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星洋學校 張鳳娟
1.知識與能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浸”“獻”等詞語表達上的好處;能結合課文說說喜歡小興安嶺的理由。
2.過程與方法:通過抓住動詞、擬聲詞、形容詞,體會作者所用的修辭手法,進而感受小興安嶺一年四季景物的特點。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了解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美麗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受到美的熏陶,激發(fā)學生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小興安嶺一年四季景色誘人,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也是一座巨大的寶庫。
有一位編者叔叔非常喜歡小興安嶺的一年四季,所以他為小興安嶺出了一本電子雜志,這本雜志包含春之篇、夏之篇、秋之篇、冬之篇。
【設計意圖:此處設計結合課文內容特點,選擇新穎的設計方式,旨在一開始就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為整節(jié)課的學習奠基?!?/p>
過渡: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小興安嶺的樹很多,每個季節(jié)還不一樣,所以每一個季節(jié)編者叔叔都把樹作為第一推選的景物。那除了樹,編者叔叔還推選了哪些景物?它們有什么特點呢?
【學習活動一:自讀課文2~5小節(jié),用“_”畫出景物。】
1.找景物
(1)春天的景物:樹、小溪、小鹿。
(2)夏天的景物:樹、霧、太陽、野花。
(3)秋天的景物:樹、野果和藥材
(4)冬天的景物:樹、積雪、西北風、動物
2.春之篇
(1)指名讀課文第2小節(jié),其他人思考溪水、小鹿的特點。
(2)感知溪水的特點
師:這可不是普通的溪水,它是由冰雪(融化)了,再(匯成)小溪,你聽它還淙淙(流著),最后溪里(漲滿)了春水。
再讀泛紅的詞語,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總結:就是這些動詞讓我們感受到了小溪的形成過程。
(播放溪水流動的聲音)聽聽,這是什么聲音?
能用書上的詞語來說嗎?
師:這是一個——擬聲詞
從這個擬聲詞中你能體會到什么?
【設計意圖:學生在朗讀過程中體驗情感,展開想象,能更好地領悟內容?!?/p>
(3)感知小鹿的特點
瞧!溪水用它優(yōu)美的嗓音迎來了誰?它們在干什么?
總結:這一系列的動詞也清楚地讓我們知道了小鹿在干什么。
師:這是用上了——擬人的修辭手法
追問:你仿佛看到一只怎樣的小鹿?用“我從_______,看到了一只_______的小鹿”句式回答。
這可愛的小鹿除了做這些事,它們還會做什么?
練習說話:
小鹿在溪邊散步,它們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側著腦袋欣賞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有的______,還有的______。
讀著讀著我們就感受到了一個怎樣的春天呢?
孩子們,編者叔叔用了什么魔法,讓小興安嶺這生機勃勃的春天走進了我們心里呢?再看泛紅的詞語。
回顧總結:
抓動詞、擬聲詞 體會修辭手法 感受景物的特點
3.夏之篇
(1)自讀課文第3小節(jié),思考霧、太陽、花的特點。
(2)感知霧的特點
師讀寫霧的句子,生思考:霧有什么特點?你是從哪個詞聽出來的?
追問:“浸”是什么意思?你能通過哪些方法來理解?指名說。
遷移運用:
如果說花很香,整個花園都充滿了香味,我們說——整個花園都浸在花香里了。
看到“乳白色”這個詞語你能想到什么?
播放視頻,進一步感受霧。
為什么小興安嶺的夏天有這么大的霧呢?你可以通過聯(lián)系上文寫樹的句子來解釋一下這奇特的現(xiàn)象嗎?
(3)感知太陽的特點
剛才我們通過抓住“乳白色、浸”這樣的關鍵詞體會到了霧的特點,那么現(xiàn)在我們能通過抓住哪些詞語體會太陽的特點呢?
(預設:從“耀眼的”體會到太陽光很強烈、刺眼;枝葉把森林封得嚴嚴實實的,千萬縷耀眼的金光卻能穿過樹梢,照在地上,說明太陽光很強烈。)
(4)感知花的特點
通過抓住“各種各樣”感受花的種類多;通過抓住“紅的、白的、黃的、紫的”這些表示顏色的形容詞感受花的顏色美;通過體會“真像個美麗的大花壇”中比喻的修辭手法,感受花的美。
讀著讀著我們就感受到了一個怎樣的夏天呢?
編者叔叔又是用了怎樣的方法讓我們感受到了這欣欣向榮的夏天呢?
原來,我們只要抓住像“動詞、擬聲詞、形容詞”這樣的關鍵詞,體會其中的修辭手法,就能感知到景物的特點。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初步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
接下來就請同學們利用我們剛才學到的方法,去思考編者叔叔在秋冬兩篇中推選這些景物的原因。
【學習活動二:(1)獨立學:圈出4~5小節(jié)的關鍵詞,并在關鍵詞旁邊批注出景物特點。(2)合作學:小組合作討論關鍵詞及景物特點?!?/p>
4.秋之篇
出示:這時候,森林向人們獻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鮮嫩的蘑菇和木耳,還有人參等名貴藥材。
用“我從________,感受到________”的句式回答。
補充材料,幫助學生進一步感受小興安嶺的物產(chǎn)豐富。
仿寫句子:
這時候,森林向人們獻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鮮嫩的蘑菇和木耳,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還有人參等名貴藥材。
讀著讀著我們就感受到了一個怎樣的秋天呢?
5.冬之篇
用“我從_______,感受到_______”的句式回答。(1)感知雪的特點
通過抓住“厚厚的、又松又軟、沒過”感受雪厚、多的特點,進而體會天很冷。
(2)感知風的特點
通過抓住“刮、呼呼”體會到了西北風的大。
(3)感知動物的特點
只好、不得不:就是只能這樣的意思。
黑熊無法出來活動,無法外出覓食,只能舔自己腳掌上分泌出的養(yǎng)分過冬:從側面反映出小興安嶺冬天的寒冷。
散散步: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寫出了松鼠的生活及它的可愛。
讀著讀著我們就感受到了一個怎樣的冬天呢?
難怪編者叔叔要為小興安嶺的一年四季出一本雜志呢!這一年四季的景色實在是太誘人了,它不愧被稱作——美麗的大花園、巨大的寶庫。
如果你是這本雜志的讀者,看完這本雜志你想要選擇哪個季節(jié)去小興安嶺呢?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旨在引導學生在對小興安嶺一年四季景物的感受、理解、欣賞中自由表達對四季景物的喜愛,在潛移默化中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