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唐代壽星壇祭祀發(fā)微

      2020-11-30 22:52:16李鐘鼎
      珞珈史苑 2020年0期
      關(guān)鍵詞:壽星秋分千秋

      李鐘鼎

      唐代國家祭祀, 近年來逐漸成為學(xué)界研究重點(diǎn)。 開元二十四年(736 年)唐玄宗敕立壽星壇, 此為唐代禮儀方面重要事件。 為玄宗祈求長壽的壽星壇, 影響后世數(shù)百年。 近年來學(xué)術(shù)界關(guān)注到了壽星壇祭祀在千秋節(jié)和唐代中后期禮制變化中的作用。①相關(guān)研究參見劉書龍: ?“壽星”考?, ?尋根?2004 年第 3 期, 第 101~102 頁; 趙貞: ?唐宋天文星占與帝王政治?, 北京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16 年版,第327~338 頁; 郭佳: ?壽星崇拜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xué)研究院碩士學(xué)位論文,2013 年; 王麗娜: ?壽神崇拜研究?, 中南民族大學(xué)碩士學(xué)位論文, 2016 年; 吳麗娛: ?皇帝“私”禮與國家公制: “開元后禮”的分期及流變?, ?中國社會科學(xué)?2014 年第 4 期, 第 160~208 頁。 朱溢: ?事邦國之神祗: 唐至北宋吉禮變遷研究?,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4 年版, 第 63~67 頁。然而對于壽星壇祭祀仍存在相當(dāng)多的疑問尚未解決。 特別是在玄宗朝后的壽星壇祭祀, 壽星壇的祭祀禮儀發(fā)生了一系列的變化。 與唐玄宗千秋節(jié)息息相關(guān)的壽星壇祭祀, 在唐玄宗時代之后, 其祭祀內(nèi)容、 祭祀禮儀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以及壽星壇祭祀設(shè)立后南極老人星的內(nèi)涵分化, 這是本文所擬討論的核心問題。

      一、 后玄宗時代的壽星壇祭祀時間

      壽星壇設(shè)立的目的主要是為唐玄宗祈求福壽, 其祭祀日期為玄宗生日千秋節(jié)八月初五日。 ?唐會要?卷22“祀風(fēng)師雨師雷師及壽星等”條記載:

      開元二十四年七月十二日, 有上封事者言: “?月令?云:‘八月, 日會于壽星, 祠于大社壇享之?!彪吩? “宜令所司特置壽星壇, 常以千秋節(jié)日修其祀典”, 二十六日敕: “壽星壇宜祭老人星及角亢七宿, 著之常式?!雹?唐會要?卷 22, 中華書局1960 年版, 第427 頁。

      ?冊府元龜?卷32?帝王部·崇祭祀二?:

      二十四年, 七月庚子, 有上封事者言: “?月令?云: ‘八月,日月會于壽星, 居列宿之長?!逭咄林?dāng)?shù), 以生為大。 臣竊以壽者圣人之長也, 土者皇家之德也, 陛下首出壽星之次, 旅于土德之?dāng)?shù), 示五運(yùn)開元之期, 萬壽無疆之應(yīng)。 伏請兩京各改一殿,以萬壽為名, 至千秋節(jié)會, 百僚于此殿如受元之禮。 每至八月社日配壽星祠, 至于大社壇享之?!?/p>

      詔曰: “德莫大于生成, 福莫先于壽考。 茍有所主, 得無祀之? 今有上事者言: 仲秋, 日月會于壽星, 以為朕生于是月, 欲以配社而祭, 于義不倫。 且壽星, 角、 亢也, 既為列宿之長, 復(fù)有福壽之名, 豈惟朕躬, 獨(dú)享其應(yīng), 天下萬姓, 寧不是懷? 蓋秦時已有壽星祠, 亦云舊矣。 宜令所司特置壽星壇, 嘗以千秋節(jié)日修其祀典。 申敕壽星壇宜祭老人星及角亢七宿。”①?冊府元龜?卷32?帝王部·崇祭祀二?, 中華書局1960 年版, 第360頁。

      從?唐會要??冊府元龜?所載史料可知, 壽星壇祭祀是千秋節(jié)慶典的延伸, 從國家禮儀層面慶祝千秋節(jié), 祈求玄宗長壽。 但在安史之亂后, 壽星壇祭祀雖仍延續(xù), 但壽星壇的祭祀日期是否仍在八月初五當(dāng)天祭祀, 并無詳細(xì)記載。 安史之亂以后, 對玄宗誕節(jié)的慶祝也持續(xù)了一段時間。 ?封氏聞見記?卷4 記載:

