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引入
《論語·述而》有言:“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笔钦f君子光明磊落,不憂不懼,與人為善,所以“坦蕩蕩”。小人忙于算計,受各種利益驅使,經常陷入憂懼之中,所以“長戚戚”。今天,讓我們去了解古代君子的一些危言危行。
故事分享
史魚尸諫
衛(wèi)蘧伯玉①賢,而靈公不用。彌子瑕②不肖③,反任之。史魚驟④諫而不從。史魚病將卒⑤,命其子曰:“吾在衛(wèi)朝,不能進⑥蘧伯玉、退彌子瑕,是吾為臣不能正⑦君也。生而不能正君,則死無以成禮。我死,汝置尸牖⑧下,于我畢⑨矣?!逼渥訌蘑庵`公吊焉,怪而問焉?。其子以其父言告公,公愕然失容?,曰:“是寡人之過也。”于是命之殯于客位,進蘧伯玉而用之,退彌子瑕而遠之。孔子聞之,曰:“古之列諫之者,死則已矣,未有若史魚死而尸諫,忠感其君者也,不可謂直?乎?”
——《孔子家語·困誓》
【注釋】
①蘧伯玉:春秋時期衛(wèi)國大夫。②彌子瑕:春秋時期衛(wèi)國大夫。
③不肖:品行不好。④驟:屢次。
⑤卒:去世。⑥進:勸諫君主任用。
⑦正:糾正(君主)的錯誤。⑧牖:窗戶。
⑨畢:完成(喪禮)。⑩從:依從,依照。
?靈公吊焉,怪而問焉:衛(wèi)靈公前來吊喪了,責怪并且要追究史魚的兒子。
?愕然失容:驚訝到臉色都變了。
?直:秉直。
思一思:同學們,史魚有著怎樣的優(yōu)秀品質呢?
人物典故
謙謙君子蘧伯玉
有一天晚上,衛(wèi)靈公和他夫人南子一同坐在宮里,忽然聽見有一輛車子過來的聲音,轔轔地響,到了宮門口,就不響了。南子說:“這輛車子上坐著的人,一定是蘧伯玉?!毙l(wèi)靈公說:“你怎么知道是他呢?”南子說:“從禮節(jié)上講,做臣子的人,走過君上的宮門口,一定要下車,看見了君上駕車的馬,一定要行禮。這些都是表示敬重君主的行為。凡是君子,不肯在沒有人看見的地方,就放棄了他的品行。蘧伯玉是個賢人君子,他平日服侍君上很盡禮,這個人一定不肯在暗地里失了禮的?!毙l(wèi)靈公差了個人去問,果然是蘧伯玉。
目無君主的彌子瑕
從前,彌子瑕被衛(wèi)國君主寵愛。按照衛(wèi)國的法律,偷駕君車的人要判斷足的罪。不久,彌子瑕的母親病了,有人知道這件事,就連夜通知他,彌子瑕就詐稱君主的命令駕著君主的車子出去了。
悟一悟:同學們,以上兩個人物故事又帶給你怎樣的思考?
拓展提升
子罕辭玉
宋人或①得玉,獻諸②子罕。子罕弗受。獻玉者曰:“以③示玉人④,玉人以為寶也,故敢⑤獻之。”子罕曰:“我以不貪為寶⑥,爾⑦以玉為寶;若以與我⑧,皆喪寶也⑨,不若人⑩有其寶?!?/p>
——《左傳》
【注釋】
①或:有人。
②諸:“之于”的合音?!矮I諸子罕”即“獻之于子罕”,意為向子罕獻上玉。
③以:即“以之”。④玉人:雕琢玉器的工匠。
⑤敢:表敬辭。⑥寶:指珍貴的東西。
⑦爾:你。⑧若以與我:如果把它給我。
⑨皆喪寶也:意為兩個人都失去珍貴的東西。指獻玉者失去玉,子罕因受賄而失去廉潔的品質。
⑩人:各人。指獻玉者和子罕兩人。
悟一悟:同學們,子罕的故事又給你什么啟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