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大三臨床醫(yī)學(專升本)專業(yè)生源地貸款學生王某多次匿名在午休、半夜給我打電話,表示自己因過于在意別人的看法而壓力很大、近乎崩潰。經疏導,其不良狀況得以緩解。
4月中旬,從其租房外宿的談心談話中發(fā)現(xiàn),王某語無倫次,所述事情前后矛盾,可能存在人際交往障礙和輕微抑郁(吃不好飯且失眠);其室友和涉事同學也反映,王某將全部室友的微信、QQ拉黑,還經常在班級課后、同學聚餐以及私下屢次當面或用陌生電話號碼騷擾女同學。室友擔心他在宿舍居住可能存在其他過激行為,不愿和他一起居?。慌瑢W因其行為痛苦不堪,渴望老師干預以獲安心和自由。后與王某心理咨詢師交流,發(fā)現(xiàn)其還存在幻聽(說其愛戀的女同學因為大家給王某造成了困擾,而在王某樓下哭泣)、被迫害妄想(王某認為所有人都在孤立他、躲著他)等復雜情況,需要告知父母并進行醫(yī)院專業(yè)的診斷和治療。其父母不以為然,以在外打工為由遲遲不來學校。5月中旬,其父母應邀前往學校并攜其前往我市精神病院診斷,其母隨后暫留學??醋o他。幾天后,該生了解了請假、休學、留級等相關事宜并與母親商定辦理了留級手續(xù),隨后離校回家。
6月中旬四級考試前后,王某室友夜晚11點多收到其在學校附近的定位圖和有輕生意愿的微信、QQ消息(“醒著是痛苦的,只有真正睡去才能解脫,就是今晚”)。我迅速采取多項措施以確保他的安全,但其手機關機或者拒接。幾天后,該生回復消息說已經安全離校回家,請老師不要擔心。2019年9月,王某順利返校學習。
案例中王某狀況復雜,其案例定性具有多面性:1.從他不能正確認識和處理自己與他人(包括室友和存在單方面好感的異性同學)的關系而做出許多怪異行為來看,案例屬于情感類人際矛盾的處理。2.從他因現(xiàn)實和自身心理的矛盾無法調和,出現(xiàn)妄想、幻聽、抑郁、輕生等障礙性心理問題而影響自己的生命安全和他人正常生活來看,案例屬于心理危機的處理。其中后者較突出。
本案例問題的關鍵點有四:
(一)屬于需要關注的特殊群體。1.王某家經濟相對困難,進行了生源地貸款。2.其父母常年在外務工,其缺乏關心、照顧。3.作為一名專升本醫(yī)學生和家里唯一上大學的孩子,繁重的醫(yī)學學習和家人的期望,使其壓力巨大。
(二)出現(xiàn)典型的人際交往障礙。感覺室友和同學們都疏離他,刪除或者拉黑所有室友且搬出宿舍居住,見了同學垂頭而過;不能合理處理對于異性的單戀,做出不太讓人接受的騷擾行為。
(三)疑似障礙性心理問題典型癥狀。學生有幻聽、被迫害妄想、抑郁和輕生等癥狀,伴隨出現(xiàn)了一系列異常行為。
(四)相對復雜的外部環(huán)境。家長、室友皆不愿配合,家長認為他只是愛鉆牛角尖、想不開,室友認為其有嚴重的精神病,與其相處存在危險。
這是一個典型的四期矛盾疊加案例,其本質問題是心理危機的識別與應對。
(一)解決思路。解決該案例要做到管理和教育相結合、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相結合。
(二)實施辦法。1.全面把握學生狀況變化,加強心理疏導,確保學生人身安全。心理危機首先解決的是危機,核心是確保當事學生及周邊群體的穩(wěn)定安全。首先,作為輔導員,我運用談心談話對當事學生狀況做初步識別。其次,在保護當事學生隱私的情況下,利用本班同學、室友和心理咨詢師反饋,準確而全面地把握其綜合狀況,及時告知并邀請家長來校處理,保障所有學生的人身安全。再次,落實院系內“輔導員-班干部(心理委員)-寢室長”三級聯(lián)動網絡,把握學生狀況動態(tài)變化,做好突發(fā)狀況預判。最后,當學生突現(xiàn)輕生念頭時,第一時間啟動危機事件應對機制,盡力做好當事學生的情緒安撫、聯(lián)絡定位工作,同時聯(lián)合學院領導、班干部、學校保安等在校內和學校周邊快速搜查,確保學生安全。2.結合學生特點,管理和教育并舉,助力思想問題、實際問題的有效解決。針對他私自外宿違反學校規(guī)定、頻繁請假無法正常上課、持續(xù)騷擾影響同學正常學習和生活等,我依據(jù)《治安管理處罰法》和《高校學生管理手冊》,發(fā)揮管理手段勸止其違法違紀行為。