      吏部尚書顏真卿奏: “準(zhǔn)?禮經(jīng)?及歷代帝王, 無降誕日, 惟開元中始之。 又復(fù)本意以為節(jié)者, 喜圣壽無疆之慶, 天下咸賀,放號節(jié)日。 千秋萬歲之后, 尚存此日以為節(jié), 恐乖本意?!庇谑请吠V?。②封演撰, 趙貞信校注: ?封氏聞見記校注?卷4, 中華書局2008 年版,第29 頁。

      天長節(jié)在德宗時期取消, 但其相關(guān)慶?;顒又敝翍椬谠投?807 年)才取消, ?唐會要?卷 29 記載:

      元和二年正月。 詔停中和、 重陽二節(jié)賜宴。 其上巳日仍舊。其年二月。 御史大夫李元素、 太常卿高郢等上言: “玄宗肅宗降誕日, 據(jù)太常博士王涇奏, 按禮經(jīng)及歷代典故, 并無降誕日為節(jié)假之說……伏以玄宗肅宗代宗德宗順宗五圣, 威靈在天已久。 而當(dāng)時慶誕猶存, 正可言不可行之禮。 請依王涇奏議, 并停。”制可。③?唐會要?卷 29, 中華書局 1960 年版, 第 427 頁。

      依?唐會要?所記, 元和二年(807 年)之前仍依前代禮制慶祝千秋節(jié),所以我們可以推測在憲宗之前, 壽星壇祭祀仍延續(xù)開元時期所立禮制, 在八月初五日進(jìn)行祭祀活動。 ?通典?卷44?禮四?記載: “大唐開元二十四年七月, 敕宜令所司特置壽星壇, 恒以千秋節(jié)日, 修其祠典。 又敕壽星壇, 宜祭老人星及角亢七宿, 著之恒式?!雹?通典?卷 44?禮四?, 中華書局 2016 年版, 第 1230 頁??梢娫诘伦跁r期, 唐人所見當(dāng)時制度, 壽星壇祭祀制度仍未有變化。 加之此時玄宗誕節(jié)慶祝仍有延續(xù), 所以可能在?通典?修成時期, 壽星壇祭祀仍在繼續(xù)。

      但到了憲宗之后, 伴隨著新的禮儀討論, 對前代帝王的降誕慶祝的停止, 壽星壇的重要程度降低。 ?大唐郊祀錄?并未記載壽星壇,即可能是因?yàn)榇嗽颉??大唐郊祀錄?之后, 對于壽星壇祭祀的記載材料較少, 直至宋代再次設(shè)立壽星壇。 ?宋史?卷130?禮志六?云:

      景德三年, 詔定壽星之祀。 太常禮院言: “按?月令?: ‘八月, 命有司享壽星于南郊?!?注?云: ‘秋分日, 祭壽星于南郊。壽星, 南極老人星也?!?爾雅?云: ‘壽星, 角、 亢也?!?注?云:‘?dāng)?shù)起角、 亢, 列宿之長, 故云壽星。’唐開元中, 特置壽星壇,常以千秋節(jié)日祭老人星及角、 亢七宿。 請用祀靈星小祠禮, 其壇亦如靈星壇制, 筑于南郊, 以秋分日祭之?!雹?宋史?卷 130?禮志六?, 中華書局 1977 年版, 第 2515 頁。

      宋初依唐制設(shè)立壽星壇, 但依上文所引材料, 景德三年(1006 年)太常禮院所引“?月令?”理論文本直接來源于?唐月令?, 應(yīng)為壽星壇設(shè)立后所成的文本, 但從材料中宋人所引?唐月令?的注釋是將壽星壇祭祀時間安排在秋分, 并不符合?唐月令?成書時代壽星壇祭祀時間在八月初五日的實(shí)際情況。 所以該注文成型必然晚于唐玄宗時代。③此處可參見趙永磊: ?歷術(shù)、 時令、 郊社制度與?唐月令??, ?文史?2018 年第 4 輯, 第 139~162 頁。前文所言憲宗元和時期取消對前代帝王誕節(jié)的賀禮, 則此?唐月令?注文形成年代可能在憲宗之后。 ?通典?卷 44?禮四?記載: “周制……秋分日, 享壽星于南郊。”①?通典?卷 44?禮四?, 中華書局 2016 年版, 第 1230 頁。?唐月令?這條注文與?通典?所載類同, 應(yīng)有相同的理論來源。

