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 鉑
每年三月三趕廟會,村里會來一些特別的人。這些人不知道從哪里冒出來的,一來,就把很多魚放到河里去了。魚兒到了新環(huán)境,都溜邊,黑洼洼的魚背擠在一起,遠遠望去,河岸像是延伸出去一截,小河顯得越發(fā)苗條。
這些人前腳走,村民們后腳就來弄。無論是釣魚、網(wǎng)魚、叉魚還是電魚,這地方都統(tǒng)稱為弄魚。“弄”是一個有力的動作,帶有誓不罷休的倔勁兒,不擇手段的狠勁兒。
一個小孩釣到一條魚,拉不起來,原來是魚兒撞到粘網(wǎng)上纏住了。一個握著魚叉的男人看到一條魚,正要奮力刺去,不想魚兒竟翻了白肚皮,原來是不遠處有人扯了電線。小孩兒不釣魚了,開始幫著哄趕魚群。叉魚的男人將叉子一丟,換成抄網(wǎng),給電魚的打下手。人們不爭不搶,通力合作,將清澈的河水攪和成了一鍋米湯。待太陽落山,河水恢復清澈,人群散了,魚也沒了,河床上拓滿密密麻麻、大大小小的腳印……
這些人今年學聰明了,將魚兒放生后,留下一個人看護,防止村民們亂來。留下來的是一個姑娘。
有人將魚網(wǎng)下到一半,姑娘過來了,下網(wǎng)的人立刻對姑娘說,這是網(wǎng)鳥的,準備洗干凈晾起來。姑娘笑一笑,和他一起洗。有人扛著魚叉在岸邊轉(zhuǎn)悠,姑娘不聲不響跟著,跟得人家心里發(fā)慌,一個不小心掉進了河。姑娘跑過去,將他拉上岸來。一個小孩兒躲在蘆葦叢里,剛剛釣起一條魚,不想姑娘變戲法似地站了出來,嚇得小孩兒定在原地。姑娘并沒有把小孩兒怎么著,而是拿出一顆奶糖,在小孩兒眼前晃了晃,
“想吃嗎?”
小孩兒腦袋大身子小,點一下頭,全身跟著顫。
“那得答應我一件事……”
大腦袋果然不是白長的,小孩兒立刻將魚扔回水里,手在衣服上蹭蹭,接過了奶糖。
村民們覺得姑娘待不了多久,等姑娘走了,河里的魚還是大家的,到時候想怎么弄就怎么弄??尚M不行,他弄魚有點上癮,一天不下河,不和魚過過招兒,跟起了魚鱗癬似的,渾身難受。另外,小滿覺得姑娘傻乎乎的,逗一逗肯定好玩。
小滿趁姑娘不注意,在河邊插了兩根魚竿,貓在隱蔽處。麥苗已經(jīng)齊膝,姑娘來自城市,還以為這大片大片的綠棵子是韭菜呢,驚嘆這里的村民是多喜歡吃餃子??!姑娘雖然分不清麥苗和韭菜,但田野是綠的,魚竿是明黃的,遠遠地,她一眼就把魚竿瞅見了,還看見魚兒已經(jīng)上鉤,拍打起水花。姑娘并不能確定上鉤的魚兒是放生的還是野生的,可就算是野生的,也得保護呀。從開春到初夏,楊柳抽芽,桃杏開花,正是魚兒交配產(chǎn)子的時節(jié),就算是懷孕的女人做了壞事,法律也規(guī)定孕期可免去服刑,更何況是一身清白的魚兒呢?姑娘無論如何不能讓壞人得逞。她的臉板起來了,眼神兇起來了,如果能變成一只貓,她還打算把指縫間的爪子露出來,到時候在壞人臉上撓兩把。
姑娘走到魚竿旁邊,四處張望,想把可惡的家伙找出來。四面除了田野、吊橋、堤壩以及遠處的高山,一個人影也沒有。柳樹上倒是有幾只早起的家雀兒,姑娘看它們,它們也看姑娘,仿佛在說,我們早起是為了找蟲吃,我們什么也沒干。姑娘又看腳下,發(fā)現(xiàn)了幾個腳印。不看沒什么,一看嚇一跳,這腳印可真大啊,真深啊,一定是一個結(jié)實的家伙留下的。這樣想著,不知出于何種原因,姑娘將腳放進了其中一個腳印里,想和這個腳印比一比。鞋是薄底兒小白鞋,這一放不要緊,姑娘的腳一下子陷了進去,陷得心里發(fā)慌,額頭冒出了細汗。這一比不要緊,大腳印一下子就把小白鞋吃住了,抱住了,仿佛還摟著不放開,嚇得姑娘急忙把腳奪了出來。姑娘定定神,得出兩點結(jié)論,一來她對自己的腳是滿意的,嬌小的正合適,二來,她對大腳印有點嫌棄,長得這么結(jié)實,干點什么不好呢,非要禍害水里的魚。
姑娘沒釣過魚,以為魚兒會順從魚竿的牽引,乖乖上岸。竿連著線,線連著鉤,鉤已深刺進魚兒的嘴里。姑娘剛提起魚竿,魚兒感到疼痛,掙扎起來,和姑娘做起激烈對抗。上鉤的是一條鯉魚,少說三四斤,想一把拽上岸,行不通。姑娘慌了,既不敢使勁,也不敢松手,只能隨著魚兒的游動走過來走過去。魚兒向河中央游去,姑娘只能探著身子,盡量往前夠,屁股翹得高高的。
小滿看時機已到,從隱蔽處跳出來,大喊一聲,
“我來幫你!”
