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教學(xué)考試雜志社“優(yōu)師計劃”階段性成果展示
      ——古代詩歌閱讀相關(guān)試題選登

      2020-11-16 01:42:54
      教學(xué)考試(高考語文) 2020年2期
      關(guān)鍵詞:優(yōu)師計劃詩人詩歌

      古代詩歌閱讀是高考語文的重要考查內(nèi)容,而詩歌鑒賞中的主觀題也是試卷中較難的題目。古代詩歌閱讀多選擇唐詩、宋詩、宋詞、元曲等形式,主要考查學(xué)生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對詩歌語言的賞析、對詩歌表現(xiàn)手法的鑒賞、對作者思想感情的領(lǐng)悟等,需要學(xué)生具備優(yōu)秀的古代詩文閱讀能力。從近三年高考全國卷的命題趨勢來看,古代詩歌閱讀的題型較為穩(wěn)定,即以“1道選擇題(3分)+1道主觀題(6分)”的形式出現(xiàn)。古代詩歌閱讀的試題依據(jù)《2019年普通高等學(xué)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大綱》(以下簡稱《考試大綱》)的要求命制,考點分布比較均勻。

      在《教學(xué)考試》雜志社組織研發(fā)的一系列原創(chuàng)試題研發(fā)項目中,古代詩歌閱讀題目是基于近三年高考全國卷的命題規(guī)律命制的,體現(xiàn)了《考試大綱》所規(guī)定的考查內(nèi)容,試題質(zhì)量佳。雜志社精選了數(shù)道古代詩歌閱讀題,希望其能有助于學(xué)生在二輪復(fù)習(xí)階段有針對性的復(fù)習(xí)備考。

      (一)唐詩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2題。

      題白洲

      杜 牧

      山鳥飛紅帶,亭薇拆紫花。

      溪光初透徹,秋色正清華。

      靜處知生樂,喧中見死夸。

      無多珪組累,終不負煙霞。

      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B.頸聯(lián)中,詩人以“靜”與“喧”、“生”與“死”兩兩對應(yīng),暗示自己的生活態(tài)度。

      C.尾聯(lián)用“珪組”代指服裝上的配飾,“煙霞”代指山水勝景,表達詩人的人生追求。

      D.整首詩語言清麗、凝練,寓情于景;頸聯(lián)、尾聯(lián)運用對比、借代等手法,直抒胸臆。

      2.詩中流露出詩人哪些思想感情?請結(jié)合具體詩句簡要分析。(6分)

      【答案】1.C

      【解題分析】“珪”同“圭”,為帝王諸侯所執(zhí),用以表示符信的玉板?!敖M”,用絲織成的闊帶子,古人佩印或佩玉的綬帶?!矮暯M”,詩中代指為官,意為不被官場之事掛累,并非指服裝配飾。

      【解題分析】要結(jié)合全詩作答,在明白詩句意思的基礎(chǔ)上加以分析,注意詩中前四句景物描寫的鋪墊作用,后四句抓住關(guān)鍵詞來理解,根據(jù)“靜處”“喧中”“無多”“不負”可以歸納出詩人寄情山水,希望遠離官場。

      【詩歌鑒賞】

      (二)唐詩

      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3,4題。

      草 閣

      [唐]杜甫

      草閣臨無地,柴扉永不關(guān)。
      魚龍回夜水,星月動秋山。
      久露晴初濕,高云薄未還。
      泛舟慚小婦,飄泊損紅顏。

      3.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詩歌題目“草閣”簡潔明了地指出詩歌描寫的對象——詩人居住的簡陋草屋。

      B.首聯(lián)寫草閣的地理位置,草閣面臨江水,高高聳立,故而柴門久開不閉。

      C.詩人泛舟江面,小船起伏搖擺,陶醉于美景,不禁覺得星月與秋山隨小船起伏晃動。

      D.尾聯(lián)直抒胸臆,多年的羈旅漂泊讓詩人面色憔悴,面對舟中的小婦,心中更覺慚愧。

      4.詩歌中間兩聯(lián)描繪了哪些意象?營造了怎樣的意境?請結(jié)合作品賞析。(6分)