      綜上可以推測在玄宗誕節(jié)賀禮仍存時, 壽星壇祭祀可能仍在八月初五日進(jìn)行。 在憲宗元和年間取消對玄宗誕節(jié)的賀禮之后, 壽星壇祭祀可能被取消或者被邊緣化, 其祭祀時間可能改為秋分日, 直到宋代重立壽星壇祭祀并將其祭祀日期固定在了秋分日。

      二、 壽星壇的祭祀空間形制

      關(guān)于壽星壇的形制, 前人已有部分研究。②相關(guān)研究可參見吳書雷: ?北宋東京祭壇建筑研究?, 河南大學(xué)碩士學(xué)位論文, 2005 年, 第 49 頁。?通典?卷44 記載:“大唐開元二十四年七月, 敕宜令所司特置壽星壇, 恒以千秋節(jié)日,修其祠典。 又敕壽星壇, 宜祭老人星及角亢七宿, 著之恒式。 其儀具開元禮?!雹?通典?卷 44?禮四?, 中華書局 2016 年版, 第 1230 頁。由此可見在?大唐開元禮?成書之后設(shè)立的壽星壇祭祀是遵循開元禮的形制進(jìn)行祭祀。 但?大唐郊祀錄?并未提及壽星壇的形制而只記載靈星祭祀的形制, 只有?文獻(xiàn)通考??宋史?記載唐代壽星壇的形制。 ?宋史?卷130?禮志六?記載:

      元豐中, 禮文所言: “時令秋分, 享壽星于南郊。 熙寧祀儀: 于壇上設(shè)壽星一位, 南向。 又于壇下卯陛之南設(shè)角、 亢、氐、 房、 心、 尾、 箕七位, 東向。 按?爾雅?所謂‘壽星角、 亢’,非此所謂秋分所享壽星也。 今于壇下設(shè)角、 亢位, 以氐、 房、心、 尾、 箕同祀, 尤為無名。 又按晉?天文志?: ‘老人一星在弧南, 一日南極, 常以秋分之旦見于丙, 春分之夕沒于丁, 見則治平, 主壽昌, 常以秋分候之南郊?!鬂h于國都南郊立老人星廟,常以仲秋祀之, 則壽星謂老人矣。 請依后漢, 于壇上設(shè)壽星一位, 南向, 祀老人星。 其壇下七宿位不宜復(fù)設(shè)?!?/p>

      ……

      慶歷以立秋后辰日祀靈星, 其壇東西丈三尺, 南北丈二尺,壽星壇方丈八尺。 皇祐定如唐制, 二壇皆周八步四尺……?政和新儀?改定: 壇高三尺, 東西袤丈三尺, 南北袤丈二尺, 四出陛, 一壝, 二十五步。①?宋史?卷 130?禮志六?, 中華書局 1977 年版, 第 2515 頁。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 唐代壽星壇的形制為“周八步四尺”, 與靈星祭祀相同形制。 ?大唐郊祀錄?所載: “(靈星)壇高三尺, 周回八步四尺?!雹谕鯖? ?大唐郊祀錄?卷3, ?大唐開元禮 附大唐郊祀錄?, 民族出版社2000 年, 第 705 頁??梢娫谔拼爸芑匕瞬剿某摺睉?yīng)是唐代壽星壇的形制。 唐玄宗之前并無相應(yīng)祭祀南極老人星及東方七宿的禮儀祭祀建筑的形制流傳。 目前所能見到的最早祭祀南極老人星的建筑應(yīng)為東漢老人星廟。?后漢書?卷95?禮儀志中?:

      仲秋之月, 縣道皆案戶比民。 年始七十者, 授之以王杖, 餔之糜粥。 八十、 九十, 禮有加賜……是月也, 祀老人星于國都南郊老人廟。③?后漢書?卷 95?禮儀志中?, 中華書局 1965 年版, 第 3124 頁。

      此時的廟, 與之后的壇形制完全不同, 而唐前的南朝陳代, 更是將祭祀南極老人星的場所放在太史署中。 ?隋書?卷7?禮儀志二?記載南朝陳代老人星祭祀禮儀:

      又令太史署, 常以二月八日于署庭中, 以太牢祠老人星。 兼祠天皇大帝、 太一、 日月、 五星、 鉤陳、 北極、 北斗、 三臺、 二十八宿、 大人星、 子孫星, 都四十六坐。④?隋書?卷 7?禮儀志二?, 中華書局 2019 年版, 第 157 頁。