其實幫法很簡單,只要將魚竿從姑娘手里接過來,就行了,可小滿才不會就此罷休。他跑到姑娘身后,連人帶竿,包了個餃子。按說便宜占到這兒也夠了,小滿不,他沒有握住魚竿,而是握住了姑娘的手,通過姑娘的手來操控魚竿。姑娘給占了便宜,照理應該立刻掙脫,可是一切來得突然,姑娘的心還在魚竿上,一時顧不得自己,只能任由小滿擺布,
“把魚竿倒下去,貼近水面?!?/p>
果然,魚兒不再翻滾。
“回拉,不要讓魚露頭。”
果然,魚兒折返,向岸邊游來。
姑娘對小滿產(chǎn)生了一點信任,
“然后呢?”
這話是側(cè)著臉問的,小滿聞到了姑娘嘴里吐出的哈氣。原來,姑娘不僅身上是香的,頭發(fā)是香的,連嘴里的哈氣也是香的。姑娘不僅身上是軟的,頭發(fā)是軟的,連嘴里的哈氣也是軟的。姑娘早上是吃了什么好吃的,才會吐出這樣香軟的哈氣呢?小滿猜不到。但小滿美死了,忘了答話。
“問你呢!”
小滿趕緊說,魚沒力氣了,可以往后退兩步。
姑娘感到屁股被什么東西頂?shù)搅?,下一刻,就猜到了那是什么東西。魚兒翻了肚皮,順著牽引的方向靠岸,姑娘一手握竿,騰出另一只手肘了小滿一家伙。別看姑娘的胳膊細細的,白白的,嫩如藕節(jié),可一肘子過來,也夠小滿受的,把小滿肘的坐在地上倒吸氣兒。
姑娘把魚提上岸,見魚嘴淌血,不敢摘魚鉤。
“你!把魚摘下來,放回去!”
“自己釣上來的魚自己摘。”
“這不是我的竿,不是我釣的!”
“自己放生的魚,不讓別人釣,自己釣,你們這些人哪……”
“你看看,魚兒得多疼!”小滿一邊摘魚鉤一邊說。
姑娘又氣又急,卻不知如何反駁,又想起剛才小滿明為幫忙,實則占便宜,渾身上下讓這個壞蛋摸了個遍,眼淚啪嗒啪嗒直往下掉。又怕眼淚被小滿看見,再次丟丑,迅疾轉(zhuǎn)過身去,
“把魚放回去!”
就這么一直背身,偶爾抬手抹眼淚,直到聽見“噗通噗通”兩條魚落水,姑娘才小跑著離開了。
小滿一時有些楞,這……這就哭了?