      【答案】3.C

      【選項分析】“不禁覺得星月與秋山隨小船起伏晃動”理解錯誤,應(yīng)是:深夜江水平靜,星月與秋山倒映在江面,微風(fēng)吹來,江面泛起層層漣漪,星月與秋山的倒影隨江水起伏晃動。

      【答案】4.中間兩聯(lián)主要描繪了魚龍、江水、星月、秋山、露水、薄云等意象。(2分)深秋半夜,江水清澈,魚龍沉寂;天空中繁星點點,新月高懸,寂靜清幽的金色秋山與星月一起倒映在江面,搖曳生姿。(2分)花草上布滿了晶瑩剔透的露珠,明凈喜人,一層薄云猶如輕紗,緩緩飄動,營造了一種清幽孤寂、明凈和諧的意境。(2分)

      【解題分析】分析詩歌所營造的意境要從意象入手,首先要提取詩歌中間兩聯(lián)的意象,在詩詞中一些意象有特殊的含義,將其與詩句所表達的內(nèi)容相結(jié)合,即可推測出詩歌所營造的意境。

      【詩歌鑒賞】

      詩歌題目“草閣”簡潔明了地指出詩歌描寫的對象——詩人居住的簡陋草屋。首聯(lián)寫草閣所處的位置,面臨江水,高聳無地,故而柴門久開不閉。由此可見詩人居住的簡陋,生活的貧瘠、困頓。頷聯(lián)與頸聯(lián)著重寫草閣周圍景象。一“秋”字點明了季節(jié)時令,也渲染了景物特點:深秋半夜,江水清靜,魚龍沉寂;天空中繁星點點,彎月高懸,寂靜清幽的金色秋山與星月一起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江面,搖曳生姿。夜露降臨,山間花瓣、草葉上布滿了晶瑩剔透的露珠,明凈喜人。遙遠的天幕,一層薄云猶如輕紗,緩緩飄動。如此的秋山、秋水、秋夜讓詩人沉醉其中,感慨良多。尾聯(lián)寫詩人泛舟江水之上,歲月滄桑,多年的漂泊生活讓他面色憔悴,紅顏不再,面對舟中的小婦,更覺慚愧。

      這首詩通過寫秋夜草閣周邊孤寂、清幽、恬靜、優(yōu)美的景色,抒發(fā)了詩人常年羈旅漂泊的困苦之情及對妻子的深深愧意。

      (三)宋詩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5,6題。

      春寒嘆

      蕭立之①

      一月春寒縮牛馬,束桂薪芻②不當價。
      去年霜早谷蕃熟,雨爛秧青無日曬。
      深山處處人夷齊③,鋤荒飯蕨填朝饑。
      干戈滿地此樂土,不謂乃有兇荒時。
      今年有田誰力種?恃牛為命牛亦凍。
      君不見鄰翁八十不得死,昨夜哭牛如哭子。

      [注]①蕭立之:南宋人,南宋亡后歸隱。②薪芻:柴和牧草。③夷齊:借伯夷、叔齊來指那些逃避在山野偏僻地方的宋代遺民。

      5.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前兩句用柴和牧草這兩種物資的昂貴,點出春寒之烈給人們帶來的苦痛。

      B.三、四句回顧了較為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從章法上,交代了開篇事件的緣由。

      C.中間四句是對那些避難深山的遺民遭遇的議論,為詩歌下文的抒情蓄勢。

      D.最后四句作者突然收束全詩,描寫了現(xiàn)實中的苦難,集中抒發(fā)自己的感情。

      6.這首寫于動亂之秋的詩歌,表達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請結(jié)合詩句分析。(6分)