      南北朝隋代關(guān)于老人星祭祀的場所并未有固定的禮儀方面的規(guī)定, 且玄宗時期壽星壇不僅祭祀南極老人星, 同時也祭祀東方七宿,前代無例。 所以在玄宗朝設(shè)立壽星壇祭祀時, 其優(yōu)先選擇較為相似的靈星祭祀作為模仿版。 為何選擇靈星祭祀作為模仿樣本? 靈星祭祀活動與農(nóng)業(yè)相關(guān)。 ?通典?卷44 記載: “(靈星祭祀)舞象教田, 初為芟除, 次耕穘, 次耘耨、 驅(qū)爵及穫刈、 舂簸之形, 象成功也?!雹?通典?卷 44?禮四?, 中華書局 2016 年版, 第 1228 頁??赡苁且?yàn)榍锕?jié)、 壽星壇祭祀均為秋日之祭祀, 而作為千秋節(jié)慶典的一部分, 壽星壇不可避免地受到千秋節(jié)慶典中的慶豐收的影響。 千秋節(jié)慶典中有“村社作壽酒, 宴樂, 名為賽白帝, 報田神”等與農(nóng)業(yè)活動相關(guān)的活動。②?冊府元龜?卷2?帝王部·誕圣?, 中華書局1960 年版, 第20~21 頁。所以可以推測在沒有先例范本的情況下, 壽星壇在形制建構(gòu)上優(yōu)先選擇模仿靈星祭祀, 直到宋代?政和新儀?對壽星壇祭祀形制進(jìn)行了重新規(guī)劃。

      三、 壽星壇祭祀后的老人星內(nèi)涵分化

      壽星壇祭祀使南極老人星的理論內(nèi)涵, 逐漸走入民間視野。 壽星壇祭祀創(chuàng)立之前, 南極老人星在星占學(xué)中專屬于帝王, 凡有提及, 均和帝王壽命相關(guān)。 如?晉傅玄賀老人星表?: “老人星見, 揮景光明,圣主壽誕, 享祚元吉, 自天之佑, 莫不抃舞?!?晉卞壸賀老人星表?:“陛下圣德應(yīng)干, 嘉瑞屢臻, 玄象垂耀, 老人啟征, 萬壽無疆?!雹?藝文類聚?卷1?天部·星?, 中華書局1965 年版, 第2 頁。?文苑英華?所收武周時期武三思?賀老人星見表?:

      ……伏惟天冊金輪圣神皇帝陛下潤色丕業(yè), 光赫寶祚……伏見太史奏稱, 八月十九日夜有老人星見。 臣等謹(jǐn)按?黃帝占?云:“老人星, 一名壽星, 色黃明, 見則人主壽昌?!庇职?孫氏瑞應(yīng)圖?云: “王者承天, 則老人星臨其國?!庇?春秋分候縣象文曜鏡?云: “王者安靜, 則老人星見。 當(dāng)以秋分候之, 懸象著符于上, 人事發(fā)明于下?!眽鄄撸?知億載之有歸; 安靜者, 示萬邦之必附。 澄霞助月, 非唯石氏之占; 散翼垂芒, 何獨(dú)斗樞之說……①?文苑英華?卷561?表九·賀祥瑞一?, 中華書局1966 年版, 第2868頁。

      可見在唐玄宗前所傳文獻(xiàn), 南極老人星的敘述一直是由官方所掌握,遵循讖緯和星占文獻(xiàn)的相關(guān)理論, 老人星與帝王壽命相關(guān), 老人星見則預(yù)示帝王長壽。 關(guān)于南極老人星其他內(nèi)涵的理論則不見于史籍。②關(guān)于唐玄宗前老人星在天文星占、 讖緯中的理論, 可參考瞿曇悉達(dá):?開元占經(jīng)?卷 68, 九州出版社 2012 年版, 第 678 頁。

      唐代禁止私人學(xué)習(xí)天文讖緯知識, ?唐律?記載: “諸玄象器物、天文圖書、 讖書、 兵書、 七曜歷、 太一雷公式, 私家不得有, 違者徒二年。 私習(xí)天文者亦同?!雹坶L孫無忌: ?唐律疏議?卷9?職制律?, 中華書局1983 年版, 第196 頁。在壽星壇祭祀設(shè)立之前, 壽星壇所祭祀的南極老人星和東方七宿的相關(guān)理論多來源于天文星占和讖緯知識。 但在壽星壇設(shè)立之后, 唐代文學(xué)作品對南極老人星內(nèi)涵的解釋走上不同的兩條道路。