時間一久,姑娘感到和村民有點熟了,能搭上話了。這樣一來,姑娘覺得是時候開展宣傳教育工作了。姑娘準備了一些小冊子。小冊子薄薄的,有圖,有表格,還有字,從不同角度說明魚類資源缺乏的現(xiàn)狀。姑娘對自己的要求很高,把自己當老師,把村民當她的學生,既然如此,一個合格的老師給學生講課時,就應該脫稿。村民們看著冊頁,姑娘看著村民們的眼睛,芝麻開花,講起來一串接著一串,一套連著一套,很有些水平。講著講著,姑娘進入狀態(tài),不僅將冊頁內(nèi)容背得分毫不差,還結(jié)合工作實際,舉了一些生動的例子。比如,在某地進行宣講時,一個養(yǎng)魚大戶受到教育,覺得應該出一份力,當天就把一部分魚苗放進了河里。魚塘挨著河,養(yǎng)魚大戶只須把出水口的過濾網(wǎng)抽掉,魚苗就能順著水流進入河道。姑娘當時拿著相機,將這一幕拍了下來,并給村民們作了展示。村民們一臉興奮,嘖嘖稱奇。
從實際情況來看,宣傳教育工作的效果顯著,連著幾天,姑娘沒有看到一個弄魚的。放生的魚兒已經(jīng)適應新環(huán)境,結(jié)成群,中午在淺處曬鱗,晚上游回深處睡覺。不僅如此,姑娘還發(fā)現(xiàn),魚群里打頭兒的是野生魚,它們仿佛已經(jīng)接納了新朋友,帶著這些新朋友參觀、游覽,幫新朋友安頓下來??吹竭@一幕,姑娘不僅拍了照片,還寫了一份階段性工作報告,準備拿到郵局寄出去。
去郵局的路上,姑娘撞見小滿。撞見小滿倒是其次,小滿手里提溜著十幾條半大不小的鯽瓜子,一看就是放生的。
“別看我,別人吃不完,勻給我的?!?/p>
“那別人是從哪里來的?”
“從你那里來的?!?/p>
“胡說!”
“你上次給大伙兒看照片,養(yǎng)魚大戶就在鎮(zhèn)上……你個傻妮子,那兒的魚要給弄光了!”
從小到大,只有爺爺喊過姑娘傻妮子。擱平日里,誰要敢說她傻,她敢當場和人家比一比,到底是誰傻,誰笨。如果是同學說她傻,她就和人比成績,如果是同事說她傻,她就和人比業(yè)績。無論成績還是業(yè)績,她都是尖兒,沒人能比過她。爺爺既不是她的同學,也不是她的同事,她能和爺爺比什么呢?后來,她總算找到一種比法。爺爺喜歡下象棋,她就和爺爺對著下。一開始,她自然不是爺爺?shù)膶κ?,可架不住她年輕,架不住她鉆研,架不住她事事都當回事。她把爺爺比下去了,趾高氣昂地喊了傻爺爺。其實,比下去之前,她已經(jīng)明白,爺爺嘴里的“傻妮子”,并不是真說她傻,而是在說她乖巧、可愛,還有一層愿意和她親的含義在里邊。如今,小滿喊她傻妮子,是什么意思呢?姑娘心里有所疑問。
“我不信,你帶我去看!”
“嘿……你個傻妮子!”
姑娘蹦上了小滿的摩托車。
到達現(xiàn)場,其火熱程度自不必說,幾乎整村子的年輕人都在這里。這不像捕魚,更像一場大型的營救活動,仿佛魚兒不識水性,不知是受了誰的蠱惑,打算集體溺亡。而作為有良知有道德的人類,決不能見死不救,袖手旁觀。姑娘跑到河邊,大聲制止,可魚命關(guān)天,仿佛每分每秒都會有一條魚自殺成功。魚的命也是命啊,就算是一條小魚死了,人們也會感到難辭其咎。所以,在緊鑼密鼓的搶救行動中,沒人搭理姑娘。
姑娘看到一個熟悉的面孔,那是曾接受過姑娘奶糖的小孩兒。小孩兒正幫著大人往編織袋里裝魚,同時,還兼著往岸上送魚的重任。小孩兒給一把抓住,一看是姑娘,立刻別著腦袋不敢正視,對于姑娘的問話也不愿意回答。雖說他還小,很多事不懂,可這小子已經(jīng)知道要臉了。雖然他還搞不懂人為什么得要臉,人不要臉就怎么了,可這小子明白,眼前的每個人都要臉,他要是不要臉的話就不算個人了。姑娘的責問顯然對他的臉面造成了損害,實在逼得緊了,小孩兒冒著這輩子再也吃不到奶糖的風險,甩開姑娘的手,
“怎么啦?吃你一塊兒糖沒完沒了了?”
姑娘沒想到這小子能說出這樣的話,“你答應過我什么?”
