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 趙相康
曾經(jīng),這里交通阻隔;如今,這里交通便利,“一朝成名天下知”,吸引無數(shù)文人墨客或歌詠、或繪畫、或書寫,不僅留下了足跡,更留下了數(shù)不清的文學和文藝作品。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專訪了曾多次帶隊到貴州采風創(chuàng)作的中國作家協(xié)會創(chuàng)作聯(lián)絡部主任彭學明,講述他眼中的貴州之美。
彭學明:最早到貴州,大約是1989年11月,因為一次筆會活動。不記得是哪個單位主辦的了,只記得規(guī)模較大,全國各地去的作家有上百人。那時還青春年少的我就對貴州的山水留下了極為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只在課本見過的黃果樹瀑布,雖然是枯水季節(jié),但它依然以氣勢磅礴的美把我們所有的人都震撼住了,我們不但去了瀑布群腳觀瀑玩水,還去了瀑布頂端觀景玩水。龍宮里那條長5000米的陰河,更是把我迷醉得心曠神怡。
我在湘西山水間長大,也見過不少湘西的山洞之美,但是,一個山洞里有如此長而寬廣的陰河,我是第一次看見。洞口水的清和綠,讓一個世界都清了綠了。洞里面,陰河的波光瀲滟、兩岸的奇幻迷離,仿佛一個童話世界。我當時就想,世界上怎么能有這樣奇異美妙的山洞呢?太不可思議了!而貴陽的花溪,那時候居然像一個小山村,有一種世外桃源的寧靜之美。貴陽都市的喧囂,一下子就被這條山谷里的溪水收了,變得寧靜而安詳。我一個人在花溪靜靜地享受了一個下午的時光。不知道現(xiàn)在的花溪,是不是還有這樣世外桃源的寧靜之美?可惜,我那次貴州之行的那些照片,在一次次搬家中全搬沒了。對貴州的美好記憶,卻一直沒有磨滅。這算我跟貴州第一次結(jié)緣。
隨后的幾年,我又因為一次文學活動去了鎮(zhèn)遠,第一次近距離地感受了鎮(zhèn)遠的古樸之美和民風民俗之美。然后,我就20多年無緣去貴州了。一直到2016年4月,中國作家協(xié)會為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組織作家重走長征路,我跟當年在貴州當過知青的葉辛副主席率團來到貴州重走長征路。2019年4月,中國作家協(xié)會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我又一次率領作家采訪團來到了貴州黔東南和黔南采風。
彭學明:我與貴州,可以說人生有緣,緣分不淺。
每次去貴州,我都有一種格外的親切感和新鮮感。親切,是因為我的家鄉(xiāng)湖南湘西與貴州同屬武陵山脈,一衣帶水,光同塵、風同路、鳥同天、草同土。湘西的花垣縣與貴州的松桃自治縣交界、湘西的鳳凰縣與貴州的銅仁市交界,銅仁機場雖然是貴州地盤,卻離鳳凰古城更近,只有30多公里,由兩省共建,銅仁機場因此更名鳳凰銅仁機場。民族也是以土家族、苗族、侗族和漢族為主,衣食住行,完全一樣。所以,我每次去貴州,都如同回到家里,都是格外親切,百去不厭。
而新鮮感,又來自貴州有貴州獨特的美,有不同于我湘西的美。比如,湘西苗族和黔東南、黔南的苗族,雖然有很多相同的習俗和文化,但依然各有不同的美,貴州苗族接著地氣的野性之美和湘西苗族接著神氣的驚艷之美,都令世人驚嘆。還有一種新鮮感,就是每次去貴州,看到的都是一個嶄新的貴州,是有著翻天覆地變化的貴州。當年我從湘西去貴州安順時,坐火車、轉(zhuǎn)汽車,走了一兩天才到?,F(xiàn)在乘高鐵兩個小時到貴陽,再走一個多小時高速就到安順了。以前,貴陽到安順就要大半天。以前的省會貴陽也不怎么發(fā)達,更不用說安順的貧窮落后了,如今的貴安新區(qū),居然把省會貴陽和安順連為一片了,昔日落后的貴州一夜間把貴安新區(qū)建設成了全國科技最尖端最前沿的大數(shù)據(jù)中心,全國甚至全世界的大數(shù)據(jù)單位都落戶到了貴安新區(qū)。還有那個能夠聆聽外星人聲音的“天眼”,都讓我心潮澎湃、感慨萬分。跟我一衣帶水的貴州,怎么就突然站在最高處獨領風騷?所以,貴州于我,是一個只要有機會就想去、去了總魂牽夢繞的地方。
彭學明:應該說,每次都印象深刻,記憶美好。這除了前面所說的每一次給我的都是一個嶄新的貴州外,還因為每一次都讓我大有收獲。山水的美麗、民風的淳樸、人性的美好、文化的深厚、歷史的宏闊、時代的變化,都給我心靈的愉悅、精神的享受、靈魂的洗禮。就說那次重走長征路,我們一路從黎平出發(fā),經(jīng)甕安、過遵義、到仁懷、達習水、止赤水,歷時7天,行程2 0 0 0 多公里,那段艱苦卓絕的革命歷史,立刻在我們眼前復活起來。那些長途奔襲的紅軍戰(zhàn)士、那些運籌帷幄的領袖人物、那些槍林彈雨中倒下的革命先烈,都變得那么立體那么真實那么感人,讓我們對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更加信念堅定、對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加熱愛珍惜。那時的山河注定跟今天一樣的美,可那時的山河再美都是破碎的,只有今天祖國強大了,美才能成為美,美才能完整,美才能永恒。書本上的文字檔案,一旦隨著我們的腳步到達實地和現(xiàn)場,那種感受就像種子,是在心底發(fā)芽和生長的,永遠不會忘記。
彭學明:實在是難。這么深厚博大的貴州,豈能幾句話、幾個詞概括?如果要概括,就是不自量力。但是,我愿意再用幾句話、幾個詞談談我的感受。既然是貴州,就在“貴”字上做文章。貴州是富貴、福貴之地,貴州的人民是尊貴、高貴之人,而貴州的一切又是良貴之美,所以,我們要“來福貴之地,享良貴之美,做尊貴之人”,算是我給貴州打的一個廣告。
彭學明:肯定是只要有機會,就會組團去貴州采訪或自己獨自去貴州采風的。因為貴州有看不盡的風光、品不完的風情、寫不完的風韻。只是貴州太深厚、釅醇了,不是一段文、一部書所能說清道明的,還需要慢慢地品茗。當貴州的一切不只是印在眼簾的美,而是沉淀在心底的情時,我就要用最美的文字、最真的感情來創(chuàng)作。我一定會努力為貴州捧出經(jīng)過時間層層檢驗和過濾后、還能為貴州人民喜歡的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