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虹
突發(fā)公共事件的社會影響力大、社會關注程度高,一旦輿論引導不當,容易引起群體恐慌、群體憤怒等不良情緒,在很大程度上威脅著社會的和諧與穩(wěn)定。近年來,在媒介融合發(fā)展趨勢之下,縣級融媒體平臺不斷發(fā)展,通過對報紙、廣播、電視等資源的全面整合,形成新的強勢傳播主體,并逐步形成了以移動傳播為主要手段的工作方式。
縣區(qū)范圍內的突發(fā)公共事件發(fā)生以后,除極個別當事人或目擊者之外,大多數媒體和社會公眾對于事件的情況都是一無所知,而縣級融媒體作為距離事發(fā)地最近的媒體,往往能夠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實現信息“首發(fā)”;同時,對于一些重大突發(fā)事件不宜在縣級媒體上首發(fā)的,縣級融媒體亦可以向上級媒體提供重要的一手資料,從而實現信息的及時溝通,使上級媒體能夠迅速掌握實情,定準宣傳報道基調。此外,在上級媒體不能及時趕到的情況下,縣級融媒體則可以充分發(fā)揮“橋梁”作用,可以采用在事件現場與上級媒體連線的方式,將重要信息及時傳遞出去,從而提高事件事實的傳播時效和傳播力度。
縣級融媒體在突發(fā)公共事件報道中,應充分發(fā)揮情緒引導作用。突發(fā)事件發(fā)生之初,由于群眾的知情權沒有得到及時的滿足,因此各類謠言、流言就會陸續(xù)出現,引起群眾的不良情緒。為了有效避免這種“大道不傳小道傳”的情況,及時肅清社會不當輿論,縣級融媒體可通過及時辟謠、進行權威發(fā)布(比如,領導人關于此次突發(fā)公共事件的講話、相關部門的權威通報等)等手段來回應受眾關切、及時解疑釋惑,從而穩(wěn)定社會民眾的心理情緒,使其盡快恢復正常的生活秩序。
輿論引導是縣級融媒體作用之一,作為最基層的主流媒體,縣級融媒體對于突發(fā)公共事件的正確、公開、透明宣傳報道,一是可以贏得信息傳播上的主動性,引導正確輿論矩陣的形成,從而促進突發(fā)公共事件向好的方向發(fā)展;二是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切實反映社會問題,敦促有關部門做好改進工作,從而最終促進政府應急反應能力、社會管理與服務能力以及履職能力的提升。
在今年這次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宣傳報道中,作為高州市宣傳的主流媒體,高州市融媒體中心自覺承擔職責,響應號召,全媒行動及時精準發(fā)聲,多視角、多平臺、多渠道、多手段,全景式、全方位、全媒體發(fā)布疫情權威信息,全面疏導百姓心理,傳播防疫科普知識,在全市吹響防控阻擊戰(zhàn)的沖鋒號角。
縣級融媒體首先要擺正自己“黨和人民喉舌”的地位與要求,在突發(fā)公共事件發(fā)生之后,一方面要堅持向黨和政府負責的工作原則,嚴格把握宣傳底線,及時、適時傳遞黨和政府的聲音及舉措,在報道中始終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始終強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取向,從而有效防止事態(tài)的進一步擴大;另外一方面,縣級融媒體要堅持對人民負責的態(tài)度,在查清事情真相之后,一是堅持速報事實,有效傳達公眾的呼聲、心聲,收集并向上反映群眾訴求;二是靈活采用“議題設置”“說服性傳播”等工作方式引導公眾的情緒,迅速安撫群眾,盡快幫助有關部門迅速恢復社會秩序。
近年來,社會生產、生活的快節(jié)奏化以及信息傳播的爆炸化,使得我們身邊的突發(fā)公共事件似乎越來越多了,為了充分應對這種“工作量增加”的挑戰(zhàn),縣級融媒體應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公共突發(fā)事件宣傳預案,做好人員、設備的協(xié)調以及后期工作流程的整合,以此確保當公共突發(fā)事件發(fā)生以后,縣級融媒體能夠迅速響應,從前期采訪、編輯,到中期剪輯、制作,再到后期包裝、播出,形成有條不紊的新聞生產線,以各流程的默契配合實現社會輿論引導能力的提升。
縣級融媒體作為主流媒體,應在以往公共事件報道中不斷積累經驗和教訓,正確認識自身宣傳工作中的不足之處,從而時刻以危機意識敦促自身的進步??h級融媒體應時刻牢記自身主流媒體、權威媒體的使命,強化自身抵御風險的能力,特別是在新媒體不斷發(fā)展、社會向媒體輸送的誘惑越來越多的當下,縣級融媒體領導及工作人員一定要牢固樹立宗旨意識,堅決杜絕為了利益而噤聲、失聲的現象。
突發(fā)公共事件的宣傳工作,具有較大的社會影響力,一旦工作中出現疏漏,就可能造成嚴重的社會危機甚至是政治危機。為此,縣級融媒體平臺一定要牢牢掌握突發(fā)公共事件報道中的主動權,一是及時趕赴現場,通過拍照、攝影、收集群眾手中信息(如第一現場群眾用手機拍攝下來的視頻和圖片、現場汽車行車記錄儀影像等)、做好目擊者采訪等,以此保證手中資料的全面性;二是要掌握好公共突發(fā)事件宣傳報道的“度”,要站在全局角度,充分理解上級精神,吃準報道口徑,以此做好報道時機和方式的選擇,從而處理好群眾知情權與接受能力之間的平衡;三是要提升報道能力,縣級融媒體要努力深挖事實,充分利用各類社會資源,提升自身的持續(xù)報道和深入報道能力,以此更好地完成突發(fā)公共事件的宣傳任務,真正做到對黨和政府負責、對社會和人民負責。
圍繞公共突發(fā)事件本身,社會公眾的需求是不同的,為此,要想做好公共突發(fā)事件的宣傳工作,就必須不斷創(chuàng)新媒體的宣傳方式,強化縣級融媒體的信息傳遞、社會教育等作用。比如,除了速報事實之外,還要做好深度報道,為公眾講解與突發(fā)事件有關的各類法律、經濟、衛(wèi)生知識,并開設各類咨詢服務、電視講座等,以此促進突發(fā)公共事件向好轉變。此外,在受眾信息接收習慣有了較大變化的今天,為了迎合受眾需求,縣級融媒體也應不斷創(chuàng)新報道形式,在公共突發(fā)事件宣傳報道中融入更多的動畫、圖片、圖表等,并綜合采用直播、錄播等形式,以此提升宣傳力度,做好輿論引導工作。
在媒介融合的大趨勢下,縣級融媒體平臺正在迅速推廣建立,但是與此同時,我們也應看到,目前縣級融媒體平臺尚處于起步階段,不論是在人員、設備方面,還是在手段、機制、能力等方面,均存在著很多短板。為了促進縣級融媒體公共突發(fā)事件宣傳能力的提升,當然也是為了促進縣級融媒體平臺的健康長遠發(fā)展,我們要下大力氣做好資源整合與下沉工作,分步驟、有重點地做好基層媒體人才培養(yǎng),借助互聯網和其他現代技術,努力提升縣級融媒體的工作效率和社會影響力,以此突破當前縣級媒體收視率下降、經營狀況不佳、人才流失等困境,找到一條真正適合縣級融媒體發(fā)展、能夠切實提高縣級融媒體公共突發(fā)事件宣傳能力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