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溫嶺市澤國第三小學 周煜恩
指導老師 陳 希
人們都說:“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睘榱蓑炞C這句話,我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到了黃山。
剛到山腳下時,我還在納悶:何以如此多人對它流連忘返呢?于是我迫不及待往上爬。一走上山路,我就發(fā)現了一只“大公雞”。它是由石頭疊起來的,十分龐大,尾巴高高豎起,雞冠高高展開,一張尖嘴對天啼鳴。在陽光的照耀下,它全身閃閃發(fā)光,好像是用成千上萬的金塊堆積而成。這就是著名的“金雞叫天都”。我們一步一步地走近,發(fā)現它的嘴巴正好對著天都峰的方向,好像在熱情地提醒著游客:“喔喔喔——大家請往這邊走——下一個美景在等你們哦!”
山路崎嶇不平,一會兒陡峭,一會兒平緩。不久,又一件大自然的藝術品吸引了我們:只見一個“老人”和一個“小孩”分別坐在兩張石椅子上,桌子上擺著一盤棋,“老人”左手摸著胡須,右手舉著一枚棋子,像在思考下一步該怎么走。而那個“小孩”呢,他正趁著對方思考的空當東張西望,或許是在尋找什么有趣的東西吧,還時不時地問老人:“你下好了嗎?我已經等太久了!”
山路越走越陡。就在我們上氣不接下氣時,一塊大石頭出現在我們的視野里。它的模樣似一個穿著道袍的老人,伸手指向前方的一條路。我十分疑惑:“爸爸,那是什么呀?”爸爸看了看,對我說:“你還記得以前我跟你說的‘仙人指路’嗎?這就是那個仙人。他對來求仙的人說:成仙的道路,不在山上,而在人間,那就是勤奮之路。
“哦,原來是這樣??!”我點了點頭,用隨身攜帶的本子記下了這個知識。
這一趟黃山之旅,終于讓我理解了那句俗話:“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币驗榇笞匀坏墓砀窆ぃS山才有如此美譽。
【朱老師的話】
這篇《游黃山》,以游覽順序為線索,先后寫了“金雞叫天都”“老人下棋”和“仙人指路”三個景點。從一個景點到另一個景點,小作者的過渡也非常自然,先是“剛到山腳下”,接著“山路崎嶇不平”,然后“山路越走越陡”等等,簡潔地寫了山路的樣子和我們爬山的樣子。至于景物的特點,小作者在結尾做了回答,是“鬼斧神工”,這也是“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原因。為了突出景物的特點,小作者寫出了金雞的神態(tài),寫出了“老人”和“小孩”下棋的神態(tài),寫出了指路仙人的神態(tài)。為了表達自己的感受,小作者還發(fā)揮想象,讓金雞開口說話,讓“小孩”也開口說話。這樣一來,黃山這些鬼斧神工的有趣景物,就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