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風(fēng)
進(jìn)入了臘月門,就開始忙過年了,這時第一樁大事就是磨豆腐。正好我也在放寒假,這事也有我的份兒。那時,農(nóng)村生活困難,就算是這豆腐也不是能正常吃到的。過年了,也沒什么菜,家家都要磨十幾斤的黃豆,作為過年的主菜。
打鐵、撐船、磨豆腐,是農(nóng)村里公認(rèn)的三樁苦事,所以一般人家是不會磨豆腐的。那時磨豆腐是用石磨子一下一下地磨,磨的人把泡好的黃豆一小勺一小勺地,連水帶豆子,倒進(jìn)盤眼里,磨子轉(zhuǎn)一圈放一次,還要幫著推磨的人帶一把;另外一個人一下一下地推盤拉盤,不時有磨碎磨成漿狀的汁水順著磨盤邊沿,流到磨子下等著的大木盆里。十幾斤的豆子要磨上好幾個小時,磨好了先要放在紗布里吊著過濾,然后還要放在大鍋里燒開,用石膏點(diǎn)鹵。
每年磨豆腐時,我都會爭著要跟媽一起去,有時是我和她一起抬著裝著泡好的黃豆的木桶去,有時是媽挑著黃豆,我挑著柴火,有時要到很遠(yuǎn)的外婆的莊上去磨。要過年了,磨豆腐的人家很多,一家一家在那兒排著,媽一邊納鞋底一邊和熟人拉家常,我在那兒看人家?guī)煾的ザ垢勚呛寐劦奈兜?。新鮮勁兒過去了,還沒輪到我們家。有時我都等得睡著了,也不知是什么時候輪到我們家的,媽把睡迷糊的我搖醒,讓師傅舀了一勺燒開的豆?jié){,倒在從家里帶去的、放了白糖的搪瓷缸里,讓我美美地喝。那帶著新鮮豆味兒的、甜甜的豆?jié){,讓我感覺是那么幸福,那么長久的等待是那么值得。
豆?jié){燒開了,用大大的勺子舀起倒在同樣放了紗布的木框里,裹上紗布再用木板磚頭壓著,直到?jīng)]水出來了,拿去磚頭、木板、紗布,白花花、平展展、嫩抖抖的豆腐很神奇地呈現(xiàn)在我的眼前,師傅用刀橫橫豎豎地劃成大小一樣的方塊,然后一塊一塊地用手托起放在放了清水的水桶里,我再和媽一道抬回來?;貋淼迷龠t,媽都不會忘記用大蔥燉幾方豆腐給我們吃。幾把柴草一燒,鍋一開,鍋蓋一揭,那鍋里的青青的蔥,白白的豆腐,金燦燦的菜油,香得人口水直流。不等媽用鍋鏟盛起來,我們就用筷子夾起一塊放在嘴里,那個燙啊,直燙到心。這時,媽會說起幾乎每年都會說的同樣的一句話:小錢用得千千萬,吃塊豆腐燙燙心。
現(xiàn)在吃豆腐是最尋常的事兒了,而城里做豆腐時,黃豆是用機(jī)器粉碎的,豆?jié){是用蒸汽燒出來的,豆腐是用鹽水點(diǎn)鹵的,看上去很嫩很白,可是從菜場還沒拎到家,就散了。放在鍋里還沒怎么燒,就爛了,一點(diǎn)豆腐的味道和樣子都沒有。每次回老家,爸都會讓媽從磨豆腐的鄰居家撈幾方豆腐來,弄個大蔥燉豆腐。媽說,你爸天天在家都鬧著要吃磨的豆腐,說有豆腐味兒呢。哪家豆腐沒有豆腐味兒?醫(yī)生說了,年紀(jì)大的人不能多吃豆腐,吃多了會有結(jié)石的,他就是不聽。爸也不惱,還是說這個石膏點(diǎn)鹵、柴火燒的豆腐味道就是香,就是好吃。吃過飯臨走時,爸堅(jiān)持讓我?guī)追蕉垢綋P(yáng)州去。我信了,帶回來,用大蔥豆油燉出來,女兒也喜歡吃。
(摘自《雨花 ·青少刊》2 0 1 1年第2期,稍有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