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偉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fù)蕖?/p>
——北宋·柳永《望海潮·東南形勝》(節(jié)選)
詩詞釋義:里湖、外湖與重重疊疊的山嶺非常清秀美麗,秋季桂花飄香,(夏季)有十里的荷花。晴天歡快地奏樂,夜晚劃船采菱唱歌,釣魚的老翁、采蓮的姑娘都喜笑顏開。
金秋十月,在我國許多地方,尤其是南方,或公園里,或道路邊,或庭院里,常常彌漫著一種特別馥郁的花香,聞到的人總會忍不住深深地吸口氣:“好香!是桂花吧?”
循著花香找去,沒多久準(zhǔn)能找到一棵或者一片綠色的小喬木,橢圓形的綠葉,葉腋處長著一簇簇小小的花,或白色,或黃色,或紅色,只有綠豆大小,仔細(xì)數(shù)一數(shù),都有4個細(xì)小的花瓣,中間是極精致的花蕊,原來果真是桂花啊!它們這是在用濃郁的香甜味道(其實是酯類化合物的味道),向以蜜蜂為代表的昆蟲朋友們發(fā)出了“喜宴”邀請:“來吧,來參加我們的婚禮,為我們授粉吧!”(桂花是雌雄異株的植物)。然而,它們邀請來的不僅有“媒人”,更有“慕香而來”的我們。
沒錯,咱們中國人頂喜歡、頂熟悉桂花。它土生土長于我國,很可能在2500年前,也許更久之前,就被人們“發(fā)掘”并嘗試栽種了。在《山海經(jīng)·西山經(jīng)》中有“西南三百八十里,曰皋涂之山……其山多桂木”的記載。在“珍奇收集癖患者”漢武帝的花園里,它也是重要客人之一。西漢劉歆在《西京雜記》中說,“漢武帝初修上林苑,群臣皆獻(xiàn)名果、異樹、奇花兩千株,其中有桂十株?!?/p>
有了香的實力,又有了皇帝的光環(huán)加持,桂花越來越受歡迎——在人們心里,連月宮里吳剛伐的都應(yīng)該是“桂樹”。到了唐宋時期,桂花更成了人們的心頭好,因為桂還諧音“貴”,有榮華富貴之意,所以人們喜歡把桂花樹成雙成對地種植在庭院里,取“兩桂當(dāng)庭”的美好寓意。有些地方的姑娘還總喜歡在發(fā)鬢上插一枝小小的桂花,香氣襲人。
文化人更為桂花寫下了數(shù)不盡的詩詞,其中最有名的當(dāng)屬北宋著名詞人柳永(你還可以叫他柳七,因為他在家排行老七)的那首《望海潮·東南形勝》。這首詞從里到外、從上到下把杭州夸得一朵花似的,尤其是那句“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說杭州“秋季有飄香三個月的桂花,夏季有十里的荷花”,更是令所有讀者不勝向往。
桂花飄香,本意是為了吸引昆蟲媒人,卻無心之中吸引了人類。人們欣賞它,幫助其壯大家族,卻也“利用”它來制糕點、糖果、釀酒、泡茶等。在南京,即使加工鹽水鴨,也忘不了加一點桂花,增加香味,稱之為“桂花鴨”,這是桂花無論如何也想不到的吧?
小貼士:肉桂和月桂
肉桂的皮,是我們燉肉常用的一種調(diào)料,稱之為“桂皮”。肉桂(Cinnamomum cassia)是一種樟科植物,和廣布長江流域的樟樹關(guān)系很近。
在奧林匹克運動會中,勝利者會戴上用桂枝編成的花環(huán),稱為“桂冠”,這里的“桂”是與樟樹同科的月桂(Laurus nobilis)。
你可能不知道:桂花是個大家族
桂花屬于木犀科木犀屬?,F(xiàn)在,桂花品種眾多,約有160個品種。人們根據(jù)花色將它們分為3個品種群,即金桂、丹桂、銀桂;根據(jù)開花季節(jié)分為四季桂、八月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