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瑜(長沙市岳麓區(qū)楓林綠洲小學語文教師)
小朋友們,請先看這組標題:《駱駝和羊》《小白兔和小灰兔》《陶罐和鐵罐》《鹿角和鹿腿》。這是我們學過的課文,都是通過兩個事物的對比,讓我們對它們都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如果要我們來寫類似的作文,該怎么寫呢?
先不著急動筆,來看看別人怎么寫的吧!邊看邊想,寫起來也就容易多了。
大家一定讀過《小柳樹和小棗樹》的故事吧。
小柳樹的腰細細的,樹枝綠綠的,真好看。小柳樹看看小棗樹,樹枝彎彎曲曲的,一點兒也不好看。
春天,小柳樹發(fā)芽兒了。過了幾天,小柳樹的芽兒變成小葉子,她穿上一身淺綠色的衣服,真美!她看看小棗樹,小棗樹還是光禿禿的。
又過了好些日子,小棗樹才長出了小小的葉子。這時候,小柳樹的葉子已經(jīng)長得又細又長了。她在微風里得意地跳起舞來。
從這兩位主人公的外形特點可以看出:一個美麗,一個難看。兩者形成鮮明的對比,讓人對它們的印象更加深刻。我們再接著往下讀,看還能找出哪些不同。
小柳樹說:“喂,小棗樹,你的樹枝多難看哪!你看我,多漂亮!”
小柳樹說:“喂,小棗樹,你怎么不長葉子呀?你看我,多漂亮!”
小棗樹看出了小柳樹的心思,他溫和地說:“你雖然不會結(jié)棗子,可是一到春天,你就發(fā)芽長葉,比我綠得早;到了秋天,你比我落葉晚。再說,你長得也比我快,等你長大了,人們在樹蔭下乘涼,那有多好??!”
兩位主人公的對話,是語言特點的對比。通過這樣的對比,我們感受到了它們截然不同的性格:一個非常驕傲,另一個非常溫和。正是因為這樣的不同,導致它們的最終結(jié)局也不同——
到了秋天,小棗樹結(jié)了許多又大又紅的棗子。
小柳樹看看自己,什么也沒結(jié),不知道該說什么好。
像《小柳樹和小棗樹》一樣,我們要構(gòu)思《__和__》的故事,可以通過抓住兩個人物的外形特點、語言特點以及最終結(jié)局來進行對比描寫哦!
再來讀一個故事——《松樹和蘆葦》。讀的過程中,請思考這幾個問題:
1.文章運用了怎樣的寫作手法?
2.文章分別在哪幾個方面進行了重點描寫?
松樹全身油亮油亮的,粗壯的樹干挺得筆直。而蘆葦呢?身體彎彎的,軟軟的,似乎一陣風就能把她吹倒。
松樹傲慢地說:“小蘆葦,我覺得老天太不公平了!你看我,多么筆直,多么強壯??!再看你,一只麻雀都能把你壓彎!”
蘆葦謙虛地回答:“是的,松樹大哥,您確實很堅強,不怕風不怕雨。其實,我柔軟的身體也可以像您一樣……”
松樹生氣地說:“你怎么敢跟我相提并論!你等著吧,狂風一來,你就會被連根拔起,吹得無影無蹤!”
“何必這樣說呢?”蘆葦說,“我們還是和睦相處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過了幾天,狂風從北方?jīng)_來,那棵筆直的松樹倒下了。而蘆葦呢?狂風過去后,又慢慢地站起來了。
你們看,構(gòu)思《__和__》的故事,我們不僅可以從主人公的外形、語言、結(jié)局方面進行對比,在實際的寫作過程中,還可以從動作、神態(tài)等多個方面進行對比哦!
用兩種事物進行對比,往往比只寫一種事物留下的印象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