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凡 趙以焌
1.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江蘇 泰州 225300;
2.浙江萬里學院,浙江 寧波 315000
離婚冷靜期制度適用的情況僅為:雙方自愿協(xié)議離婚。對于那些因為家庭暴力而主張要求離婚的,一般是通過起訴進而解決,而訴訟離婚是不適用離婚冷靜期制度的。動用國家的立法力量是為了更好的、有效的減少輕率離婚、沖動離婚。國家立法力量的介入,不是如那些反對者所說的那樣——限制婚姻自由、侵犯個人權利,我認為反而是對自愿提出離婚的雙方的一種變相的婚姻保護,維護婚姻雙方因一時意氣用事而做出的離婚抉擇,促使雙方冷靜思考,妥善抉擇。
1.離婚率持續(xù)上升
我國近些年來,離婚率在持續(xù)上升,特別是在2003年離婚率突然大幅提高,原因就在于2003年通過了婚姻登記條例,該條例降低了離婚的門檻。2019年,民政部門離婚登記達到310.4萬對。中國的協(xié)議離婚辦理十分迅捷,只要雙方能夠協(xié)商一致,到民政局基本上就可以立即辦理離婚手續(xù)。也可以說,因為協(xié)議離婚沒有限制,程序便捷,隨辦隨離,再加上我國經(jīng)濟社會高速發(fā)展以及民眾個體思想開放,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離婚率的增加。我國之前一度被稱之為世界婚姻最穩(wěn)定的國家,而現(xiàn)在卻成為全球離婚率最高的國家。
2.閃婚閃離數(shù)量增多
現(xiàn)代人的心態(tài)太浮躁,激情來的快,去的也快?;榍叭狈α私?,沒有良好的感情基礎,僅憑著交往時雙方之間的好感、憑著對婚后美好生活憧憬的一腔熱血就去領證結婚。結婚后,雙方暴露出的真實性格以及婚前婚后的差距、無法適應結婚后的角色、缺乏必要的溝通和相互之間的寬容等一系列問題,導致夫妻雙方矛盾激化,選擇離婚。年輕人閃婚閃離的居多,現(xiàn)在是思想開放、自由的時代,戀愛、婚姻自由化,在感情上雙方當事人都享有充分的自主決定權,再加上結婚與離婚的辦理程序便捷,這也就導致了他們沖動結婚、離婚。
3.復婚的普遍性
根據(jù)民政部的數(shù)據(jù)資料,復婚夫妻數(shù)量呈現(xiàn)上漲的趨勢。復婚無非基于以下幾個原因:(1)為了未成年子女的健康發(fā)展;(2)為當時的一時沖動而后悔;(3)對婚姻的重新思考;(4)迫于生活的壓力。其實,復婚的主要原因就在于雙方?jīng)Q定離婚時的不冷靜——缺乏深思熟慮、情緒過于沖動、沒有對后果進行評估。
俗話說“家和萬事興”,意思就是家庭和諧,所有的事情就能興旺。在老一輩看來,很忌諱離婚,老一輩認為只要一家人在一起,沒有邁不過去的坎。但在現(xiàn)代社會,年輕夫妻認為離婚沒有什么,是個人的自由,也是權利。這或許就是時代不同,思想也就不同,思想更加自由化。其實,離婚絕對不僅僅是雙方當事人的事情,還牽扯到上至雙方的父母,下至自己的孩子,他們的身心或多或少都會受到影響。離婚意味著一個家庭的分崩離析,家是一個人的港灣,失去了港灣,人就在家庭這一屬性上失去了歸屬感?;橐黾彝リP系是情感的棲息地,有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會減少外界壓力帶來的煩惱。
離婚冷靜期制度,能夠挽救原本不必解體的婚姻,維護家庭的完整。這樣的一個制度,能讓雙方在冷靜期內(nèi)平緩情緒,反思問題到底在哪,這也為雙方和好后的家庭和諧創(chuàng)造了條件。