      一方面是秉承官方壽星壇祭祀理論的作品, 如元和時期趙蕃?老人星?: “太史占南極, 秋分見壽星。 增輝延寶歷, 發(fā)曜起祥經(jīng)。 灼爍依狼地, 昭彰近帝庭。 高懸方杳杳, 孤白乍熒熒。 應(yīng)見光新吐, 休征德自形。 既能符圣祚, 從此表遐齡?!雹?文苑英華?卷181?詩三·省試二?, 中華書局1966 年版, 第888 頁。白居易的?司天臺 引古以儆今也?: “司天臺, 仰觀俯察天人際……明朝趨入明光殿, 唯奏慶云壽星見。 天文時變兩如斯, 九重天子不得知。 不得知, 安用臺高百尺為。”⑤白居易撰, 謝思煒校注: ?白居易詩集校注?, 中華書局2006 年版, 第318~321 頁。

      還有元稹?遣興十首?: “老人在南極, 地遠(yuǎn)光不發(fā)。 見則壽圣明, 愿照高高闕?!雹?全唐詩?卷 398, 中華書局 1960 年版, 第 4468 頁。以上這些詩文中的南極老人星的含義都和官方視角下壽星壇祭祀中的南極老人星與帝王長壽相關(guān)的理論相同。 這是唐代官方, 也即禮儀祭祀、 天文星占中的南極老人星的內(nèi)涵。

      另一方面, 在非官方視角下的南極老人星, 其形象又有許多不同。 如杜甫?泊松滋江亭?: “一柱全應(yīng)近, 高唐莫再經(jīng)。 今宵南極外, 甘作老人星?!雹?全唐詩?卷 232, 中華書局 1960 年版, 第 2556 頁。在杜甫筆下老人星的形象并不與帝王壽誕相關(guān),更接近其天文意義上的形象, 而到了晚唐時期, 李商隱?寄太原盧司空三十韻?: “神物龜酬孔, 仙才鶴姓丁。 西山童子藥, 南極老人星?!雹?全唐詩?卷 541, 中華書局 1960 年版, 第 6254 頁。晚唐時期李頻?府試?yán)先诵且?: “海內(nèi)逢康日, 天邊見壽星?!雹?全唐詩?卷 589, 中華書局 1960 年版, 第 6842 頁。在晚唐時期, 南極老人星雖然與長壽安康相關(guān), 但并不直接與帝王長壽相關(guān), 此時的老人星內(nèi)涵越來越貼近民間, 直至后代轉(zhuǎn)變?yōu)槟蠘O老人這一經(jīng)典形象。④此處可參見郭佳: ?壽星老人考?, ?宗教學(xué)研究?2020 年第 1 期, 第258~265 頁。

      官方與非官方文學(xué)作品中對南極老人星內(nèi)涵做出的不同解釋, 說明了對于老人星的定位在壽星壇祭祀后有一定的改變, 即南極老人星內(nèi)涵由官方獨(dú)占的理論解釋進(jìn)一步發(fā)展為民間對官方理論的去神圣化。

      有趣的是, 在北宋初期, 史官對于南極老人星理論的理解也存在著另外一種觀點(diǎn), 如?冊府元龜?卷180?帝王部·失政·濫賞?載宋代史官所言: “前代太史預(yù)言氣象水旱災(zāi)變使國有備可賞之矣。 至于中秋老人星見日月薄蝕皆常事也。 賜賞非其時況歷日乎!”⑤?冊府元龜?卷 180, 中華書局 1960 年版, 第 2166 頁。在宋代史官的視角下, 老人星作為一種常見的恒星, 已經(jīng)無法繼續(xù)視為祥瑞了。 對南極老人星的祭祀也很難如唐玄宗時期那樣將其套用在帝王誕節(jié)之上。

      在玄宗時期壽星壇祭祀創(chuàng)立之后, 關(guān)于南極老人星的內(nèi)涵解釋發(fā)生了一定的分化。 官方解釋延續(xù)之前的南極老人星與帝王壽星相關(guān)的理論, 非官方對南極老人星的理論和內(nèi)涵的理解主要側(cè)重其天文特征, 到了晚唐時期逐漸轉(zhuǎn)化為普通的長壽意象。 這也可以揭示中晚唐時期經(jīng)由壽星壇祭祀的推動, 南極老人星由官方解釋下的帝王長壽到普遍意義的長壽的理論發(fā)展。