      【答案】5.C

      【解題分析】這四句不是議論,而是以敘事寄感慨。

      【答案】6.①表達了對動亂之秋那些避難深山的遺民的深切同情和心系人民的博大胸懷。(2分)例如詩歌以“鄰翁八十”“哭牛如哭子”這一極具沖擊力的畫面收尾,因小見大,即事言情。(1分)②從宋遺民角度含蓄地譴責(zé)元朝廷不顧民生的罪行。(2分)例如“干戈滿地”表明當時世道不安,未能給百姓提供一個安穩(wěn)有保障的生存環(huán)境,加劇了“兇荒時”給百姓造成的損失與痛苦。(1分)

      【解題分析】結(jié)合題材及作者的經(jīng)歷思想分析概括,能結(jié)合相關(guān)詩句內(nèi)容分析概括即可。起句即寫天氣不好,收成受到了影響,物價上升,將當時社會的動亂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但作者并非只是揭露當時社會的動亂,更是集中表達了自己對當時百姓尤其是江南廣大遺民的同情以及含蓄控訴元朝當權(quán)者的無作為??蓮摹班徫贪耸薄翱夼H缈拮印薄案筛隄M地”等字眼得出。

      【詩歌鑒賞】

      在“干戈滿地”的動亂之秋,江南廣大地區(qū)又遭受著多雨爛秧和天寒地涼的嚴重自然災(zāi)害。這首詩以高度的概括、深刻的同情,展現(xiàn)出真實的社會生活畫面,情調(diào)沉郁蒼涼。

      “一月春寒縮牛馬”,首句即扣題,點出春寒降臨、寒冷難耐的天氣,使牛馬都縮頭縮尾,不愿勞作,起到渲染春寒嚴酷的作用。次句“束桂薪芻不當價”化用了“米珠薪桂”這個成語?!懊字樾焦稹庇魑飪r昂貴。薪雖貴于桂,但是為了免于凍死,只得不計高價,忍痛購買,由此可見春寒之烈給人們帶來的苦痛。

      “去年霜早谷蕃熟,雨爛秧青無日曬?!睆恼路ㄉ峡?,這兩句是進一步追述“束桂薪芻不當價”的原因。“雨爛”“霜早”引起莊稼歉收,薪芻自當昂貴,饑荒又加春寒,升斗小民將何以度日呢?于是引出中間四句。自“深山處處人夷齊”至“不謂乃有兇荒時”,大意是說伯夷、叔齊為表明氣節(jié),不食周粟,采薇度饑,終至餓死首陽山。那些避難深山的遺民,原來以為兵荒馬亂、干戈滿地之際,所居之地尚屬世外桃源,豈料到秧爛田中,顆粒未收,連采食薇草也不可能了。這四句不著議論,以敘事寄感慨,為下文的抒情蓄勢。

      最后四句,突然收束到眼前現(xiàn)實中來,作者的感情迸發(fā)而出,直抒胸臆:農(nóng)人以耕牛為命,耕牛被凍死以后,縱使有田,又如何去耕種呢?鄰家的八十老翁,遭此慘禍,慟哭失聲,就像死了兒子一般,真正是字字血淚,感人至深。

      這首詩藝術(shù)上頗有特色,作者不發(fā)空泛的議論,而是盡量抑制感情,渲染環(huán)境的悲劇氣氛,最后選取八十鄰翁這一人物形象,描述他“哭牛如哭子”的情節(jié),因小見大,即事言情,比起大聲疾呼更能打動讀者的心弦。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未發(fā)個人的牢騷,而是把慨嘆植根于現(xiàn)實生活的不幸和災(zāi)難之中,表現(xiàn)出時代的苦難。他不僅僅是從宋朝遺民角度譴責(zé)戰(zhàn)爭、譴責(zé)元朝廷不顧民生,而是有著更深廣的同情心,顯示了系心民虞的博大胸懷,立意超出了單純抒發(fā)舊君故國之思的遺民詩,當是空谷傳音之作。

