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蕾
(山東省諸城市畜牧業(yè)發(fā)展中心山東濰坊 262200)
牛的血鈣濃度正常為8.5~10mg/dL,血漿中的鈣濃度是維持肌肉細胞、神經細胞等重要細胞功能的保障,當機體內血鈣濃度降低時,甲狀旁腺素會加速分泌,對破骨進行重吸收,并促進消化系統(tǒng)對鈣的吸收和利用,而消化系統(tǒng)對鈣的吸收主要是1,25-二羥維生素D3的作用,甲狀旁腺素與1,25-二羥維生素D3的產生也是息息相關[1]。正常情況下機體通過自身調節(jié)可以恢復血鈣的水平,保持機體健康,但在特殊時期或病理狀態(tài)下機體的調節(jié)不能再維持血鈣濃度時就會出現低血鈣癥。
正常情況下牛體內的血鈣濃度能夠通過激素調節(jié)保持平衡,但當母牛即將分娩或正在泌乳時,母牛的生理狀態(tài)有了很大的變化,但從采食量來看,280 天內就經歷了正常進食-大量進食-減少進食-恢復進食的過程,這樣的變化都會給母牛的內分泌系統(tǒng)帶來負擔,容易造成紊亂。分娩前,機體的血鈣濃度一般能夠維持正常水平,但經歷分娩后,血液中的鈣離子大部分合成了初乳,使得初乳中的鈣含量比常乳高一倍,而血鈣含量急劇降低[2]。這個血鈣流失的速度是十分迅速的,激素調節(jié)跟不上,胃腸道又來不及吸收鈣離子,就導致了產后的低血鈣癥,表現為產后癱瘓、胎衣不下、乳房炎等產后疾病。
青年牛對鈣離子的吸收利用率高,不容易發(fā)生低血鈣,即使發(fā)生低血鈣也不會表現出很嚴重的癥狀。有學者進行了不同品種牛低血鈣發(fā)病率的試驗,結果表明低血鈣的發(fā)病率與品種有直接關系,娟姍牛、丹麥紅牛、挪威紅牛的發(fā)病率均高于荷斯坦奶牛,這可能是因為不同種牛的牛奶中鈣離子含量不同,腸道內吸收鈣離子的受體也不同。
低血鈣癥屬于離子失衡病,當日糧中的陽離子過多時血液的堿性增強,牛只為了保證血液的PH 值恒定不變則不再吸收陽離子,這就導致了牛對鈣、鎂等必須的陽性離子的吸收不足,造成低血鈣癥。此外,其他疾病也會誘發(fā)低血鈣癥,如血液中的鎂離子含量低時甲狀旁腺分泌的激素量減少,并通過誘導甲狀旁腺激素受體和G-刺激蛋白復合體構象發(fā)生改變而影響靶組織對甲狀旁腺激素的敏感性,導致低血鈣癥[3]。
一般發(fā)生在母牛的圍產期,病初患病牛表現為興奮和食欲減退,而后逐漸喪失體溫調節(jié)能力,體溫逐漸降低直至低于環(huán)境溫度,也有患病牛體溫升高。此時患病牛不能站立,發(fā)生截癱,心率加快,心輸出量低,這一階段的患病牛極易死亡。
葡萄糖酸鈣是治療低血鈣癥的最直接、有效的藥物,輸液或灌服均可,經治療的患病牛很快即可站立,但如果患病牛癥狀較重時輸液治療起效更快。一般血鈣濃度達到7mg/dL 時,患病??梢宰灾髡玖?,血鈣濃度小于等于5mg/dL 時患病牛呈趴臥狀或昏迷??梢愿鶕V坏臓顩r大致判斷其血鈣濃度,然后選擇適宜的劑量進行治療。
除葡萄糖酸鈣外,其他的鈣制劑也均有療效。如氯化鈣、丙酸鈣等鈣制劑均可以用于治療低血鈣癥。中獸醫(yī)上治療低血鈣癥一般以抗氧化、改善消化系統(tǒng)功能、提高機體免疫力為主要原則,四君子散、益母生化散等中草藥都能使血清中的鈣水平維持在正常范圍[4],目前也有一些學者證明益生菌也能治療或預防低血鈣癥。
預防低血鈣癥首先要合理配制日糧,在日糧中添加鈣離子與鎂離子,降低低血鎂癥的發(fā)病率。如果在日糧中添加鈣制劑有困難也可以在母牛產犢時口服或靜脈給予一定的鈣制劑。鈣離子的吸收利用與血液中陰離子和陽離子的比例息息相關,圍產期母牛的日糧中應減少鈉離子和鉀離子的攝入,可以將苜蓿和干草更換為酒糟和玉米,這樣就可以減少母牛鈉離子與鉀離子的攝入量。在日糧中添加陰離子也可以促進機體對鈣離子的消化和吸收,但是在日糧中加入陰離子會影響日糧的適口性,容易引起母牛的采食量下降,一般不建議在圍產期添加,以免發(fā)生早產。鈣的吸收還與維生素D 的濃度有關,在日糧中添加適量的維生素D 可以有效的降低母牛低血鈣癥的發(fā)生,但需要注意的是直接添加維生素D 不如添加1,25-維生素D 安全,所以添加時要注意其安全性。
預防疾病最重要的還是加強飼養(yǎng)管理,為牛只提供優(yōu)質的飼料,進行科學合理的日糧配比,根據母牛不同的生理階段進行特殊化的管理,在分娩前后進行各項生理指標的檢測能夠幫助養(yǎng)殖場的管理人員更早的發(fā)現牛只的異常。牛舍應當進行定期消毒,保持舍內的干燥和衛(wèi)生是減少牛只發(fā)病的最簡單、高效的方法。適量的戶外運動能夠幫助牛只合成維生素D,促進機體對鈣離子的吸收,也能很好的預防低血鈣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