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彬
【摘 要】 目的:探索加巴噴丁治療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后神經痛的療效及安全性。方法:選擇100例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后神經痛患者為試驗對象,選擇單雙號隨機化分組,各50例,分別選擇卡馬西平治療、加巴噴丁治療。結果:觀察組PSQI評分(5.59±0.13)分、VAS評分(1.13±0.56)分、不良反應發(fā)生率(2.00%)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后神經痛患者實施加巴噴丁治療效果顯著。
【關鍵詞】 加巴噴丁;帶狀皰疹;神經痛;安全性
【中圖分類號】R256.2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22-068-01
帶狀皰疹主要是因病毒感染引起,屬于皮膚科常見疾病,部分患者經過2~3周可自行愈合,但部分患者可因神經痛維持數月或數年,其中最基礎的神經病理性疼痛為神經系統損傷,呈現為陣發(fā)性刺激痛、持續(xù)性灼燒痛,多見于胸背部,疼痛感累及全身,嚴重影響生存質量和身心健康[1]。為了緩解機體疼痛感,常運用加巴噴丁治療,其是目前治療神經病理性疼痛最常用、有效的藥物,能夠阻斷神經病理性疼痛產生的過程,作用于脊髓后角神經元突觸后鈣離子通道,緩解機體不適感和疼痛感,獲取滿意治療效果。而本文分別對比了兩種方案優(yōu)勢以及在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后神經痛患者中作用性,如下文報道。
1 資料和方法
1.1 資料
100例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后神經痛患者為試驗對象,選擇單雙號隨機化分組,分為兩組,此次試驗均在2017年4月11日至2019年6月20日期間完成。入選標準:(1)患者經實驗室、影像學、體征評估,確診為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后神經痛,且疼痛時間超過3個月;(2)患者對本次試驗具有一定了解性。排除標準:(1)排除不能主動配合治療患者;(2)排除肝腎功能不全患者;(3)排除正在服用止痛藥物患者;(4)排除因其他原因所致類似神經痛患者。
觀察組平均年齡(62.17±3.22)歲,平均病程(12.39±3.11)個月;性別:男27例,女23例。對照組平均年齡(62.58±3.35)歲,平均病程(12.44±3.28)個月;性別:男28例,女22例。兩組資料不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卡馬西平(國藥準字H20020429;北京諾華制藥有限公司)治療,每日三次,每次口服500mg。
觀察組采用加巴噴丁治療,治療第一天,給予口服300mg(國藥準字:H20013258;江蘇恩華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1粒)加巴噴丁,每日三次,第二、第三天適當增加劑量,即600~900mg,第四天維持1200mg,后期可根據恢復情況,適當增加劑量,每日最大劑量為1800mg。兩組均連續(xù)治療6周。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PSQI(匹茲堡睡眠質量量表)、VAS評分(視覺模擬疼痛評分)。
PSQI評分[2]:最高分21分,評估內容包括日間功能、睡眠障礙、睡眠效率、睡眠時間、催眠藥物、入睡時間、睡眠質量等,若睡眠質量越好,分數越低。
VAS評分[3]:10分代表劇烈疼痛,0分代表無明顯疼痛。
1.4 統計學處理
實施SPSS22.0軟件統計學處理,當P<0.05時代表統計存在差異。
2 結果
觀察組眩暈、胃腸道反應、視物模糊率低于對照組(P<0.05)。如表1所示:
觀察組PSQI評分、VA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如表2所示:
3 討論
帶狀皰疹后神經疼痛常合并神經痛癥狀,伴隨著灼燒感、閃電樣疼痛、刀割樣疼痛,長期的疼痛感可導致機體分泌緩激肽、組胺、P物質、交感活性物質、5-羥色胺等多種物質,進而容易引起患者出現便秘、倦怠、厭食、睡眠紊亂等自主神經癥狀,嚴重影響日常生活。
加巴噴丁屬于一線抗驚厥藥物,能夠抑制損傷后外周神經的異位放電,主要作用機制為:(1)加巴噴丁是NMDA受體拮抗劑,可作用于N-甲基D-天冬氨酸受體,發(fā)揮顯著抗痛覺過敏作用,在深入探索過程中,發(fā)現加巴噴丁即便不直接作用于NMDA受體,還可減少K+外流和Na+、Ca2+內流,減少高鈣電導誘發(fā)的神經元異常放電,抑制興奮性突觸后神經元興奮,有效減輕機體疼痛感;(2)加巴噴丁作用于電壓門控Ca2+通道,能夠阻滯信息傳遞,減少去甲腎上腺素和氨基酸谷氨酸釋放,減少Ca2+內流。分析本次結果,觀察組PSQI評分、VAS評分、不良反應低于對照組(P<0.05),由此說明,加巴噴丁能夠間接提高機體對疼痛的閾值,緩解當前疼痛感,改善睡眠狀態(tài),促進患者病情康復。
總而言之,加巴噴丁用藥安全性較高,可抑制中樞及外周神經異常放電,緩解機體疼痛感,用于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后神經痛患者中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 王嬋娟,徐鳳連,王亮等.加巴噴丁聯合中藥局部外敷治療帶狀皰疹神經痛的臨床觀察[J].浙江臨床醫(yī)學,2015,75(2):281-282.
[2] 許艷,單鵬,周寧等.加巴噴丁、氨酚羥考酮聯合馬來酸氟吡汀在緩解老年帶狀皰疹患者后遺神經疼痛中的作用[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8,38(23):5766-5768.
[3] 鄭旭,姜薇.加巴噴丁聯合伐昔洛韋治療帶狀皰疹神經痛的效果觀察及對視覺模擬評分的影響[J].中國醫(yī)刊,2018,53(8):915-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