      (四)宋詩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7,8題。

      蘭溪舟中寄蘇粹中

      張元幹

      氣吞萬里境中事,心老經(jīng)年江上行。
      三徑已荒無蟻夢①,一錢不直有鷗盟②。
      云收遠嶂晚風(fēng)熟,浪打寒灘春水生。
      鴻雁北飛知我意,為傳詩句濮陽城。

      [注]①蟻夢:指夢境。②鷗盟:謂與鷗鳥為友。

      7.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雖然詩人曾有“氣吞萬里”之壯志,但殘酷的現(xiàn)實,讓壯志已成“境中事”。

      B.第二句“心老”暗示詩人不再關(guān)心國事,“經(jīng)年”則說明長期漂泊于蘭溪江上。

      C.頸聯(lián)描寫了詩人舟行蘭溪之時所見之景,既照應(yīng)了標題,又與“鷗盟”呼應(yīng)。

      D.本詩前半部分寫自己的心境,后半部分抒寫“寄”之意,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之情。

      8.本詩的頷聯(lián)有何含意?請簡要分析。(6分)

      【答案】7.B

      【選項分析】“說明長期漂泊于蘭溪江上”錯,“經(jīng)年”實則寫“心老”;“江上行”既寫實,交代了寫作此詩時的地點,又虛寫,暗示了詩人想退隱江湖。

      【答案】8.①意為田園已經(jīng)荒蕪,不再有夢想,自己貧窮困苦,只好與鷗鳥為友;②表達了詩人的歸隱之心。(每點3分,意思對即可)

      【解題分析】對于詩句含意的理解,可以從淺層和深層兩個方面去闡釋。淺層含意一般是對詩句字面意義的概括;深層含意則是對詩句字面意義的引申拓展,理解時可以結(jié)合標題、注釋、詩人生平以及客觀題選項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等展開想象與聯(lián)想,尋找彼此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然后加以概括并形成文字,最后組合成答案。

      【詩歌鑒賞】

      這首詩是詩人在蘭溪的船中給友人蘇粹中寫的一封信,表達了詩人不滿現(xiàn)實、欲退隱江湖之情。首聯(lián)回憶往昔,暗寫詩人歸隱之心。詩人雖有“氣吞萬里”的雄心壯志,但是殘酷的現(xiàn)實不給詩人施展才華的機會,其雄心壯志也只能偶爾出現(xiàn)在夢境中。這既寫出了詩人的無奈,也暗示了詩人“心老”的原因?!靶睦稀本浔砻髟娙艘驂阎静坏檬┱苟柺芗灏?,致使身心疲憊,而欲退隱江湖;其中,“江上行”既寫實,交代了寫作此詩時的地點,又虛寫,暗示了詩人想退隱江湖。頷聯(lián)承首聯(lián)中的“江上行”,繼續(xù)寫詩人的歸隱之心?!叭龔揭鸦摹边\用典故,化用晉陶潛《歸去來兮辭》中的“三徑就荒,松竹猶存”,表明自己想像陶淵明一樣退隱江湖,而不再有“氣吞萬里”入夢境之事,不再受“氣吞萬里”的煩擾,實則表明詩人還是無法忘卻自己的壯志,只能借歸隱來逃避不能實現(xiàn)壯志的痛苦?!耙诲X不直”流露出詩人對統(tǒng)治者的強烈不滿,抒發(fā)了詩人的憤懣之情?!坝喧t盟”與“無蟻夢”相對,再次表明自己退隱江湖之心。頸聯(lián)描繪了詩人舟行于蘭溪江上所見到的自然風(fēng)光——傍晚時分,遠處的群山云霧繚繞,春風(fēng)拂面暖意生,蘭溪江也因為春天的到來而水勢增長,江水不時地拍打著兩岸——既照應(yīng)標題前部分“蘭溪舟中”,又與“鷗盟”呼應(yīng)。尾聯(lián)照應(yīng)標題中“寄蘇粹中”,表面上是寫北飛的鴻雁好像明白“我”的情意,把“我”寫的詩送到濮陽城去,實則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之情??傊谶@首詩中,詩人借給友人寫信表達了自己欲歸隱之心以及對友人的思念之情。