小孩兒本來有所愧疚,見大家都笑話他,對他指指點點,臉上一陣紅一陣白,“你那糖是金做的,銀做的,還是天上掉下來的,想管我一輩子嗎?一頓飯管半天,別說你了,就算是我媽,飯點兒到了敢不給我飯吃,我就敢不認她!”
這話幾乎是喊出來的,人們都聽見了,跟著起哄。有人說,說的好,有人說,臭小子,有骨氣,也有人對此表示疑問,問小孩兒敢不敢在他媽面前再說一遍。
小孩兒說,有啥不敢的。接著撿魚去了。
姑娘的肩膀一聳一聳,捂嘴跑了。
從小鎮(zhèn)到村莊七八里地,疙瘩解開也是一截繩,這段路彎彎繞繞,上坡下坡,細算開去,十里出頭。姑娘一路走,一路哭,頭發(fā)讓風吹得蓬蓬的、毛毛的,惹得鳥兒想下來做窩。小滿推著摩托,跟在后面,保持著五六米的距離。他才不會和姑娘說話呢,眼淚是水,話是石頭,所謂水落石出,等姑娘哭夠了,自然會說話。要是耐不住性子下水摸石頭,保不準摸到王八,挨一口咬。
日頭蹭山頭,鎮(zhèn)上弄魚的年輕人大車小車往回趕,一路上哼著歌。待看清不遠處的姑娘,才閉了嘴。無冤無仇,還是個姑娘,還是個傻姑娘,沒有必要弄得太不像樣。有人放慢車速,說天兒不早了,上車吧,沒啥可氣的。見姑娘并不理會,又見小滿眨巴眼兒,才放心走了。
在一個車斗子里,姑娘看見了小孩兒。小孩兒懷抱一條大鯉魚,下巴搭在魚背上,怯怯地看她。她一氣之下,沖小孩兒做了個鬼臉,慌得小孩兒看向別處。不一會兒小孩兒又看姑娘,姑娘從地上撿起一塊兒石頭,作勢向小孩兒丟去,嚇得小孩兒趴倒,直到消失在一道坡下,也沒敢露頭。姑娘將石頭丟出去,石頭沒升多高,就連同姑娘的心,一起掉進了山谷。
山谷雖低,好歹是一塊地,能讓石頭落地,也能讓姑娘的心落地。姑娘轉(zhuǎn)過身來,問小滿為什么?
“什么為什么?”
“為什么明明一件事是對的,大家卻都不去做,明明一件事是錯的,大家偷偷摸摸也要干?”
“你今年多大了?”
“二十五,怎么了?”
“吃食都長屁股上了……”小滿嘀咕了一句。
“你說什么?”
“這么和你說吧,想讓別人給你拿一樣東西,你就得先拿一樣東西給別人,不想讓別人碰一樣東西,你就得證明這東西是你的?!?/p>
“什么意思?”
“村里的魚是你放的,大家都看見了,在你眼皮子底下,大家不弄,不是因為什么狗屁大道理,是因為在大家眼里,魚是你的,不經(jīng)你的同意,弄了不太好。鎮(zhèn)上的魚是人養(yǎng)魚大戶放的,大家也看見了,人養(yǎng)魚大戶都沒管,你去管,誰搭理你?”
這次姑娘聽懂了,也蔫兒了。
“你總說,魚類資源是大家的,既然是大家的,有人不想弄,就有人想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做法,這才真正算是大家的。你倒好,嘴上說是大家的,實際上誰也不讓弄,那最后不還是你的嗎?”
“你說的不對!”
“哪里不對了?”
“我……我還沒想到!”
小滿笑了,
“等你想到哪兒不對了,咱們再嘮,好了,上車吧?!?/p>
一路上,姑娘把頭抵在小滿背上,冥思苦想。好幾次,小滿差點騎到溝里,原因是姑娘想不到答案,覺得腦袋太不爭氣,時不時拿頭撞小滿的背。
東南風吹一陣,大地起一層綠。姑娘拿一個饅頭,掰碎了,蹲在河邊喂魚。魚是姑娘放的,也是姑娘喂的,都和姑娘很熟。姑娘剛上橋,魚兒們就看見姑娘了,隨著姑娘的腳步往岸邊游。饅頭屑還沒丟出去,魚兒們紛紛露頭,讓姑娘一陣喜一陣憂。對于如何保護它們,還沒有想到好辦法,等她走了明年再回來,還能看到這些貪吃的家伙嗎?
