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東風小學 王風雷
相比于傳統(tǒng)日記寫作,微型日記更注重學生的切身體驗,引導學生將生活中的真情實感簡明扼要地記錄下來。微型日記寫作不追求字數(shù)的多少,而是強調(diào)學生把自己的所思所想適當進行表達。這種表達能夠提升學生體察生活的能力,而且微型寫作更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持久的寫作習慣,在潛移默化的表達中增強自身的寫作能力。
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年齡關系,表達能力處于較淺的層次,大部分學生無法做到非常準確地表述自己的體會。由于學生對事物的自主觀察意識較弱,對生活中的素材往往視而不見,一到寫作時就抓耳撓腮,覺得無話可說。這些寫作困難使得學生喪失了對寫作的積極性,認為寫作是最難的事情。對于這種情況,教師需要變換方法,不能再一味地逼迫孩子去寫,而是采取微型日記的方法,鼓勵學生每天用幾句話總結一天的生活。通過降低寫作要求的方式,消除學生對寫作的恐懼心理,逐漸養(yǎng)成善于用文字進行表達的寫作習慣。
在微型日記的寫作指導中,教師不能過高地要求學生,學生只需要簡單寫出自己的生活體會即可。在簡短的寫作活動中,學生更容易感受到寫作的成就感,也更愿意對自己寫的文章做出修改,從而提升寫作水平。
小學生作文的通病是缺乏真情實感,因為很多學生為了應付寫作任務而瞎編,這樣的寫作根本無法有效提升寫作水平。因此,語文教師更需要注重對學生生活經(jīng)驗的啟發(fā)和挖掘,學生只有更用心地去感知生活,寫作才會有味道。微型日記寫作就是比較適用的形式。組織學生進行微型日記寫作,幫助學生及時回顧一天中發(fā)生的事情,并加以總結,這樣能為往后的作文寫作積累大量的素材,同時也在不知不覺中激發(fā)學生觀察生活的意識,從而養(yǎng)成對每件事都有記錄意識的寫作素養(yǎng)。
例如,班上有一位同學生病請假,班長組織幾位同學去探望,并將該同學請假時落下的學習筆記做好總結給他送去。教師可以借此機會組織微型日記的寫作,引導學生們及時抓住寫作的素材。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積極發(fā)掘課外實踐中的活動。在重陽節(jié),教師組織學生去敬老院看望老人,而后引導學生簡單闡述自己一天來的情感體會;在世界讀書日,教師組織學生的集體閱讀活動,然后寫簡單的讀書心得。微型日記寫作的開展更注重平時量的積累,在日復一日的生活記錄中,學生形成了一種思維慣性,在生活中遇到有意義的事情時會不由自主地想到要記錄下來。這樣的素材是符合生活實際的,在寫作中使用也會使得作文變得真實可感。
每個人都有表達欲望,表達的方式除了說,還有更深層次的寫。語文教師的寫作教學就應該抓住學生們樂于表達自我的心理特性,將他們愛說的特點逐漸轉化為愛寫。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教師用更加人性化的教學方式和活動來加以引導。微型日記寫作作為要求低、自由度極高的寫作形式,在教師的合理引導下,學生是能夠體會到寫作的樂趣的。因此,教師需要鼓勵學生勇于通過文字來表達自我,通過個性的、創(chuàng)新的文字來增加寫作的趣味性,維持學生的寫作意愿,還能夠培養(yǎng)他們的多方面能力。學生可以將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所見所聞用新聞稿、詩歌的形式表達出來,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yǎng)學生文字書寫習慣。
比如,有學生用寶塔詩的形式寫出了自己的生活體驗:“她;笑了;和藹的;好美麗??;她教我知識;她幫助我成長;我怎么能不愛她?”學生通過每行增加一個字的形式,簡單地表達自己對老師的感謝,頗具新意。對于這一類非常有創(chuàng)意的優(yōu)秀作品,教師要給予積極評價,鼓勵學生多創(chuàng)新,改變自己的思維定式,養(yǎng)成多動腦思考的寫作習慣。學生的微型日記寫作雖然很簡單,但卻是維持學生寫作活動的良好方法。學生在這種輕松的寫作活動中傾訴自己的心聲,并收獲更多文筆上的提升,形成正向反饋,最終形成良好的寫作習慣。這樣的寫作教學才是有益的。
簡而言之,微型日記寫作是激發(fā)學生參與寫作的好方法,巧妙地避開了大篇幅作文給學生帶來的壓力,實際上在頻率上大大提高學生的寫作訓練次數(shù),帶來截然不同的寫作反饋。在微型日記寫作中,學生積極把握生活、體會情感,讓寫日記成為了一種樂趣,從而形成良好的觀察意識和寫作素養(yǎng)。持之以恒的微型日記寫作自然能夠幫助學生擺脫作文寫作的困境,從而使學生愿意用文字去表達情感,去感受寫作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