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人民民主專政》的文本修改與思想演變

      2020-12-03 00:58:49倪博聞
      毛澤東研究 2020年2期
      關鍵詞:單行本民主專政人民出版社

      倪博聞

      近年來,從文本學的角度對毛澤東的著作進行研究成為了學術界的熱點,這對于了解毛澤東著作的發(fā)展演變、進而認識毛澤東思想的變化具有重要意義。許多經歷過重要修改的重要著作,如《新民主主義論》《論聯(lián)合政府》《論十大關系》等都已經受到了學術界的重點關注,并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而同樣作為毛澤東重要著作尤其是系統(tǒng)闡述了毛澤東對于新中國理論構想的《論人民民主專政》,由于修改內容相對較少,受到的關注并不多。日本學者竹內實主編的《毛澤東集》對比了收錄到1960 年版《毛澤東選集》第四卷中《論人民民主專政》的內容與最早發(fā)表在《人民日報》上的內容,并標注了修改情況①[日]竹內實監(jiān)修:《毛澤東集》第10 卷,蒼蒼社1983 年第2 版,第291-307 頁。,這對于研究文本演變具有很高的價值。除上述兩個版本之外,《論人民民主專政》還存在一個1949 年出版且在新中國成立初的十年間比較有影響力的單行本,但學術界關注較少。為此,本文選擇《論人民民主專政》的上述三個版本進行對比研究,通過對文本演變的梳理探究毛澤東的思想在新中國成立前后的發(fā)展變化。

      一 《論人民民主專政》主要版本情況

      新中國成立前后,較有影響力的《論人民民主專政》的版本主要有以下三個。

      一是1949 年7 月1 日發(fā)表在《人民日報》上的版本(以下簡稱《人民日報》本)?!墩撊嗣衩裰鲗U返陌l(fā)表日期一般定為1949 年6 月30 日,然而,所謂的發(fā)表其實是通過新華社進行播發(fā)。真正見諸文字是在第二天即1949 年7 月1 日,《人民日報》第一版用整個版面發(fā)表了《論人民民主專政》的全文。隨后,這個版本的《論人民民主專政》被一些報刊轉載引用,如上海發(fā)行的《煙業(yè)日報》就在7 月2 日用半個版面摘錄了《論人民民主專政》的部分內容,并配了“紀念七一偉大日子毛主席發(fā)表新指示”①《論人民民主專政》,《煙業(yè)日報》1949 年7 月2 日。的題解,這些文本內容都屬于同一版本系統(tǒng)。

      二是1949 年發(fā)表的《論人民民主專政》單行本(以下簡稱1949 年單行本)。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宣傳《論人民民主專政》無疑是十分重要的工作,但僅僅依靠《人民日報》等報紙顯然無法滿足這種需要。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論人民民主專政》的單行本在7 月份就應運而生。由于當時中國大陸尚未完全解放,全國性的政權還沒有建立,不具備全國發(fā)行的條件,于是各地黨政軍機關就自行翻印了《論人民民主專政》,或出版單行本,或在刊物上印發(fā)。據(jù)一些收藏者的研究,單單是1949 年就出版了幾十種單行本,除了已經解放的東北、西北、華北、華東等地區(qū),其他尚未解放的地區(qū)也進行了出版?zhèn)鞑?。比如在湖南,當?shù)厥∥蛯ⅰ墩撊嗣衩裰鲗U吠忻麨椤吨袊I(yè)化及有關諸問題》進行了秘密翻?、诎貧J水:《毛澤東著作版本鑒賞》,山東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82-84 頁;張曼玲:《毛澤東早期著作版本精品圖錄》,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 年版,第211-213 頁。。此外,香港新民主出版社也以單行本的形式出版了《論人民民主專政》,作為成套的《毛澤東選集》的一部分③劉金田、吳曉梅:《塵封:〈毛澤東選集〉出版的前前后后》,臺海出版社2012 年版,第92-93 頁。。

      這些單行本都在《人民日報》本的基礎上進行的修改,且內容完全一致。這說明,在《人民日報》對外發(fā)表之后,當時的中央有關部門迅速對文章內容進行了修訂,并將修訂后的版本傳播到各地進行印發(fā),進而在全國范圍內形成了學習宣傳《論人民民主專政》的熱潮。在新中國成立后的十年間,1949 年單行本一直是作為權威版本供人們學習研究。尤其是在1959 年,為了紀念《論人民民主專政》發(fā)表十周年,一些研究刊物刊發(fā)了大量學習文章,這些文章都是以1949年單行本作為底本的。例如1959 年《法學研究》上刊載的一篇學習《論人民民主專政》的心得體會就引用了其文本內容:“總結我們的經驗,集中到一點,就是工人階級(經過共產黨)領導的以工農聯(lián)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這個專政必須和國際革命力量團結一致。這就是我們的公式,這就是我們的主要經驗,這就是我們的主要綱領?!雹芡蹒耄骸秾W習毛主席“論人民民主專政”的體會》,《法學研究》1959 年第3 期。由于“這個專政必須和國際革命力量團結一致”這句話是1949 年單行本新增的,在《人民日報》本中并沒有,因此可以斷定其所依據(jù)的正是1949 年單行本。而且,這些文章將單行本的《論人民民主專政》視為權威著作,將其與當時已經出版的《毛澤東選集》前三卷和《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放在一起進行學習??傊m然《人民日報》本出現(xiàn)的時間更早,但在新中國成立后的十年間,最為廣泛傳播的并非《人民日報》本,而是1949 年單行本。甚至可以說,一直以來,《人民日報》本都沒有成為集體學習的正式文本,因而相對于1949單行本影響力較小。