姑娘正愣神,突然給人拍了下右肩,向右看去,并沒有人。一不留神,姑娘手里的饅頭也給人搶走了,嚇了姑娘一跳,向左看去,原來是小滿。
姑娘不想理小滿。
小滿笑笑,也喂魚。小滿的喂法和姑娘不一樣,姑娘為了照顧魚兒,魚兒在哪兒,姑娘就把饅頭屑丟在哪兒。小滿呢?是把饅頭屑丟成一條路,讓魚兒循著路一路游一路撿吃,一路向岸邊靠近。這個小滿又在打鬼主意了,是不是想趁著魚兒吃食,一把將魚兒抓起來呢?姑娘準備制止小滿。
“別動!”小滿說。
姑娘不敢動了,也不知道自己為何會聽小滿的話。
待魚兒靠得足夠近,小滿趴下來,舔舔手指,讓手指粘上一點唾沫,把饅頭屑粘在指尖上,緩緩伸向水面。
魚和人一樣,有膽兒肥的,也有膽兒瘦的。一些魚覺得離岸邊有點近,即便有可口的食物,也不再上前。有的魚才不管。小滿讓饅頭屑的前半部分飄在水里,后半部分粘在指尖上,輕輕鉤動手指,形成一種誘惑。小滿盡量讓身體保持不動,連呼吸也控制著。
姑娘覺得新鮮,睜大了眼睛。
魚兒還是警惕的。一條魚游過來,眼看要張嘴吞食,臨了,錯了過去。又一條游過來,也是同樣的反應。魚兒在試探,試圖弄明白眼前這東西是啥玩意兒,至少確認一下有沒有危險。魚兒確認危險的方式是在小滿手邊游動,時不時拿尾巴掃一家伙,或是用身體蹭一下,看小滿的手會作何反應。魚兒的尾巴是很輕柔的,掃在小滿手上癢癢的,魚兒的身體上有黏液,蹭在小滿手上滑滑的。小滿覺得不太舒服,想撓一撓。可是,他不能撓,別說撓了,此時只要稍稍抖動,魚兒就會有所察覺,繼而逃跑。他必須忍住。
魚兒繞幾圈后,停了下來,姑娘和小滿都覺得魚兒已經(jīng)確認安全,放松戒備,準備吃食了,不想這條魚突然將尾巴抬出水面,鉚足勁一掃,掃起半米來高的水花,嚇了姑娘和小滿一跳。小滿是趴在岸邊的,臉離水面很近,這一掃,相當于給小滿洗了把臉。這條魚很聰明,眼也尖,不僅看到了小滿的手,還透過水面,看到和手連接的小滿。很多危險都來自岸邊,它得試試這個家伙在打什么注意。水濺到臉上不怕,可水進了眼睛。受到這樣的刺激,擱誰都會眨眼。但小滿只眨了兩次,就控制住了。
看著小滿的落魄模樣,姑娘直笑。但姑娘并沒有笑出聲,一切還沒結(jié)束,她的心揪得緊緊的。
水珠順著小滿的臉頰流下來,滴到水里,正好滴在魚兒的頭頂上方。姑娘擔心,這樣會不會把魚兒嚇跑?幸運的是,魚兒并沒有跑,而且從游動的姿態(tài)和鰓蓋的翕動節(jié)奏來看,魚兒好像放松了,對于隱患的排查工作已經(jīng)完成。事后,小滿和姑娘說,水濺在死物上,會自然而然下落;要是濺在活物上,活物會抹干凈。所以,魚兒懂得,水如果滴回河面,證明沒有危險;如果消失了,那就該跑了,果然,那條濺起水花的魚繞到前面,將小滿的手指一口吞了下去,直吞到小滿指根。小滿手指一鉤,將魚兒“釣”了上來……
“哇,這也太神奇了吧!”姑娘已經(jīng)忘記這是在捕魚,對小滿很是贊嘆。
“嘿,你個小破魚兒,還往我臉上撒尿?”小滿敲了魚兒一個腦瓜崩。
“讓我來看看!讓我來看看!”
這是一條特別的魚,它讓小滿出了一點丑,差點識破小滿的奸計。姑娘想近距離地欣賞這條魚,或者給它取個名字。
小滿轉(zhuǎn)著圈,用背遮擋,不讓姑娘看。姑娘逼得緊,開始撕扯小滿,抓小滿頭發(fā)。小滿揚手把魚扔回水里,一本正經(jīng)對姑娘說,
“魚兒是我們?nèi)祟惖呐笥眩覀儜摫Wo它們?!?/p>
姑娘愣住了。
小滿又轉(zhuǎn)身面向小河,深鞠一躬,
“魚兒們,對不住,剛才我一時糊涂,犯下大錯,求你們原諒!”