      (五)宋詞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9,10題。

      點絳唇·金谷年年

      林 逋①

      金谷②年年,亂生春色誰為主?余花落處,滿地和煙雨。 又是離歌,一闋長亭暮。王孫去,萋萋無數(shù),南北東西路。

      [注]①林逋:北宋有“梅妻鶴子”之稱的隱逸詩人。②金谷:即金谷園,指西晉富豪石崇在洛陽建造的一座奢華的別墅,后荒蕪。

      9.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本詞屬于婉約風(fēng)格,借落花煙雨來描寫離情,寫得情思綿綿,凄楚哀婉。

      B.本詞著重描寫春草,它年年逢春而生,茂盛的通往四方之路,茫茫無涯。

      C.本詞用典,借金谷園之典來表現(xiàn)人去園空、草木無情、荒涼無主的情景。

      D.本詞以樂景寫哀情,春色艷麗,花團錦簇,卻內(nèi)含綿綿別意,直到日暮。

      10.“金谷年年,亂生春色誰為主”中,你覺得哪個字用得好?為什么?(6分)

      【答案】9.D

      【選項分析】“以樂景寫哀情,春色艷麗,花團錦簇”錯。本詞是以哀景寫哀情,此時是暮春,落花滿地;還是薄暮時分,又是在長亭送別,景哀情也哀。

      【答案】10.①“亂”字用得好。(1分)②用“亂”字來形容春色,描繪出了園子里草木叢生的茂盛之狀。(1分)③正因草木叢生,“亂”字還生動寫出了園子無人打理荒廢已久的情狀。(2分)④“亂”字不單在景,還在心。友人離去,人去園空,心因離別而亂成一團。(2分)

      【解題分析】此題屬于煉字題。作答時首先要解釋“亂”字在句中的含義;其次展開聯(lián)想,把“亂”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最后點出“亂”字構(gòu)成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情感,或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詩歌鑒賞】

      本詞是詠草的杰作。以擬人手法,寫得情思綿綿,凄楚哀婉。語言美,意境更美。為歷代讀者稱頌。此為詠物詞中的佳作。全詞以清新空靈的筆觸,物中見情,寄寓深意,借吟詠春草抒寫離愁別緒。整首詞熔詠物與抒情于一爐,凄迷柔美的物象中寄寓惆悵傷春之情,渲染出綿綿不盡的離愁。

      前兩句用典,寫人去園空、草木無情、年年逢春而生的情景?!皝y生”二字,顯出荒蕪之狀?!罢l為主”的嘆問,點明園的荒涼無主,蘊含著詞人對人世滄桑的慨嘆。三、四句渲染襯托,描寫無主荒園在細雨中的情景:春色凋零,花朵紛墜,枝頭稀疏的余花,也隨蒙蒙細雨飄逝“滿地”,境界開闊而情調(diào)婉傷。雖寫雨中落花,卻含草盛人稀、無可奈何的惆悵,為寫離別奠定感情基調(diào)。以下幾句寫離情?!坝质请x歌,一闋長亭暮”情景交融,長亭,亦稱十里長亭,古人送行餞別之地,暗指別意綿綿,難舍難分,直到日暮。詞人抓住特定時刻,刻畫出這幅長亭送別的畫面。最后“王孫”三句,是全詞的主旨。凝望著親人漸行漸遠,慢慢消失了,唯見茂盛的春草通往四方之路,茫茫無涯。結(jié)尾處詞人以景結(jié)情,渲染了無限惆悵和依依惜別的感情,給人留下無窮的想象。整首詞的語言清新柔婉,屬婉約派。