      四、 余 論

      開元十七年(729 年)唐玄宗創(chuàng)立千秋節(jié), 正式將帝王生日納入國家節(jié)日。 開元二十四年(736 年)壽星壇設(shè)立。 安史之亂后, 隨著唐肅宗的繼位, 對唐玄宗的神圣化塑造的減少, 圍繞唐玄宗生日壽誕的壽星壇的地位逐漸下降, 到了憲宗時期甚至取消對玄宗生日的賀禮, 使得壽星壇祭祀進(jìn)一步邊緣化, 在憲宗時期所成的?大唐郊祀錄?中甚至沒有記載壽星壇祭祀。 在中晚唐時期壽星壇祭祀是否存在, 這仍值得我們繼續(xù)研究。 如果其存在, 則其祭祀時間應(yīng)有變化, 從唐玄宗時期八月初五日“回歸”到唐玄宗之前的秋分時期祭祀。 宋代真宗時期重新設(shè)立壽星壇祭祀, 將祭祀時間定為秋分日, 宋徽宗時期曾將壽星壇祭祀移至宋徽宗誕節(jié)天寧節(jié)時候祭祀, 但缺少理論依據(jù), 最后還是回到秋分日祭祀。

      現(xiàn)存的關(guān)于唐代壽星壇祭祀的形制問題僅見于?宋史?中, 其形制也與?大唐郊祀錄?中所載靈星祭祀類同。 從壽星壇形制同于靈星,靈星祭祀作為一個與農(nóng)業(yè)相關(guān)的祭祀, 也可推測壽星壇祭祀與靈星祭祀時間相近, 玄宗之前的南極老人星祭祀無固定形制, 且千秋節(jié)具有一定的農(nóng)業(yè)豐收色彩, 所以壽星壇形制一定程度上借鑒了靈星祭祀的設(shè)計。

      在壽星壇祭祀創(chuàng)立之后, 關(guān)于南極老人星內(nèi)涵的解釋展現(xiàn)了較大的不同。 首先是官方解釋延續(xù)之前天文星占、 讖緯的知識理論; 非官方視角下的老人星更多偏重于老人星的天文特征, 但到了晚唐時期,對老人星的內(nèi)涵解釋逐漸發(fā)展出了與帝王壽命脫鉤的純粹長壽意象,這與之前的側(cè)重于帝王長壽有所不同。 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一方面是天文知識的發(fā)展, 另一方面也與壽星壇祭祀推動了南極老人星知識的廣泛傳播相關(guān)。 南極老人星自壽星壇祭祀后逐漸走向大眾和文學(xué)創(chuàng)作, 最后成了家喻戶曉的形象。

      總而言之, 壽星壇祭祀作為一個圍繞玄宗壽誕千秋節(jié)而設(shè)立的祭祀, 也繼承了千秋節(jié)的“自我作古”的特性。 玄宗之后, 壽星壇祭祀的理論重點(diǎn)偏移, 在經(jīng)歷多番改造后, 回歸唐前的老人星祭祀, 與此同時其理論進(jìn)一步擴(kuò)散至民間, 這也值得我們深入探討。

      猜你喜歡
      壽星秋分千秋
      卷韻千秋
      寶藏(2021年10期)2021-11-22 07:30:30
      二十四節(jié)氣之秋分
      新教育(2018年27期)2019-01-08 02:23:16
      二十四節(jié)氣之白露·秋分
      壽星
      寶藏(2018年1期)2018-04-18 07:39:48
      秋分
      千秋默對
      寶藏(2017年7期)2017-08-09 08:15:17
      為什么要把蛋糕抹在壽星的臉上?
      最難辦的一件事
      壽星居住的地方
      藝海(2015年6期)2015-09-25 16:50:11
      怕黑千秋葉工作室
      剑河县| 扶余县| 乌拉特中旗| 宁国市| 抚远县| 杭锦旗| 广饶县| 阳信县| 中江县| 金秀| 乐平市| 泰安市| 夹江县| 中超| 宁海县| 慈溪市| 长子县| 许昌县| 固镇县| 麟游县| 鄂托克前旗| 桐梓县| 黑龙江省| 城口县| 高雄县| 正蓝旗| 泸西县| 巴里| 永善县| 马关县| 修文县| 思茅市| 清涧县| 同德县| 游戏| 连山| 酒泉市| 墨竹工卡县| 涿鹿县| 和政县| 旺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