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昆山市周市鎮(zhèn)永平小學 葛 菁
小學語文學科具有極強的工具性,是學生學好其他學科的基礎,在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表達能力、文學素養(yǎng)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現代語文教材中包含很多擁有豐富情感的文章,語文教師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找準情感教育切入點,有效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發(fā)揮出情感教育的價值,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
教材是小學語文教學開展的重要工具,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內心情感的真實表達和流露。因此,在情感教育中,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教材中蘊含的情感因素,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的解讀,使學生在飽滿的情感中學習語文知識,并產生良好的學習體驗,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提升。例如在學習《晏子使楚》的內容時,教師要先帶領學生了解課文中的背景。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楚國的國力是最雄厚的,當時的楚王野心勃勃,想要稱霸,與楚王意見不同的諸侯國時刻面臨著被攻擊的危險,而齊國為了改變這一局面,與楚國建立良好的關系,派遣晏子出使楚國,這時晏子帶著重要的使命來到楚國。在學生了解文章背景后,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如果你是晏子,你來到楚國后會怎樣做,這時學生會在了解寫作背景的基礎上將自身情感融入其中回答這個問題,在后面課堂活動中學生也更積極,深化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小學語文教學不僅僅是教授學生語文知識,更重要的是加強與學生的情感交流,缺少情感和愛的教育是不成功的。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在課堂中與學生的情感溝通,注重學生情感的調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關愛,并在充滿愛的情感教育中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教材是小學語文教學開展的重要資源,教師本身也是開展語文教學的重要資源,教師的情感可以直接傳遞給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當學生與教師可以產生情感共鳴時,學生的學習效率會得到很大提升。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滲透情感,營造積極、和諧的情感氛圍,使學生在充滿愛的語文課堂中高效學習。
創(chuàng)設直觀情境不但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助于學生產生情感共鳴,加深學生對課文思想的了解。教師要注重創(chuàng)設直觀的教學情境,通過直觀的教學情境為學生帶來良好的情感體驗,使學生在外因的作用下產生直觀的情感體驗,從而加深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在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感知語言時,教師可以借助教學工具,通過音樂、視頻、圖片等,為學生營造情感氛圍。其中多媒體技術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造身臨其境的感覺,使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產生更好的情感體驗。例如,在學習王維的《鳥鳴澗》這首詩歌時,活潑好動的小學生要理解詩歌中那種寧靜、幽美的意境是有一定難度的。這時教師便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與詩歌內容相符的圖片和視頻,使學生在欣賞中感受到詩歌中描繪的月夜春山的幽靜之美,從而領悟作者所傳達的情感,這樣的情境能夠使學生產生良好的閱讀體驗。
小學語文情感教育的教學活動多樣化能夠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在實踐中獲得掌握豐富的知識。朗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內容,情感教育的實施有助于朗讀教學開展。例如教師可以在班級中組織“朗讀比賽”,對朗讀內容不做明確規(guī)定,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選擇,只要能夠在朗讀中表達出真實情感即可。學生可以個人參加,也可以以小組為單位參加,朗讀比賽的評委則由教師和學生共同擔任。這樣的活動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鍛煉學生富有感性地朗讀,從而促進學生朗讀能力的提升。又如在學習《開國大典》這節(jié)內容時,為了激發(fā)出學生的愛國熱情,教師在教學中通過多媒體,為學生播放開國大典的視頻片段,使學生通過視頻感受開國大典的盛況,當五星紅旗緩緩升起時,學生很激動,作為一名中國人非常自豪。當學生的情感被調動起來后,教師讓學生打開課本,帶有感情地朗讀這篇課文,激發(fā)出學生的愛國熱情。
總之,新時代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要與時俱進,教師要以學生為本,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待語文學科,以情感教育為標準進行小學語文教學的創(chuàng)新。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教學中挖掘教材情感因素,增強學生情感體驗,加強師生情感溝通,創(chuàng)設直觀教學情境,增強學生情感體驗,全面實施情感教育,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開展多樣化的情感實踐活動,全面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價值觀,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