      (六)宋詞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1,12題。

      霜葉飛·重九①

      吳文英

      斷煙離緒。關(guān)心事,斜陽紅隱霜樹。半壺秋水薦黃花,香噀②西風(fēng)雨??v玉勒、輕飛迅羽,凄涼誰吊荒臺古?記醉踏南屏,彩扇咽寒蟬,倦夢不知蠻素。 聊對舊節(jié)傳杯,塵箋蠹管,斷闋經(jīng)歲慵賦。小蟾斜影轉(zhuǎn)東籬,夜冷殘蛩語。早白發(fā)、緣愁萬縷。驚飆從卷烏紗③去。謾細將、茱萸看,但約明年,翠微高處。

      [注]①這首詞是詞人為懷念杭州亡妾而作。②噀(xùn):含在口中而噴出。③烏紗:此用晉孟嘉的故事。孟嘉風(fēng)流儒雅,名冠州里。曾任桓溫參軍,重九日桓溫飲宴賓客,孟嘉的帽子被風(fēng)吹落而不知,眾人嘲弄他,孟嘉從容作文應(yīng)答,文辭優(yōu)美,眾人嘆服。

      11.下列對詩歌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開篇“斷煙離緒”四字情景交融,統(tǒng)貫全篇?!皵酂煛睂懢?,“離緒”寫情。

      B.下片“塵箋蠹管,斷闋經(jīng)歲慵賦”句足見詞人因?qū)廴说臉O度思念而心如死灰。

      C.詞中穿插有關(guān)重陽的典故,昭示詞人的一段美好的感情,頗有一種凄迷之美。

      D.詞人善用意象表達感情,其中“霜樹”“黃花”為實寫,“斜陽”“翠微”為虛寫。

      12.“驚飆從卷烏紗去”和杜甫《九日藍田崔氏莊》“羞將短發(fā)還吹帽,笑倩旁人為正冠”都化用了孟嘉的典故,但表達的感情不相同,試分析。(6分)

      【答案】11.D

      【選項分析】“斜陽”是實寫。

      【答案】12.①杜甫這兩句詩的意思是:風(fēng)吹帽落、露出滿頭短發(fā)羞愧了,但“我”還是含笑把帽子重新戴上,并且還會請旁人為“我”整理一下。這兩句詩表現(xiàn)杜甫的灑脫曠達的心態(tài)。②“驚飆從卷烏紗去”的意思是:狂風(fēng)勁吹,任隨它把帽子吹去。不是表現(xiàn)詞人的豁達大度,而是描述自己的無所顧忌和無心無緒,表現(xiàn)了詞人因思念而極度沉痛絕望的心情。(每點3分)

      【解題分析】可以先解釋句子的大意,然后再比較各自的情感的不同。杜詩可以抓住“笑”來把握他灑脫的情感,吳詞可以結(jié)合寫作背景來揣摩情感。

      【詩歌鑒賞】

      這首詞是詞人重九日為懷念杭州亡妾而作的。

      “斷煙離緒”,起句四字情景交融,精練而形象,統(tǒng)貫全篇?!皵酂煛睂懢埃半x緒”寫情。“斜陽紅隱霜樹”是寫重九煙雨蒙蒙,故傍晚還不見斜陽,隱沒于霜樹之中。凄涼的心境,又逢凄涼的時節(jié),烘托出抑郁的情緒。重陽佳節(jié),正是菊花盛開之際,詞人在風(fēng)雨中折來黃花數(shù)枝,插在壺中,花的香氣含著雨氣噴出。在此凄風(fēng)冷雨之中,誰還會有心情去驟馬登上荒臺吊古呢?“吊古”一詞隱含了多少傷逝之痛。詞人又不禁回憶起當年與伊人重九登高時的情景。當時伊人執(zhí)扇清歌,扇底歌聲與寒蟬共咽(意謂其聲悲涼),詞人則酒酣倦夢,幾乎忘卻伊人在旁。上片憶念雙雙登高的情景。

