藝,進一步強化高強混凝土施工過程中的管理,以此來保證市政建筑工程的質量。
2高強混凝土在市政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應用
2.1 高強度混凝土配制
在具體配制高強度混凝土過程中,需要綜合考慮凝結時間、坍落度、配合比和可泵性,針對各項指標進行確認,使其達到具體的設計要求。根據(jù)相關規(guī)程要求進行高強度混凝土配制過程中,需要與市政建筑工程特性和施工環(huán)境相結合,通過多次試驗,確保最佳的配合比和強度,一般情況下試驗強度在大于工程中所需要混凝土強度的1.5倍。在具配制過程中,還要合理控制水灰比,對于強度超過C60的混凝土,水灰比宜控制在0.26以下,并適量加入高效減水劑,進一步提升高強度混凝土的和易性,而且在滿足和易性要求下,盡量減少用水量。針對混凝土強度來合理控制水泥用量,對于C60強度等級的混凝土,水泥用量宜控制在450~500kg/m?之間, 具體可以加入適量的外加劑來降低水泥用量,并通過加入適量硅粉的方法來減少水泥用量,同時還要選擇優(yōu)質的水泥。高強度混凝土砂率控制在26%~30%之間, 采用泵送法時,砂率要控制在32%~36%之間。利用加入適量混凝土入模的坍落度, 可通過添加高效減水劑的方法進行合理調整。
2.2 高強度混凝土拌合
通過合理確定高強度混凝土配合比和投料順序后,宜按照實際重量來計算原材料,并在稱量前對磅秤進行校驗,確保其精度,嚴格控制水泥、粗細骨料、水、添加劑、摻合時和高效減水劑的偏差量。在高強度混凝土拌合過程中,還要控制用水量,測量砂石中含水量。在實際高強度混凝土拌合過程中嚴禁隨意加水,均勻進行拌合,合理控制每次拌合時間。在具體攪拌高強度混凝土過程中,一般會采用強制式攪拌機進行作業(yè),可以采用液體或是粉劑作為化學外加劑類型。采用粉劑外加劑時,宜適當延長混凝土攪拌時間,對于選擇液體外加劑時,宜在混凝土攪拌所需要的用水量中將液體外加劑中的含水量扣除。另外,為了混凝土攪拌機掛漿,在攪拌第一盤混凝土時,建議增加大約10%左右的細骨料和水泥,并保持水灰比不變。
2.3運輸
高強度混凝土從攪拌完成一直到被運輸至施工現(xiàn)場,期間的時間不應該超過2個小時,并且在運輸?shù)倪^程中,絕對禁止添加外用水。在高強度混凝土運輸至施工現(xiàn)場之后,對于混凝土的塌落度進行及時地檢測,抽檢的頻率應該保持在3-5次/100m3。在施工現(xiàn)場拌合物的質量評定中,現(xiàn)場的抽檢結果應該是主要的參考數(shù)據(jù)依據(jù)。通常意義上,混凝土的運輸時間應該是指攪拌機將混凝土卸入運輸車并將其運輸至施工現(xiàn)場開始卸料之間的時間。通?;炷恋倪\輸時間在施工合同當中都會做出明確的規(guī)定,如果沒有進行規(guī)定,則需要將運輸時間控制在90分鐘之內,假如當時的最高氣溫不高于25℃,可以相應的延長混凝土的運輸時間,但不宜過長,否則需要通過試驗驗證后才能進行使用。
2.4高強度混凝土澆筑
高強度混凝土的澆筑應采用泵送施工,高頻振搗器振動成形?;炷恋淖杂蓛A落高度一般不宜超過2m,在不出現(xiàn)分層離析的情況下,最大落料高度應控制在4m以內。泵送混凝土應根據(jù)現(xiàn)場情況合理布管,在夏季高溫時應用濕草簾或濕麻袋覆蓋降溫;冬季施工時應用保溫材料覆蓋。攪拌后2小時內泵送完畢,若因運送時間不能滿足要求或氣候炎熱,應采取經(jīng)過試驗驗證的相應的技術措施,防止因坍落度損失影響泵送。冬期澆筑混凝土時應制定冬期施工措施。在施工環(huán)境的最低氣溫高于-5℃時,可采取混凝土正溫入模,加蓋塑料薄膜和保溫材料,做好保濕蓄熱養(yǎng)護。對于寒冷地區(qū)和嚴寒地區(qū)冬期施工,應按照高強度混凝土的要求,經(jīng)試驗確定外加劑的品種、數(shù)量。澆筑高強度混凝土應振搗密實,宜采用高頻振搗器垂直點振。混凝土較粘稠時,應加密振點分布。
2.5高強度混凝土養(yǎng)護
因高強混凝土具有水化熱偏高的特點,在確保其質量并減少內外溫差引起的內應力以防止開裂應做到:當高強混凝土入模時,溫度需根據(jù)狀況、構件所受的內外約束程度來限制。混凝土在養(yǎng)護期間其內部的最高溫度應小于75℃,還應控制混凝土內部與表面的溫度差,溫度差要小于25℃。因低水灰比的高強混凝土不泌水,澆筑后如果不立即進行覆蓋養(yǎng)護,就很容易開裂,因此,澆筑完畢后為確保其表面濕潤,需必須立即進行覆蓋養(yǎng)護,也可涂刷養(yǎng)護劑,養(yǎng)護日期大于7天。
3結束語
在市政建筑工程施工中應用高強混凝土過程中,由于高強混凝土原材料仍是常規(guī)的原材料,制作工節(jié)也是常規(guī)工藝,其高強主要體現(xiàn)在通過添加適當比例的活性礦物材料和高效減水劑,以此來增強混凝土的強度性能。而且在實際高強混凝土應用過程中,孔隙率較低,具有較高的密度和強度,抗變形能力強,這也使其具有較好的應用效果,對于市政建筑工程質量和強度的提升具有極其提供技術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曉妍.建筑工程混凝土與新型材料施工技術的思考[J].中國戰(zhàn)略新興產(chǎn)業(yè), 2017 (48) :66.
[2]韓庚.高強混凝土在民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研究[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 (中旬刊), 2016 (07):51-52.
[3]莊柔.市政建筑工程項目高強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應用及施工要點分析[J].住宅與房地產(chǎn), 2015 (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