姑娘這才反應過來,原來小滿是在嘲諷她,拿她取笑。小滿鞠躬的時間有點長,覺得時間越長,嘲諷和取笑的力量越大,越好玩。不想姑娘繞到他身后,退后幾步,一個助跑,將他踹下了河……
姑娘不想承認也不行,小滿身上有一股勁,和別人不一樣。小滿再次邀請姑娘時,姑娘不僅沒有拒絕,還充滿了期待。人的期待常常小小的,輕輕的,藏在心里就夠了,可姑娘的期待好像有點強烈,有點多,心里裝不下。所以,姑娘出門時背了一個包,冥冥中覺得會有很大收獲。
他們來到一處蘆葦蕩,扒拉開蘆葦叢,按照小滿的指示,輕手輕腳趴了下來。近岸處水不深,但很清,有一些水草,還有一些鵝卵石,其他什么都沒有。
太陽快要落山,村民扛著鋤頭、耙犁往家走,不少煙囪開始冒煙。小滿說來了來了,姑娘定睛看去,一只癩蛤蟆“執(zhí)拗執(zhí)拗”爬過來,趴在石頭上不動了。癩蛤蟆像一位削瘦又落魄的藝術(shù)家穿了一件滿是補丁的皮大衣,丑得讓人同情。再說,一下雨,這東西爬得到處都是,哪用得著專門找呢?姑娘對小滿的這次行動提出意見。小滿讓姑娘再等等。
等待的結(jié)果是,一條大鲇魚游過來了。大鲇魚的“皮衣”比癩蛤蟆的好看多了,通體黑亮,像剛上了一遍油。這家伙不僅穿了黑皮衣,戴了黑皮帽,還留著又長又黑的胡子,更像是一位成功的藝術(shù)家。兩位“藝術(shù)家”相遇,它們準備搞什么樣的“藝術(shù)”呢?姑娘來了興趣。
癩蛤蟆調(diào)整位置,和大鲇魚形成對峙。大鲇魚緩緩向癩蛤蟆靠近,作出的是攻擊的準備。鲇魚超過半米,大嘴一張,能輕易將癩蛤蟆吞下。癩蛤蟆本來蹲著,見對手已做好準備,也將身子壓低,嘴巴一張一張。
鲇魚一個彈射,向癩蛤蟆沖來,攪起一陣渾水,什么都看不見了。姑娘很是揪心,也覺得有些殘忍,這個小滿,原來是個變態(tài),帶她來看這種場面。河水是流動的,渾水慢慢流過,鲇魚的尾巴先露出來,接著是身體。鲇魚的身體扭動著,還未露頭,姑娘猜測它肯定在吞食癩蛤蟆。姑娘在電視上看到過,一條蛇咬住一只老鼠,在將其吞下的過程中,需要借助身體的扭動。姑娘不想看了,說不定大鲇魚的嘴邊還露著癩蛤蟆的腿,或是一條,或是兩條。
當鲇魚頭露出來的時候,姑娘驚呆了,癩蛤蟆竟然在鲇魚的腦袋上趴著。鲇魚的腦袋本來就扁扁的,平平的,很適合頂東西。姑娘看過一種雜技,表演雜技的演員用腦袋頂各種各樣的物件,當時她就想過,如果讓鲇魚來表演這個節(jié)目,再適合不過了,它們的腦瓜就是為這個節(jié)目而生的。
鲇魚發(fā)覺癩蛤蟆爬到了自己腦袋上,想把癩蛤蟆甩下來,左搖右擺,上下翻滾??墒前]蛤蟆抓得很緊,就是不下來。姑娘不相信癩蛤蟆能抓這么緊,這個小家伙又沒有爪子,即便有爪子,鲇魚身上有一層滑液,不是說抓就能抓住的。姑娘看小滿,發(fā)出疑問,小滿一臉開心,并不準備回答姑娘的問題。
鲇魚開始往水草里鉆,企圖利用水草將癩蛤蟆拽下來;鲇魚又往河泥里鉆,嘗試著利用河泥嗆癩蛤蟆。但這倆招兒并未湊效,水草不夠厚實,河泥不夠深,都不能對癩蛤蟆產(chǎn)生影響。倒是鲇魚,折騰來折騰去,沒了力氣。姑娘瞪大眼睛,手里攥著草,等待著渾水一點點消散。她構(gòu)想了很多方式,試圖解釋癩蛤蟆穩(wěn)坐鲇魚頭的原因,但被一一否決了,因為那些方式都不科學,經(jīng)不住推敲。實在讓人泄氣,不知如何反駁小滿也就算了,現(xiàn)在一只癩蛤蟆也把姑娘難住了。
