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的西藏,到處是一片豐收的景象。在全國第36個教師節(jié)到來前夕,湖北省襄陽市教育援藏團隊再獲喜訊:在2020年8月26日召開的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推進學雷鋒志愿服務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湖北文理學院“格?;ā备安刂Ы添椖揩@評2019年度全國學雷鋒志愿服務“4個100”先進典型最佳志愿服務項目。這是該項目繼榮膺西藏自治區(qū)年度最佳志愿服務項目稱號后獲得的又一項國家級榮譽。一年來,襄陽市教育援藏團隊奮戰(zhàn)在雪域高原,用辛勤和汗水收獲了累累碩果。
2020年8月31日,湖北文理學院第10批大學生“格?;ā敝Ы虉F隊進藏,8名在校大學生志愿者正式開啟新一輪支教工作。
2014年,湖北文理學院在獲悉襄陽市對口支援縣——西藏山南市瓊結縣急需援藏教師的情況后,經與瓊結縣溝通協(xié)商并報襄陽市政府同意,決定立即組建“格桑花”赴藏支教團隊,對西藏山南市瓊結縣開展對口支教工作,每期支教時間為半年。2014年5月8日,按照公開招募、自愿報名、組織選拔、集中派遣的方式,第一批4名大學生志愿者組成首批“格?;ā备安刂Ы虉F隊啟程赴西藏瓊結縣開展支教工作。
第七批格?;爢T與學生合影
2020年5月,襄陽援藏教師到瓊結縣拉玉鄉(xiāng)德慶村幼兒園進行慶?!傲弧眹H兒童節(jié)主題黨日活動
支教團隊組建6年來,已有9批共45人次大學生自愿參與愛心支教。6年來,支教團隊以愛心結對、師生募捐、學校幫扶、社會資助的方式,募資設立了近8萬元的“格?;ㄖЫ虗坌幕稹保牙塾嬀柚?萬元資助當?shù)丶彝ソ洕щy、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開展“暖手、暖智、暖心”結對幫扶活動,每年組織瓊結縣中學學生到北京、襄陽等地參與“啟夢行動—大手牽小手,笑眼看世界”活動,實施“首都參觀”“隆中訪學”項目,堅定了學生的成才決心。團隊積極推進第二課堂建設,編輯出版了瓊結縣中學第一份校報,舉辦了第一屆藝術繪畫展,組建了第一支合唱隊、第一個葫蘆絲演奏團、第一支校園武術隊、第一支國旗護衛(wèi)隊,協(xié)助建設了第一個美術室、第一個音樂室、第一個科技制作室,成立了繪畫社、美術社、朗誦社、籃球社、足球社、HS科創(chuàng)社等一大批學生社團;為瓊結縣中學捐贈了用于第二課堂實踐教學的10臺Makeblock Ultimate2.0版十合一形態(tài)編程機器人。
“格?;ā眻F隊的努力使瓊結中學第二課堂建設取得素質教育零的突破,支教隊員指導學生在“北斗領航夢想”全國青少年北斗科技實踐系列活動中獲一等獎2項,三等獎1項;在“北斗領航夢想”全國青少年航天實踐活動之“創(chuàng)藝北斗”科學創(chuàng)作活動中獲二等獎1項;在“北斗杯”全國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中獲西南賽區(qū)三等獎1項;在山南市運動會上首次獲得獎牌并取得籃球聯(lián)賽冠軍;合唱隊等十多個首創(chuàng)課外學習實踐項目扎實推進,瓊結縣中學七、八年級學生第二課堂的參與率達到95%以上。支教團隊先后榮獲“西藏青年五四獎章”集體獎、“荊楚楷?!蹦甓热宋?、湖北省青年志愿者優(yōu)秀組織獎等10多項省、市級表彰;入選中央文明辦發(fā)布的助人為樂類“中國好人榜”,榮獲中宣部2019“最美支邊人物”稱號。如今,支教隊員中已有6人畢業(yè)后返回西藏工作,并有30名深受教育的非支教團隊學生畢業(yè)后到西藏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投身西藏建設。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襄陽市“萬人計劃”援藏教師用實際行動很好的回答了這個問題。
