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珍 黃超林 鐘艷華 鄭莉萍
[摘要] 目的 探析血清抗繆勒管激素(AMH)與性激素聯合檢測在多囊卵巢綜合征(PCOS)診斷中的價值。方法 方便選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該院婦科診治的205例PCOS患者納入研究組,選取同期常規(guī)體檢的100名健康育齡女性自愿者納入參照組,均行血清AMH和性激素檢測,對比分析兩組結果,并分析血清AMH、性激素及兩者聯合檢測診斷PCOS的效能。 結果 研究組血清AMH、LH、T水平分別為(9.85±1.41)ng/mL、(12.20±2.35)U/L、(1.26±0.34)ng/mL,均分別高于參照組的(3.38±1.05)ng/mL、(5.77±1.93)U/L、(0.28±0.16)ng/mL,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0.083、18.110、20.184,P<0.05)。該研究205例PCOS患者中,血清AMH檢出154例,血清性激素檢出148例,血清AMH聯合性激素檢出203例;聯合檢測診斷PCOS的敏感性、準確度、陰性預測值分別為99.02%、93.85%、97.61%,高于單一血清AMH的75.12%、81.58%、71.1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8.041、24.118、22.743,P<0.05)和單一性激素檢測的73.53%、79.05%、68.3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0.733、26.108、24.385,P<0.05);聯合檢測漏診率為0.98%,低于單一血清AMH、單一性激素檢測的24.88%、27.8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血清AMH聯合性激素檢測診斷PCOS的敏感度和準確性高于單一檢測,可作為重要輔助診斷方法,有著重要臨床價值。
[關鍵詞] 多囊卵巢綜合征;血清抗繆勒管激素;性激素;臨床診斷
[中圖分類號] R711.75?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0742(2020)08(c)-0192-02
PCOS是臨床婦科常見的一種以稀少排卵或者不排卵、卵巢多囊性改變及機體雄激素過多分泌等為病理表現的內分泌紊亂綜合征,臨床癥狀為高雄激素血癥、持續(xù)無排卵、卵泡多而不成熟等[1]。當前,PCOS病因尚未完全明確,但普遍認為與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功能失常、內分泌代謝等因素有關。性激素檢測雖可輔助PCOS診斷,但會隨經期有很大波動,無法隨診隨檢,在臨床上受到一定限制[2]。AMH是一種由竇前卵泡和小竇狀卵泡顆粒細胞分泌的二聚體糖蛋白。臨床研究發(fā)現[3],AMH不但能準確反映卵巢儲備功能,且可稱為PCOS診斷新的血清學標志物?;诖?,該文對照研究2018年1月—2019年6月該院診治的205例PCOS患者和正常人群的血清AMH還未性激素水平,剖析臨床診斷價值,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方便選取該院婦科診治的205例PCOS患者作為研究組,均經臨床癥狀、超聲等檢查確診,符合《婦產科學》有關診斷標準[4]。臨床表現為月經次數少、量少,閉經,無排卵或稀發(fā)排卵,伴高雄激素等。
納入標準:均確診為PCOS,檢測前未接受治療;18~40歲;體質量指數(BMI)<23 kg/m2;患者及其家屬對研究知情,并簽署同意書。
排除標準:肝腎功能不全、凝血機制障礙、糖尿病;合并Cushing 綜合征、甲狀腺功能障礙及其他疾病致高雄激素患者;不同意及不配合者?;颊吣挲g22~40歲,平均年齡(31.8±4.6)歲;病程10個月~8年,平均病程(4.1±1.2)年;BMI 20~23.5 kg/m3,平均(21.6±1.5)kg/m3。同時,將同期在該院接受健康體檢的100名健康育齡女性自愿者作為參照組,21~38歲,平均(30.6±3.7)歲;對研究知情并簽署同意書。該研究得到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應用羅氏Cobas E601全自動電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及配套原裝試劑。所有患者均在月經第2~3天抽取晨起空腹靜脈血3 mL,置于促凝管內,以3 000 r/min離心10 min,取上層血清,4 h內完成檢測,包括AMH、基礎睪酮(T)、黃體生成素(LH)、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等,檢測標本需在1h內連續(xù)采集3~4次,混合后檢測取平均值,嚴格按試劑盒說明書操作。所有檢測由臨床經驗10年以上檢驗醫(yī)師負責操作。
1.3? 統計方法
應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其中計數資料(%)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x±s)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血清AMH、性激素水平對比
通過測定,研究組血清AMH、LH、T水平均顯著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0.083、18.110、20.184,P<0.05),而其他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不同檢測方式診斷PCOS診斷結果對比