水清了,姑娘看見了,原來癩蛤蟆死死地咬住了鲇魚的兩根胡子,像握著韁繩,任大鲇魚如何蠻烈,也能將其制服。更何況,這兩根“韁繩”是鲇魚身體的一部分,如果想徹底掙脫,只能把胡子連根拔起。這個癩蛤蟆有點聰明。
大鲇魚趴著不動了,看樣子是服輸了。癩蛤蟆這才松開嘴,從鲇魚頭上爬下來。鲇魚東倒西歪,游走了。癩蛤蟆一臉瞌睡,好像什么都沒發(fā)生過。
“怎么樣?好不好玩,好不好看?”小滿激動不已。
“天哪,你是怎么發(fā)現(xiàn)的?”
“我跟你講,叉魚的時候,原本我想把這條鲇魚弄上來,燉茄子。鲇魚燉茄子,那真的是……后來看見這倆呆瓜擱這兒整這一出,笑死我了。鲇魚多得是,哪條都能燉茄子,可這種呆瓜鲇魚可不多見,留著當戲看才好。再說了,真要是把它燉了茄子,我怕茄子和我也呆了瓜……”小滿越說越激動,顯得語無倫次。
“等等,你剛才說什么?” 姑娘突然想到什么。
“嗯……鲇魚燉茄子?”
“不是,不是?!?/p>
“鲇魚多得是,哪條都能燉茄子?”
“不是,不是。”姑娘顯得有些急。
“嗯……看見這倆呆瓜整這一出?”
“對對對,就是這句,我想到了!你和我說,如果你不想讓別人碰一樣東西,那就得證明這東西是你的,我總覺得哪里不對?,F(xiàn)在我知道了,我不想讓大家捕魚,那我可以證明魚兒是有趣的,好看的,是美的,誰還會破壞美的東西,有趣的東西呢?就是這樣,就是這樣!你真是太靠譜啦!”姑娘抱住小滿,將小滿的腦袋攬進了懷里。
這是小滿沒想到的。不過小滿反應很快,拿臉拱姑娘的胸,享受這突如其來的好運。姑娘有所察覺,立刻推開小滿,狠狠扇了小滿一巴掌。這一聲又脆又響,經(jīng)過蘆葦叢的人們嚇了一跳,還以為有人在蘆葦叢里放鞭炮呢。
姑娘把大學攝影社的同學們找來了。畢業(yè)后,大家各奔東西,難得相聚,大學時代的青春和激情漸漸淡了,現(xiàn)在能跟著姑娘做這樣一件“瘋狂”的事,大家都熱血沸騰,仿佛那時想成為攝影家的夢想又燃燒起來了。
燃燒起來的還有別的。一個男同學暗戀姑娘已久,把這次意外相聚視作緣分,又因是姑娘發(fā)起,男同學想得就有些多,有點遠。別人已經(jīng)選好拍攝地點,架起照相機,這個男同學卻纏著姑娘不放,說他有幾個好朋友,好朋友手頭兒有幾個待遇不錯的空缺,還勸姑娘,費力不討好的事玩玩就算了。姑娘心里自然是排斥的,但想到男同學也是一番好意,又千里迢迢前來幫忙,只好善意敷衍。
小滿作為“導游”,負責為大家?guī)罚瑫r不時講個笑話,深得大家喜歡。
搞攝影的都有耐心,為了捕捉一個美好的鏡頭,能在河邊折騰一天。有人拍到一條大鯉魚浮頭的照片,初看沒什么稀奇,可細細看去,發(fā)現(xiàn)大鯉魚長出一對翅膀,仿佛要從水里飛出來。其實這對翅膀是一只貓頭鷹的,拍攝時,貓頭鷹正好從水面上飛過,倒影與鯉魚形成重合。有人喜歡拍攝大場面。正午時分,大家都回去休息了,只這位攝影師站在大太陽底下,等待著魚群從深處游向淺處曬鱗。如果魚兒們選擇形成一個大群落,而不是分散成若干小群落,那說明魚兒在這片水域里生活得滿足,愜意,也說明水質(zhì)很好。這位攝影師給曬得嘴唇發(fā)白,終于拍到了滿意的照片,拍出了非洲大草原上萬頭野牛遷徙的氣勢。