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 健
1785 年,莫扎特為歌德的短詩《紫羅蘭》譜寫了一首小曲,音樂史家后來把此曲作為藝術歌曲的先聲。30 年后的1815 年10 月,隨著舒伯特的《魔王》問世,藝術歌曲開始蓬勃發(fā)展起來,勢不可擋。
教師家庭的背景,使舒伯特從小就受到良好教育。11 歲那年,舒伯特進入神學院附屬小學學習,在學生管弦樂隊拉第一小提琴兼作譜務,樂隊指揮缺席時,他還上臺指揮。學校生活讓舒伯特如魚得水,他的歌曲創(chuàng)作也在這里開始。
音樂攝去了舒伯特的三魂六魄,致使他的數(shù)學和拉丁文成績直線下降。父親的怒斥和學校警告毫無作用。1813 年11 月,17 歲的舒伯特回到家中,在父親安排下進入皇家高等學校學習。一年后舒伯特勉強通過考試回到父親的學校教書。為了上課,他必須大量閱讀,這讓他接觸到許多名著。起初他創(chuàng)作樂曲時,常受到學生們的干擾,但很快他就適應了,練就一種能在喧囂的環(huán)境中旁若無人創(chuàng)作曲譜的本領。兩年后,舒伯特與父親鬧翻,辭去教職,成為既無固定職業(yè)又無固定收入、寄宿于朋友家中漂泊無定的作曲家,貧窮伴隨終身。
藝術歌曲創(chuàng)作需要詩歌或劇作做素材,這當然需要大量閱讀。從舒伯特藝術歌曲的取材可以看出其閱讀范圍。歌德不必說,舒伯特一生中創(chuàng)作的600 多首藝術歌曲中有70 多首取材于歌德的詩歌。在舒伯特的藝術歌曲中我們還可以看到一份長長的詩人名單:席勒、莎士比亞、斯泰德、歌斯加登、穆勒、德賽爾、雷布斯塔布、索伯、麥亞霍佛……還有當時并不出名的海涅。舒伯特最著名的《魔王》《野玫瑰》以及聲樂套曲《美麗的磨坊女民》《冬之旅》幾乎全是他在閱讀了同名詩歌后的激情之作。
1817 年,舒伯特的摯友約瑟夫·施鮑恩在舒伯特第一部歌曲集出版后,給歌德寫了一封推薦信,他在信中說:“該藝術家(指舒伯特)本人滿懷希望,將這些作品恭謙地呈獻給閣下。因為閣下的壯麗詩篇不僅給了這位作曲家的大部分創(chuàng)作以靈感,而且為他作為一名德語歌唱者的成功奠定了基礎?!?/p>
貝多芬逝世前幾個月,他的管家辛德勒拿了幾部舒伯特的作品給他。那幾天里,貝多芬手不釋卷地閱讀舒伯特的作品,驚異之后是欣喜,最后他毫不吝嗇地稱贊:“這個舒伯特有一種神圣的智慧之光,假如我讀到這些詩,我也會為他譜曲的。”
1828 年11 月11 日,病入膏肓的舒伯特在床上寫下人生最后一封信,竟是求人給他帶幾本書:“你若能帶幾本書來,我將不勝感激。我一直在讀庫柏的《最后一個莫西干人》《間諜》和《隱士》。如果你還有他的其他書籍,請留在咖啡館的馮·伯格納太太處,我哥哥很認真,他會給我取回來的……其他的書也行?!? 天后,舒伯特撒手人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