抓住短板弱項,突擊教研提質。援藏教師通過充分調研,發(fā)現(xiàn)受援地學校存在“教”和“學”兩張皮分離,教學效果落實不到位,教學效率低等突出問題,決定充分發(fā)揮援藏教師經驗優(yōu)勢,加強新課程校本教研活動。幾名援藏教師分別擔任了年級教研組長,推行“同課異構新課堂”教研模式,即要求同學科老師統(tǒng)一開展教研活動,同年級同學科老師進行講公開課時,必須講同一個課題,相互之間比一比,看一看,互相學習,取長補短。通過努力,現(xiàn)在受援地的老師已形成了“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教學教研氛圍。
拓展智力援藏,助推學校提能。2019年以來,襄陽援藏教師多方努力,籌措物資,助力學校完善育人環(huán)境,提升育人水平。在襄陽援藏工作隊的支持下,援藏教師聯(lián)系襄陽市新華書店為瓊結縣中學捐贈了價值5.8萬余元的圖書,使中學圖書室藏書達到2萬冊以上,生均圖書近50冊;以“一考三評”為契機,援藏教師發(fā)揮自身技能,為學校微機室設備和儀器進行維護、維修,自費購買教學軟件等,同時多次組織全校老師進行信息技術應用培訓,大大提升了當?shù)乩蠋煹亩嗝襟w教學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也讓學生們掌握到了與內地學生一樣的計算機操作技能。
援藏教師為聯(lián)系點幼兒園捐贈學習用品
慰問家訪幫扶,解決學困難題。援藏教師利用節(jié)假日、寒暑假等時間,分批次對全校學困生及家庭進行了家訪慰問,送去慰問物資,盡綿薄之力解決學生學習上的困擾。大家進社區(qū)、進家庭、進田間地頭,向社區(qū)干部了解情況,與學生家長親切交流,與學生談心交心,每學期每名老師家訪談心不少于5人次,每學期進社區(qū)不少于兩次,每年慰問幫扶不少于兩次。小家訪解決大問題,小談心立下大志向,援藏老師從根本上扭轉了部分學困生學習上的家庭困擾、不良習慣、厭學情緒等問題。
2020年8月22日,“湖北省襄陽市第35中學聯(lián)校”在瓊結縣中學正式掛牌,這是襄陽市加強教育援藏、智力援藏、交流交往交融的又一碩果。
大力支持受援地教育硬件建設。襄陽市援藏工作隊大力支持瓊結縣優(yōu)化教育資源布局,完善教育基礎設施。“十三五”以來共投入近4000萬元幫助瓊結縣建設了集中辦學項目,投入近500萬元為瓊結縣中學建設了鍋爐房、多媒體錄播室、校園安全監(jiān)控網、校園廣播平臺等。這些措施有力改善了瓊結縣中小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提高了學校的管理水平,豐富了學生的文化生活。
結對共建向縱深拓展,積極搭建受援兩地交流合作平臺。2020年7月,襄陽援藏工作隊邀請華中師范大學代表團到瓊結縣考察交流,促成華中師范大學決定實施教育援藏行動計劃,主要依托遠程教育手段在瓊結縣中學開展包括“一對一”在線助學、深度教學課堂改進、教師隊伍現(xiàn)代化建設、校長領導力與學校治理、區(qū)域教育現(xiàn)代化、黨建校外基地建設等6個專項合作計劃,聯(lián)合打造學生自主學習體系、教師自我成長體系、現(xiàn)代學校體系、教學質量標準體系,同時,遴選骨干教師以及校長短期脫產到華中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等名校進行脫產學習、跟崗培訓。8月,襄陽市教育局、襄陽市樊城區(qū)委區(qū)政府連續(xù)專門安排專家團隊到瓊結縣進行教育考察交流,深化兩地教育交流、幫扶共建,在瓊結縣中學舉行了襄陽市第三十五中學和瓊結縣中學“手拉手”結對共建聯(lián)校揭牌儀式,并承諾襄陽市樊城區(qū)將充分貢獻自己的教育優(yōu)勢資源,搭建襄陽市樊城區(qū)與瓊結縣遠程教育資源共享平臺,傾力支持瓊結教育向更高、更好發(fā)展。
年年辛苦育人,歲歲碩果累累。在襄陽市教育援藏團隊的積極努力下,瓊結縣中小學教學水平穩(wěn)步提升,學生考入內地西藏班的人數(shù)逐年提升;瓊結縣中學先后被山南市、瓊結縣評為“教育質量先進學?!薄懊褡鍒F結進步模范校”“教育綜合評估先進學?!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