      下片轉(zhuǎn)入今情。斯人逝矣,往事如煙,對此佳節(jié),還有什么心情“傳杯”飲酒?但無“傳杯”的心情而仍復(fù)“傳杯”者,無聊之極也。飲酒可以忘憂,寫詞可以抒悶,但心灰意懶至此,連未寫完的歌詞(斷闋)都封塵已久,更何況重寫新詞呢?天氣入夜轉(zhuǎn)晴,月影斜照東籬,寒蛩宵語,似向人訴說心事。“早白發(fā)、緣愁萬縷。驚飆從卷烏紗去?!边@是從杜甫《九日藍田崔氏莊》“羞將短發(fā)還吹帽,笑倩旁人為正冠”二句轉(zhuǎn)用來的。重九日晉人孟嘉落帽的故事,后世傳為美談。杜甫這兩句詩的意思是:如果登高時風(fēng)吹帽落,露出了滿頭短發(fā),“我”就含笑把帽子重新戴上,并且還會請旁人為“我”整理一下。這兩句詩表現(xiàn)杜甫的灑脫曠達的心態(tài)。但是夢窗這兩句詞意與杜甫不同。夢窗已經(jīng)不以風(fēng)吹帽落、露出滿頭白發(fā)羞愧了;他這兩句詞的意思是:反正人亡身頹,無復(fù)歡顏,一切都隨它去吧!這表現(xiàn)了詞人極端沉痛絕望的心情。結(jié)語“謾細將、茱萸看,但約明年,翠微高處”著一“謾”字,道出自覺無味之感。那么明年翠微高處之約,也不過說說而已。

      (七)元曲

      閱讀下面這首元曲,完成13,14題。

      太常引·姑蘇臺賞雪

      張可久①

      斷塘②流水洗凝脂,早起索吟詩。何處覓西施?垂楊柳蕭蕭鬢絲。 銀匙藻井,粉香梅圃,萬瓦玉參差。一曲樂天詞,富貴似吳王在時。

      [注]①張可久:元代散曲家,他仕途失意,作品大多記游懷古。②斷塘:指脂粉塘,為吳王宮人傾倒脂粉及洗濯處,在吳縣西南靈巖山下。

      13.下面對這首元曲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開篇從“斷塘”寫起,使讀者與因西施緣故而馳名的姑蘇臺發(fā)生感情上的聯(lián)系,給人想象的空間。

      B.三、四句由覓西施不得,寫到因見柳樹積雪引發(fā)作者登臨姑蘇臺“蕭蕭鬢絲”的悵惘。

      C.文中提及白居易的詩,意在將自己賞雪的詩文跟白詩作比,傳達出對“樂天詞”的喜愛。

      D.全文雖題為賞雪,但寫雪景虛實結(jié)合,情景交融,卻分明有一種懷古的寄托。

      14.這首元曲題為“姑蘇臺賞雪”,但文中無一“雪”字。試賞析這一妙處。(6分)

      【答案】13.C

      【解題分析】文中沒有將自己的詩文跟白居易的詩比較的意思,原文是說吟唱白居易的詩,眼前的如銀如粉如玉的雪讓作者眼前浮現(xiàn)吳王富貴時的景象。

      【答案】14.①運用聯(lián)想和想象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或虛實結(jié)合)。小令開篇從“斷塘”寫起,由斷塘塘岸白如凝脂的積雪,聯(lián)想到西施當年洗浴的景象,生動貼切,引人遐思。②比喻新奇。將柳枝上的積雪比喻為“蕭蕭鬢絲”,一改前人以雪喻鬢發(fā)的思路,新奇的比喻寄托著作者淡淡的惆悵。③運用比擬的手法,“銀匙”“粉香”“玉參差”,生動地再現(xiàn)了姑蘇臺上高高下下的積雪景觀。以銀、粉、玉作為比擬,與末句的“富貴”遙遙相應(yīng)。也照應(yīng)了文題“姑蘇臺賞雪”。(每點2分)

