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崖
草的香,似乎只有在兩個時間可以聞出來。
一是在被碾壓或攔腰斬斷的時候,這時候的草,像是慷慨就義,被鐮刀、被車輪,割斷、碾壓,散發(fā)出奇特的生命的香,這香味,讓人覺得有一種拿生命才換得來的美。我小時候喂過牛,給牛鍘過草。當祖母把成捆的青草放到鍘刀下,我奮力揮動胳膊,向下一壓,咔嚓,草被斬成了兩段,旋即散發(fā)出一股誘人的香。我追求這種香,似乎也在一定程度上驗證了,人是具有動物性的,格外愛這些草木滋味。
另一是在草被熬煮的時候。我的父親是一位中醫(yī),小時候,我常常愛在他的中藥櫥邊轉悠,可以聞到與眾不同的草木香氛,就好像這些香味糾纏在一起,我置身其中,可以免除疾病的侵擾一樣。遇到病人前來抓藥,父親把那些或葉、或花、或根、或果的中藥材用紗布包起來,放到砂鍋內熬煮,滿屋子的中藥香。在滾沸的高溫作用下,我覺得這才能徹徹底底地聞到草木的香味。
秋天到了,草木走向成熟,似一個男孩走向青年,一個女人發(fā)育完善。舊時,在鄉(xiāng)間,我喜歡睡在小溪邊的草甸子上,一邊看藍天白云,一邊嚼草根,我覺得,這簡直是神仙般的日子。小時候,身小力薄的我干不了農(nóng)活,放羊是我唯一的活。我把羊拴在溪邊的小樹上,確保它們只吃草,不會啃食莊稼,我就往地上一躺,看著羊羔吃奶,母羊吃草,我呢,則效仿羊的樣子,去嘗一嘗草根。
羊吃草,在我看來,簡直是一件藝術。用舌頭把草攬到嘴里,嚓嚓而食,羊毛潔白似雪,羊的嘴唇粉紅似桃,青草如翡翠一樣耐看,整幅畫面簡直太有感覺了。
草木的根深深扎進土地,通過葉面來進行光合作用,它是最能吸納天地靈氣的。所以,維生素多蘊含在很多青菜當中,牛羊通過青草來攝取營養(yǎng),我們再通過牛羊的肉來攝取營養(yǎng),然后,牛羊和人的糞便又可作為肥料給青草帶去營養(yǎng)。這個循環(huán)看起來有些吊詭,實際上,又是多么巧妙的一個輪回。
青草,在這樣的一個輪回中,無疑扮演著“雙面人生”。成全人畜,又替人畜打掃垃圾,還這個世界天藍水碧,它們的一生近乎偉大。
我有一位詩人朋友,他每次在城市居住久了,吃的大魚大肉多了,詩性會逐漸泯滅,會寫不出東西。這個時候,他都會到山區(qū)的寺院里,找一處周遭長滿茂密樹木的禪房來住,日日食蔬,這樣,就能令詩性重返。他說,他獲獎最多的詩作,一般都是寺院里的那些草木和蔬菜給予的。
——這是何其美妙的草木恩典!
有時候,我實在羨慕那些古人,居住的全部是木材架構的房子,戴的是斗笠,披的是蓑衣,穿的是木屐或草鞋,這樣,才有“一蓑煙雨任平生”的瀟灑?,F(xiàn)如今,你披著滿是塑料味道的雨衣,穿著不透氣的膠鞋,能“任平生”嗎?
我不是過激。只是想表達,人一親近草木,就滋生了健康,就培育了高雅,就構建了和諧。
草木的恩典,也許是它們自己都不知曉的義舉,但,一歲一枯榮,它們一直在照做。也多虧了草木的這份堅守,這種任性,才讓我們有機會——食草,刷新自己;聞香,愉悅心智;觀色,養(yǎng)眼醒神。
(選自《人民日報》,有刪改)
賞析
本文標題即為全文主旨,“草木”給予人的“恩典”很多,如草木是人類食材、藥材的來源,滋養(yǎng)人們健康成長;草木的香味、色彩能愉悅人們的心神;草木所構建的大自然,讓人們心思澄澈,回歸本性,能給人們的創(chuàng)作帶來靈感。
全文緊扣主旨,語言詩意,結構嚴謹。在語言的錘煉上,作者非常精心,如“小時候,我常常愛在他的中藥櫥邊轉悠,可以聞到與眾不同的草木香氛”,“常?!北砻髯髡呓?jīng)常這樣做,“與眾不同”表明在作者心目中,草木香味非常獨特。這兩個詞表現(xiàn)了作者對草木清香的偏愛,也為下文的情感升華作了鋪墊。再如“輪回”指草木的根深深扎進土地,通過葉面進行光合作用生成維生素;牛羊通過青草來攝取營養(yǎng),我們再通過吃牛羊的肉來攝取營養(yǎng);反過來,牛羊和人的糞便又可作為肥料給青草帶去營養(yǎng)。這樣的過程用“輪回”二字概括,可謂精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