還有人喜歡擺拍。攝影這準備有一個奶瓶,奶瓶里灌有魚食,就拍魚兒吮吸奶嘴的瞬間。農(nóng)村野河里的魚和城市公園里的魚可不一樣,警惕性很高,也不知道這位攝影者撒了多少魚食,說了多少好話,才和魚兒們建立起感情,拍到想要的鏡頭。拍攝時,發(fā)生了一個小插曲。一個農(nóng)村婦女看到他們用奶瓶喂魚,覺得新鮮,想試一試。當魚兒吸住奶嘴的時候,農(nóng)村婦女“啊”的一聲,眼淚啪嗒啪嗒直掉,讓大家很吃驚。后來從村民那里得知,這個婦女的頭胎出生沒多久夭亡了……
一天的拍攝結(jié)束,大家回到鎮(zhèn)上的小旅館休息,男同學磨磨蹭蹭不走,來到姑娘的住處。姑娘租住在村里一位老婆婆家,老婆婆無兒無女,守著個大院子。老婆婆見小伙子和姑娘一起回來,以為兩人的關(guān)系不一般,就串門兒去了。男同學見機會來了,提出要和姑娘喝一點酒,被姑娘拒絕后,又故意把錢包掉進床縫兒。姑娘是熱心的,覺得自己的胳膊總歸細一點,就爬上床,撅著屁股在床縫兒間摸撈。男同學瞅準機會,拉滅燈,撲上去,捂住了姑娘的嘴……
“咔嚓,咔嚓”,照相機的閃光燈閃了兩下,男同學停了下來。
“咔嚓,咔嚓”,又是兩下。男同學推門出來,一個人影立在那里,看不清是誰。
人影說話了,
“哎,兄弟,按哪個疙瘩是保存?。俊?/p>
男同學聽出來了,錢包也不拿,跑了。姑娘也聽出是誰了,一陣暖流涌上來,眼淚汪汪。
人影把相機放在窗臺上,離開了。姑娘想說些什么,卻沒說出口。待心情平復下來,姑娘摸燈繩,怎么也摸不到,想來是被男同學扯斷了。姑娘給嚇壞了,也不敢找人來修,將門反鎖后,抱著一根搟面杖睡著了。
一個禮拜的時間,大家拍了很多照片,優(yōu)中選優(yōu),在村委會辦了一個攝影展。村民們都覺得新鮮,往常讓大家到村委會,不是交電費交水費,就是領(lǐng)低?;蛘咄镀边x村長,突然聽說有攝影展,還能免費給大家拍全家福,就都去了。攝影展效果不錯,大家看到照片里的魚,都覺得新奇。往常魚就是魚,無非大一點小一點,成群或者落單,可照片里的魚就不一樣了,有的好像會說話,有的好像在跳舞,有的好像還在笑,還有的好像聚在一起商量什么事。幾個哺乳期的婦女在魚吃奶的照片前站住了,
“你看它吃得多好,多香!”
“你看它多會吃!”
一個婦女趁另一個婦女不注意,揪了一把人家的奶頭,笑道,
“怪不得你下河那么勤,原來不是洗衣服,是讓魚嘬你的奶去了!”
幾天后,姑娘離開村莊,回到了單位。向單位領(lǐng)導遞交過工作總結(jié),期待著領(lǐng)導的評價和下一步指示。領(lǐng)導對姑娘的工作成果比較滿意,認為姑娘踏實肯干,還懂得創(chuàng)新。但對于實際成效,領(lǐng)導并不抱太大期望,覺得問題根深蒂固,一時不會有太大改觀。姑娘說她還年輕,再努力,再想好辦法。
眼前姑娘就遇到一個問題,不知如何是好。離開村子前,小滿問了姑娘一個問題,
“我遇到一個東西,已經(jīng)證明它是美的,也是可愛的,但我還是想把它弄到手,這可咋辦”?
姑娘給小滿問住了,一時想不出答案,答應想到之后立刻告訴他……給他寫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