      【解題分析】文中雖無“雪”字,但實則處處寫賞雪。因“姑蘇臺”這一特殊地點,不難得出運用了聯(lián)想和想象(或虛實結(jié)合)的手法;比喻的手法較明顯,易錯點是易把“銀匙”“粉香”“玉參差”這些以物比物的“比擬”看作“比喻”。

      【詩歌鑒賞】

      這首小令題為“姑蘇臺賞雪”,一開始卻從距臺有數(shù)峰之隔的“斷塘”述起。憑這個處所,已足與同樣因西施緣故而馳名的姑蘇臺發(fā)生感情上的聯(lián)系?!跋茨币夂p關(guān),它已暗點出“雪”的影響,實是因斷塘塘岸的積雪白如凝脂,而聯(lián)想起西施當年在此洗浴的景象。由此引出“覓西施”;再由覓西施不得,但見柳樹積雪如“蕭蕭鬢絲”的悵惘,領(lǐng)出姑蘇臺的登臨。從而表明作者“賞雪”并非單純的冬令游覽,而是“懷古”寄托的表現(xiàn)。

      下片轉(zhuǎn)入“賞雪”?!般y匙”“粉香”“玉參差”,生動地繪現(xiàn)了姑蘇臺上的積雪景觀。以銀、粉、玉作為比擬,與末句的“富貴”遙遙相應(yīng)?!案毁F似吳王在時”,表面上是贊詞,其實卻包含著微意。這是在說吳王富貴久已不存,如今臺上的“富貴”氣象,不過是如銀如粉如玉的雪堆的錯覺而已。他所吟唱的“一曲樂天詞”,也已游離了登臺的初衷(白居易《題靈巖寺》之類游吳作品,并無絲毫懷古內(nèi)容)。這一切正暗示了作者事實上的失落感。作者將感情表現(xiàn)得如此委婉隱晦,實有一種“傷心人別有懷抱”的意味。

      猜你喜歡
      優(yōu)師計劃詩人詩歌
      切實提高“優(yōu)師計劃”師范生培養(yǎng)質(zhì)量
      天津教育(2022年34期)2022-12-17 08:19:09
      “優(yōu)師計劃”背景下民族地區(qū)高素質(zhì)鄉(xiāng)村教師的培養(yǎng)路徑
      詩歌不除外
      習(xí)近平回信勉勵北京師范大學(xué)“優(yōu)師計劃”師范生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努力成為黨和人民滿意的“四有”好老師祝全國廣大教師節(jié)日快樂
      人民周刊(2022年17期)2022-10-21 03:32:14
      “優(yōu)師計劃”來了
      “新”“舊”互鑒,詩歌才能復(fù)蘇并繁榮
      中華詩詞(2019年1期)2019-08-23 08:24:24
      曬娃還要看詩人
      我理解的好詩人
      中華詩詞(2018年6期)2018-11-12 05:28:18
      詩人貓
      詩歌島·八面來風(fēng)
      椰城(2018年2期)2018-01-26 08:25:54
      微山县| 大方县| 丰城市| 台湾省| 汝阳县| 花垣县| 安平县| 北海市| 昌吉市| 铜鼓县| 南雄市| 宣汉县| 锡林郭勒盟| 佳木斯市| 房产| 海晏县| 达拉特旗| 隆回县| 那曲县| 公主岭市| 宜章县| 迁西县| 乌兰县| 江油市| 花垣县| 台州市| 灵川县| 禹州市| 萍乡市| 綦江县| 洛阳市| 河南省| 巴青县| 内丘县| 麦盖提县| 临湘市| 揭西县| 秦皇岛市| 达拉特旗| 桦南县| 行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