一個完整的家庭,對于未成年子女來說,不僅僅是物質(zhì)條件上的充分與穩(wěn)定,更是心靈上的滿足。父母離婚后,可能雙方都不想撫養(yǎng),拒絕支付相應的撫養(yǎng)費,這就會導致未成年子女生活質(zhì)量的下降。父母離婚后很可能都再婚,組建新的家庭,那么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關心可能少之又少。父愛與母愛對于未成年子女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缺少父愛或者母愛,都極大可能會導致未成年子女性格上的缺陷、心理上的障礙、不能融入社會等等。而且父母的婚姻關系,會影響著未成年子女對婚姻的看法,父母婚姻的破裂,會導致未成年子女對婚姻關系的恐懼與失望,進而影響未成年子女長大成年以后的婚姻生活狀況。
此外,根據(jù)最近幾年的未成年人犯罪統(tǒng)計來看,生活在單親家庭中的未成年人的犯罪比率逐年上升。父母離異,必然面臨分居,就無法承擔起對未成年子女的雙重撫養(yǎng)任務,極易造成未成年子女心理的障礙和性格的扭曲。生活在單親家庭中的孩子,因為沒有正常的情感交流與教育,往往會為了尋找自己的價值認同,最終走向犯罪的道路。
離婚冷靜期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會降低離婚率,挽救更多的家庭,進而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健康成長,降低未成年犯罪的比率。
離婚冷靜期也稱為緩沖期,為雙方提供一個舒緩情緒的時間,讓雙方能夠冷靜思考、冷靜處理問題。人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個體,而是與社會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橐龅姆€(wěn)定既與小家庭的幸福緊密相關,也與社會這個大家庭的發(fā)展緊密相連。每一個家庭的和諧,都有利于社會的和諧。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發(fā)展,人們會利用離婚進行一些違法犯罪活動,如用“假離婚”來規(guī)避相關政策、轉移夫妻財產(chǎn)、騙婚等等,這些行為導致了各方利益的損失,對社會風氣造成了不良影響。
有人認為對離婚進行限制,侵犯了個人權利,離婚的確是公民的權利,但任何權利都有界限,都不能被濫用。如果放任權利的行使,會損害社會的利益,不利于社會的穩(wěn)定與和諧,那么公權力的介入也無可厚非。
離婚冷靜期制度,對協(xié)議離婚設置了一定的“門檻”,可以有效的減少利用離婚進行的違法犯罪活動,有利于促進社會和諧、維護社會穩(wěn)定。
在冷靜期發(fā)生家庭暴力或者可能出現(xiàn)家庭暴力、危及人身安全行為的情況,經(jīng)當事人申請或者法院依職權,法院應當對當事人采取人身保護措施,此時需要制定離婚冷靜期內(nèi)的人身保護令申請程序以及審查標準,并與相關部門聯(lián)合執(zhí)行,有效保障人身安全。
離婚冷靜期中情緒的舒緩、冷靜思考不能僅僅依賴于當事人,應當由第三方的專業(yè)力量介入,比如社區(qū)心理咨詢師、情感專家等,對當事人進行心理上的疏導、溝通,對婚姻進行專門的指導與規(guī)劃。設立相應的社區(qū)婚姻咨詢機構進行定期回訪,讓社會力量充分發(fā)揮作用。
婚姻自由是權利,但權利的行使不能對社會的穩(wěn)定造成威脅。減少沖動型離婚,是促進家庭美滿、社會和諧的一劑良藥,公權力的介入,散發(fā)出制度的溫情。有的人說這會阻礙結婚率,我想說,離婚冷靜期并不是這撥人不想結婚的真正原因。對于離婚者而言,如果這段婚姻真的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最終也都能夠離成。而挽救一段婚姻、或者一個家庭,哪怕是萬分之一的可能,我們都要去嘗試。希望離婚冷靜期這一制度,可以讓沖動結婚、離婚的夫妻能夠慎重對待婚姻,進而減少對未成年子女的傷害、促進家庭和諧、社會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