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鈺
(甘肅省定西市臨洮縣新添鎮(zhèn)楊家大莊小學 甘肅 臨洮 730516)
學生進入小學不單單只是為了學習知識還有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閱讀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學生可以學習書籍中主人公的優(yōu)良品質。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教師要注重對于學生的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可以在把教科書上的知識點與課外知識相結合,在學生掌握教科書上知識點的基礎上,多給學生拓展一些課外知識。由于農村的教學資源沒有城鎮(zhèn)豐富,農村小學生的閱讀習慣較差,學生大多只重視學習那一本教科書,提高農村小學生的云紋閱讀水平是很有必要的。
想要提要學生的閱讀水平,學生單單只靠上課聽教師講不遠遠不夠的,需要學生把教師教授的閱讀技巧靈活運用到閱讀中,閱讀需要靜下心來,適當的勾畫,閱讀完可以書寫讀后感。教師可以適當地給學生布置一些閱讀任務,前幾次可以強制性要求學生完成,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要糾正學生錯誤的學習觀念,閱讀對于語文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教師不能急于求成,不能一次性給學生布置很多的閱讀任務,很容易讓學生產生逆反心理。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激發(fā)學生對于閱讀的興趣,可以在課堂中穿插一些閱讀技巧。
例如,教師在教授“落花生”這一篇文章的時候,散文描述了一家人收獲花生的情景,通過談論花生的好處,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這篇文章的篇幅比較長,為了節(jié)約課堂時間,教師可以布置一個閱讀任務,讓學生先預習一下這篇文章,把全文通讀一遍并且不懂的地方可以標注,上課的時候可以詢問教師。教師布置任務的目的不是為了增加學生的學習壓力,而是獨立思考問題,不要動不動就詢問教師,考試中是沒有人能提供幫助,只能依靠自己。學生在教師教授的知識變?yōu)樽约旱臇|西,成為學習的主人。
一節(jié)語文課只有40分鐘,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而放棄教科書上的知識點。學生想要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只能花自己的課余時間。課堂上教師只能花一下部分時間教授一些閱讀技巧和方法,教師鼓勵學生多讀一些課外書,學生有了教師的鼓勵,便有了堅持的動力,畢竟教師無法監(jiān)督每一位學生是否有堅持看課外讀物,這些課后作業(yè)全靠的是學生的自覺。每一位學生課后閱讀的書籍都不一樣,教師可以專門拿一節(jié)語文課的時間讓學生相互之間交流,強化學生的課外閱讀能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
例如,教師在教授“孔子和學生”這一篇文章的時候,講述的是孔子善于發(fā)現學生特長和缺點并因材施教的故事。教師在正式上課之前可以給學生講訴一些關于孔子的生平事跡和小趣事,讓學生對于作者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師教授完這篇文章的知識點后,可以給學生介紹幾篇孔子的作品,讓學生自己購買書籍閱讀,也可以借教師的書籍。學生要明白應先完成自己的作業(yè)再去閱讀課外讀物,學生可以把它當作自己的床頭書籍,每天睡覺的時候抽半個小時閱讀。教師也可以在每一節(jié)語文課之前花5分鐘讓學生分享自己的閱讀感受或者推薦書籍,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閱讀在語文考試中占的比例還是很重,學生想要正確而又快速完成題目,需要掌握文章的中心段落。如何快速的找到文章的中心段落,需要學生不斷地練習并且結合教師所教授的閱讀技巧,通過自己的消化把知識變?yōu)樽约旱臇|西。學生在面對一篇較長的文章的時候,學生按照平時的閱讀方法完成題目,答案的正確率不會非常的高。針對這種情況,學生能快速掌握中心段落,那閱讀的時間會大大減少,也能提高答題的正確性。語文考試中,學生要靈活運用教師教授的閱讀技巧,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做題方法。
例如,教師在教授“月跡”這一篇文章的時候,作者賈平凹通過山村兒童追月跡的故事,體現了中秋月夜月亮的淡雅,說明了童心創(chuàng)造力的高超。這篇文章的篇幅比較長,課堂時間很寶貴,不可能讓學生花10分鐘去閱讀文章。教師可以讓學生快速的通讀一次,并且快速找到文章的中心段落,這樣能節(jié)約課堂時間,教師能教授更多的知識點。教授教授完這篇文章的知識點后,可以給學生隨便找一篇文章練習,給學生3分鐘的時候快速找出文章的中心段落。學生能熟練的掌握這個閱讀技巧,能幫助學生省下很多不必要操作步驟,也能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總之,學生知識面窄,閱讀能力較差,寫作水平低下,但這些都不是問題。只要學生有想要提高閱讀水平的心,一起努力,沒有什么困難是難得到我們的。學生沉浸于這日積月累所匯聚的知識里,定能開花結果,在思想和學習上取得雙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