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
課堂教學可以說是一門藝術,一堂完整的課堂教學包括多個環(huán)節(jié),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有它存在的價值意義.課堂結尾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環(huán),一個充滿藝術的結尾,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整理思路、鞏固知識,還能夠進一步激活學生學習欲望,開拓學生的思維空間,發(fā)展他們的學習能力.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巧妙地設計課堂結尾,以進一步深化學生認知,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從而提升課堂效率.
一、總結式結尾,深化學生數學新知
課堂結尾對于整節(jié)課堂教學來講很關鍵,它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整理自己的思路.很多時候課堂教學中的內容會比較繁多,學生會感到頭緒有點雜,理解和記憶的過程中,感到有些負擔.這就需要教師幫助學生整理思路,完善知識體系.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堂結尾時,引導學生總結、歸納、整理整個課堂的教學內容,進而幫助學生梳理內容,強調重難點,讓學生對知識掌握得更加牢固.
例如,在教學“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時,在課堂結尾處,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總結歸納.在這一課堂學習中,一共學習了三種關于兩個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邊邊邊(SSS)、角邊角(ASA)、角角邊(AAS).這三種判定定理適用于所有的三角形,其中直角三角形比較特殊,證明兩個直角三角形全等,除了這三種判定定理,還有一種是HL,也就是只要知道兩個直角三角形的任意一組直角邊對應相等和兩條斜邊對應相等,那么就說這兩個直角三角形全等.這是直角三角形特有的一個判定定理.同時,經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還掌握了探究證明的一些方法,根據一些數學經驗可以先猜想,然后再驗證猜想.
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總結式結尾,能夠很好地整理學生的知識體系,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概括能力,促進學生有效參與課堂.
二、懸念式結尾,培養(yǎng)學生探究品質
初中階段的學生求知欲較強,好奇心也相對較強.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有效地利用學生這一心理特點,為學生設置一定的懸念,以激起學生的探究欲,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巧妙地設計一些懸念式結尾,為下節(jié)課的學習做好鋪墊,讓學生對所學知識內容產生強烈的求知欲,使學生的思維不斷碰撞,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自主探究品質,推進學生高效率學習.
例如,在教學初中數學“一元二次方程”時,在學生對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有了一定的了解后,知道對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有三種情況:有兩個不相等的實數根、兩個相等的實數根、無實數根.隨后教師在教學結束時和學生一起總結整理.在課堂結尾時教師不僅和學生對本節(jié)內容進行了適當的回憶整理,還向學生提出一個問題,讓學生課下思考:我們通過對一元二次方程解的學習和認識,了解到方程解的這三種情況,實際上它們與b2-4ac的正負有關.你們能夠不解出一個一元二次方程,就可以得出它的根的情況嗎?學生對這一問題充滿了好奇,都想知道其中蘊藏著什么規(guī)律.于是,很多學生在課下會主動地去探究思考,無形中為下一堂課做好了鋪墊.
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為學生設置懸念式結尾,很好地激活了學生的學習思維,讓學生在課下也對數學的學習充滿了興趣,促使他們主動地探究思考,無形中發(fā)展了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三、提問式結尾,促使學生有效反思
課堂小結對學生非常重要,它是學生課堂數學學習中升華的環(huán)節(jié),能夠讓學生更進一步完善自我,是查漏補缺的重要時刻.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利用結尾這一環(huán)節(jié),以促使學生進一步升華.教師可以采取提問式結尾,幫助學生回憶、鞏固,并引導學生查漏補缺,發(fā)現自己的不足,及時彌補,同時,對課堂所學知識有一個很好的思維整理,促使學生有效反思、高效學習.
例如,在教學初中數學“平行四邊形”時,教師在和學生對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內容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后,在課堂總結時選擇了提問的方式結尾.通過向學生提問,引導學生自己回憶數學內容.教師向學生提問:想一想本節(jié)課我們學習的主要內容是什么?平行四邊形都有哪些性質?這些性質我們是如何證明出的?你能夠利用課上所學的知識內容解決哪些問題?學生就這樣在教師問題的引導下,積極思考,對課上所學知識有了很好的整理.同時,學生也在總結思考的過程中了解到自己的不足,并在課下找準方向,主動地彌補學習.
總之,課堂結尾對學生的學習與發(fā)展至關重要.它能夠使整個課堂學習得以升華.在今后的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優(yōu)化自己的教學策略,精心設計課堂結尾,進一步激活學生的學習思維,更好地完善學生的知識體系,培養(yǎng)他們的數學綜合能力,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