針對他心理脆弱,過于在意別人看法,不會與人交際,自己的心理狀況又已嚴重影響學習和生活,我參考《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和《大學生人際交往心理學》,發(fā)揮教育作用引導該生強大內心,加強人際交往技巧的學習,消除其對心理咨詢的偏見,正視自身心理問題,必要時進行正規(guī)、科學的診治。3.全力聯(lián)絡家長,擺正其思想認識,及時科學診治。當事學生在校情況非常嚴重,屬于明顯的心理危機事件。匯報學院上級領導后,立即與家長溝通,告知并邀請家長來校帶學生就醫(yī)診治。家長因認識上的問題,在行動上不太配合。借助心理咨詢中心專業(yè)教師的力量,向家長說明學生目前情況與隱患。如果家長仍然拒絕配合,我將根據(jù)《精神衛(wèi)生法》中的相關條款,與家長所在地單位聯(lián)系,幫助學生維權。4.持續(xù)關愛,離校不離心,人文關懷化危機。經診治,該生無需住院但需服藥治療。學生本人覺得可以繼續(xù)求學,為保障安全,我同意學生家長暫時陪讀至狀態(tài)平穩(wěn)。同時,通過與家長、學生本人面對面談心談話,普及學校規(guī)章制度,并通過手機QQ不斷加強關愛。學生主動提出留級申請后,我認真做好服務、管理工作,并叮囑其按時服藥、定期檢查。學生離校后,秉持“離校不離心,聯(lián)系不斷線”的原則,加強溝通與督促。故當學生后來出現(xiàn)輕生念頭且手機關機時,持續(xù)的人文關懷也幫助學生增強了心理素質,成功化解了危機。
(一)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做好朋輩心理輔導。心理強大,則無困無擾;心理健康,則生活幸福。通過案例和日常工作可以發(fā)現(xiàn),心理問題在特殊學生中占比較高,且因影響因素眾多而解決困難。家庭、性格等因素一般難以改變,其他因素則可以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加以預防和解決,但現(xiàn)階段大學生群體的相關教育還有待加強。這就要一方面利用專業(yè)的心理咨詢師開展專業(yè)心理講座、團體心理輔導,另一方面通過廣播、報紙、微信公眾號、網絡直播、社團活動等加強心理健康知識的宣傳,創(chuàng)新宣傳力度,強化朋輩心理輔導實效。
(二)借助多方力量,構建“五級”心理健康預警防控體系。案例中,學生心理危機出現(xiàn)后家庭不配合、同學們不理解,家長和學生對心理問題的認識不足?,F(xiàn)實中,輔導員識別復雜心理問題的能力有待提升,學生心理問題的預判與實際病情的診斷中間缺乏有效銜接。因此,要預防、發(fā)現(xiàn)、治療學生的心理問題,就需要多方合力,構建“個人-家庭-學校-學院-醫(yī)院”五級心理健康預警防控體系,尤其要提升學生個人、家長、輔導員三方的心理知識,打通家庭與學院、學院與學校、學校與醫(yī)院的溝通、幫扶渠道。
(三)育人與育心相結合,提升學生心理安全能力。心理健康是高校學生安全穩(wěn)定工作中的重要內容,保障心理安全勢在必行。輔導員工作內容繁多,形式瑣碎,心理健康和安全只是其中一項。要實現(xiàn)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強大學生實力,提高輔導員工作質量和效率,就要綜合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原理和方法論,抓住心理健康教育(育心)與其他育人工作的聯(lián)系,把握規(guī)律,做到多方合力全員育人、多個階段全過程育人、多維角度全方位育人。于日常的育人工作中,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得與失、義與利、榮與辱、成與敗、己與人、個人與群體、理想與現(xiàn)實等的關系,促其形成理性平和、陽光向上的心態(tài),提升學生應對各項挑戰(zhàn)的能力,發(fā)揮思想道德建設、身心素質建設的合力,引導學生成長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