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慶利
合理的保護、利用和開發(fā)藥用植物資源,對人類探索自然,拯救珍稀、瀕危藥用植物資源、促進地方經濟發(fā)展起著重要的意義。為了更合理地保護、利用和發(fā)展藥用植物資源,實現(xiàn)資源的永續(xù)利用,就要正確處理好三者之間的關系,充分發(fā)揮森林的生態(tài)、社會和經濟三大效益。
1? 建立藥用植物基因庫和種子庫
每一種藥用植物資源的消失,給生態(tài)價值、經濟價值、社會價值等諸多方面帶來的損失是不可估量的,所產生的影響也是不可逆的。所以,建立藥用植物資源的基因庫和種子庫,對于保護藥用植物的多樣性至關重要,可以避免在開發(fā)利用過程中出現(xiàn)“殺雞取卵”現(xiàn)象。
2? 建立藥用植物資源保護專類園
通過設置圍欄、宣傳警示牌匾等多種手段,降低人類活動強度,對現(xiàn)有的藥用植物資源進行有效的現(xiàn)地保護,依靠藥用植物資源的自我修復能力恢復其生長勢;與此同時,對于一些珍貴的、價值高的藥用植物資源進行遷地保護,形成藥用植物園。通過這些有效的保護手段,使藥用植物資源在質量和數(shù)量方面均有一定的提升,為加快藥用植物資源的開發(fā)利用奠定了基礎。
3? 改良藥用植物品種
在現(xiàn)有藥用植物資源種類的基礎上,利用組織培養(yǎng)等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培育和改良藥用植物品種,保證藥用植物的多樣性,使藥用植物結實更多、品質更好、產量更高,提高市場競爭力。對于一些重要且價值高的藥用植物資源可進行重點的引種和栽培研究,這對促進資源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和保障當?shù)鼐用竦脑鍪站哂兄匾饔谩?/p>
4 古樹名木資源的保護利用
古樹名木鐫刻著歷史的榮辱與興衰,銘記著社會的文明與進步,它是綠色文物、活的化石,是自然界和前人留給我們的無價珍寶,是遼寧植物資源中的重點保護對象。由于缺乏相關的古樹保護管理法規(guī),隨著環(huán)境異常變化、土壤條件惡化及古樹自身的生理因素等原因,對古樹名木的保護刻不容緩。
4.1? 相關立法制度建立
目前,北京、上海、昆明等地都相繼出臺了相關的古樹保護法規(guī),而遼寧省的古樹保護管理工作還沒有納入到法制管理范疇。應根據我省的實際情況,盡快制定保護古樹的法規(guī)制度,落實責任,確保資金投入,同時加大執(zhí)法力度,逐步使我省古樹的管理工作走上制度化和法制化軌道。
4.2? 古樹普查和建檔
遼寧古樹資源豐富,種類較多。對古樹資源普查建檔,摸清底數(shù),是做好古樹保護工作的基礎,目前我省沈陽、大連、鞍山、本溪、鐵嶺等地已完成了古樹資源的普查工作,測量、記錄了古樹的基礎數(shù)據和生長狀況,建立了檔案,部分市、區(qū)完成了掛牌工作,邁出了古樹保護管理工作的第一步。
4.3? 保護設施建立
在對我省古樹的調查中發(fā)現(xiàn),人和動物對古樹的直接損傷還很嚴重,如動物踐踏啃食、人為破壞古樹生態(tài)環(huán)境,甚至直接損傷砍伐。因此應通過設立圍欄、鋪透氣磚、根據古樹實際生長狀況加固樹體、設避雷針等措施進行重點保護。
4.4 定期實施養(yǎng)護管理和病蟲害防治工作
應加強對古樹的施肥、澆水、除草等日常養(yǎng)護管理工作,并對生長衰弱的古樹進行換土、樹干療傷、樹洞修補、整形修剪、埋條促根、化學藥劑疏花疏果、噴施或灌施生物混合制劑等復壯措施,盡可能地恢復其正常生長狀態(tài)。在病蟲害防治中應加強巡查,預防為主,適時防治,保護好天敵,推廣和采用低毒無公害藥劑等。
4.5? 增強全社會保護意識
由于古樹分布廣泛,只靠業(yè)務管理部門的保護和管理是不夠的,應大力宣傳保護古樹的重要性,通過推廣和宣傳保護古樹的科研成果讓人們了解古樹的生態(tài)、科研和文化價值,提高保護古樹意識,樹立“保護古樹光榮、損害古樹可恥”的社會風尚,提高民眾對古樹保護管理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jiān)督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