該研究205例PCOS患者中,血清AMH檢出154例,血清性激素檢出148例,血清AMH聯合性激素檢出203例。聯合檢測診斷PCOS的敏感度、準確度、陰性預測值均高于單一檢測,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漏診率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PCOS是一種因內分泌紊亂引發(fā)的綜合性婦科病癥,會引起不孕、月經期紊亂等臨床表現,伴高雄激素水平、高血脂、月經失調等癥狀,對患者身心健康造成極大影響[5-6]。但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確,基于此有必要對PCOS的病因病機以深入研究,為臨床診治提供可靠性依據和評估指標。
AMH是一種可調控卵泡生長和發(fā)育的重要激素,發(fā)揮著抑制卵泡募集,阻斷其進到生長卵泡池,減小生長卵泡對FSH敏感性等作用[7]。近年隨著臨床研究深入,AMH和PCOS的診治相關性日益被認知。PCOS的臨床病理表現主要是卵泡發(fā)育停滯在竇前和小竇卵泡期,且卵泡數是健康女性的2~3倍,因而有學者認為,血清AMH升高能有效反映卵泡數量增加,以此作為PCOS的卵泡發(fā)育異常血清標志物[8-9]。從該研究結果看,PCOS患者的血清AMH顯著高于健康自愿者,且血清LH、T水平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表明,血清LH、T可作為PCOS診斷有效指標。分析原因可能是PCOS患者的腎上腺雄激素分泌明顯升高,而在相關組織內可以轉變成雌激素,進而刺激LH分泌。T是一種雄性激素有提升體能、拮抗雌激素過多等作用,有研究發(fā)現[10-11],閉經、月經稀發(fā)的血清T水平均明顯差異,其變化和月經狀態(tài)有著密切關系。臨床研究報道[12],AMH單一診斷PCOS的敏感度為60%,與性激素聯合診斷的敏感度為82%。該研究結果顯示,AMH聯合性激素檢測診斷PCOS敏感度達到99.02%,單一AMH和性激素的單一檢測的75.12%、73.5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上述研究報道基本一致。同時,聯合檢測診斷的準確度、陰性預測值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聯合檢測診斷的漏診率低于單一檢測。表明血清AMH聯合性激素檢測可提高POCS的診斷效能,減少漏診。
綜上所述,PCOS 患者血清 AMH、性激素水平均高于正常育齡女性,且兩者聯合檢測診斷PCOS敏感度和準確度高,可作為POCS診斷的重要輔助方法,有著重要臨床價值。
[參考文獻]
[1]? 陳莉,陶麗梅,王芳.多囊卵巢綜合征蛋白質組學研究進展[J].生殖醫(yī)學雜志,2019,28(5):560-563.
[2]? 陳京京,?;?,陳瑩瑩,等.多囊卵巢綜合征合并心血管疾病預測標記物的研究進展[J].國際婦產科學雜志,2019(5):545-548.
[3]? 中華醫(y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內分泌學組及指南專家組.多囊卵巢綜合征中國診療指南[J].中華婦產科雜志,2018,53(1):2-6.
[4]? 伍嘉雯. 抗苗勒氏管激素與多囊卵巢綜合征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6,11(12):100-102.
[5]? 唐培培,談勇.多囊卵巢綜合征中醫(yī)證型分布規(guī)律及性激素水平、糖代謝特點[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6,36(7):801-805.
[6]? 陳穎,陸婁愷奕,岳朝艷,等.抗苗勒管激素與不同表型多囊卵巢綜合征發(fā)病特征的相關性分析[J].中華生殖與避孕雜志,2017,37(6):433-436.
[7]? Mar condes RR,Carvalho KG,Giannocco G,et al.Hypothalamic transcriptional expression of the kisspeptin system and sex steroid receptors differs among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rat models with different endocrine phenotypes[J].Clinics (Sao Paulo), 2017,72(8):510.
[8]? Matsuzaki T,Munkhzaya M,Iwasa T,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serum anti-Mullerian hormone and clinical parameters in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J].Endocr J,2017,64(5):531-541.
[9]? 湯艷,王映霞,靳曉丹,等.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經陰道超聲檢查參數、抗苗勒氏管激素水平及臨床意義[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8,15(35):90-93.
[10]? 高金艷,姚紅佳.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性激素水平與胰島素抵抗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9,34(4):766-768.
[11]? 彭璇,李霞,辜敏.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與游離睪酮指數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15, 30(34):5960-5962.
[12]? 徐金龍,王依屹,蔣國靜,等.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檢測在多囊卵巢綜合征中的臨床應用[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7,38(1):35-36.
(收稿日期:2020-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