      三是1960 年出版的收錄了《論人民民主專政》的《毛澤東選集》第四卷版(以下簡稱1960 年《毛選》本)。新中國成立后,在中共中央的組織和毛澤東的親自參與下,《毛澤東選集》一至三卷于1951 年至1953 年先后出版,但第四卷一直遲遲未能出版。直到1960年,《毛澤東選集》第四卷才出版發(fā)行,內容為第三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時期的著作,其中就包括《論人民民主專政》。從第四卷出版發(fā)行之后,學習《論人民民主專政》的權威版本就從1949 年單行本變成了1960 年《毛選》本。

      需要指出的是,竹內實主編的《毛澤東集》以1960 年《毛選》本校對《人民日報》本,校對的結果固然是不錯的。但這里存在一個問題,即1960 年《毛選》本是在1949 年單行本的基礎之上進行修改的,并非是在原始的《人民日報》本的基礎上直接修改的。由于第二次修改對第一次修改的內容基本上予以了保留,因此,如果跳過1949 年單行本直接用1960 年《毛選》本校對《人民日報》本,就無法還原真實的修改過程。比如“人民的國家是保護人民的”一段,《人民日報》本原文為“向著社會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發(fā)展,完成消滅階級和進入大同的歷史任務”①《論人民民主專政》,《人民日報》1949 年7 月1 日。,而1949 年單行本刪去了后面這句話,只保留了“向著社會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發(fā)展”②《論人民民主專政》,解放社1949 年版,第14 頁。,而后1960 年《毛選》本又將“發(fā)展”一詞改為了“前進”③《毛澤東選集》第4 卷,人民出版社1960 年版,第1481 頁。。因此,研究《論人民民主專政》的文本演變,必須要分別研究兩次修改內容,才能更加全面客觀地把握毛澤東這一時期的思想變化歷程。

      當然,在1960 年《毛選》本之后,1991年又出版了第二版《毛澤東選集》,不過《論人民民主專政》這篇文章相對于1960 年《毛選》本的內容修改得并不多,總共8 處且主要都是簡單的文字修改,比如將“象”改為“像”、將“其他”改為“其它”,因而暫不將其作為本文演變的考察對象。

      二 1949 年單行本對《人民日報》本的修改

      1949 年單行本對《人民日報》本進行修改,主要是因為《人民日報》本創(chuàng)作得比較倉促,其中很多思考不甚成熟,一些表述存在一定的問題?!墩撊嗣衩裰鲗U肥窃?949 年6 月底撰寫的,此時新政協(xié)籌備會已經成立,《共同綱領》也在醞釀起草的過程中。6 月24 日,毛澤東給胡喬木寫了信函,要求他“寫一篇紀念七一的論文”④《毛澤東書信選集》,人民出版社1983 年版,第327 頁。,并布置了其他任務,還讓胡喬木注意“偷空睡足覺”??梢钥闯?,當時毛澤東等人的工作非常繁忙,文章的寫作也很倉促。當然胡喬木還是很快完成了任務,不過,“稿子寫出以后,結果沒有用。毛主席自己寫了紀念七一的文章,這就是著名的《論人民民主專政》”⑤《胡喬木回憶毛澤東》,人民出版社2003 年版,第460 頁。。據(jù)逄先知轉述田家英的回憶:“毛澤東在寫這篇文章之前,坐了一天,動也不動,專心構思,然后,又用一天時間,飯也沒吃,一氣呵成,完成了近萬字的名篇?!雹蕖睹珴蓶|和他的秘書田家英》,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 年版,第44 頁。正是由于《論人民民主專政》是毛澤東一蹴而就的,因而文章行云流水、氣勢磅礴,但同樣由于撰寫、發(fā)行迅速,因而呈現(xiàn)出來的文本內容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問題,需要修改,于是產生了修改后的1949 年單行本。

      目前所見到的出版時間最早的1949 年單行本是于1949 年7 月出版的,也就是說,在《人民日報》本發(fā)表之后不久,中共中央就迅速組織對《論人民民主專政》進行修改,并將修改后的版本對外出版發(fā)行。據(jù)統(tǒng)計,1949 年單行本相對于《人民日報》本共有68 處修改,其中18 處為標點符號的修改,17 處為語詞表述方面的修改,這些修改僅僅是為了使文章更加規(guī)范,基本上沒有改變表述含義。涉及到文章內容的修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更加肯定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的正確性。毛澤東在《論人民民主專政》中提出,之所以要走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就在于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道路行不通,解決不了中國的問題。而相較于《人民日報》本,1949 年單行本又增加了這么一句話:“多次奮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樣全國規(guī)模的運動,都失敗了。”①本節(jié)研究的是1949 年單行本對《人民日報》本的修改,為節(jié)省篇幅,如無特殊說明,采用的是1949 年7月1 日第1 版《論人民民主專政》和1949 年《論人民民主專政》單行本的版本,不再另行注釋。這就給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前其他階級、其他道路的嘗試進行了蓋棺定論,表明只有新民主主義才適合中國。毛澤東還提出,最早認識到這一點的并不是中國共產黨,因為早在十月革命之后孫中山就認識到了這個問題,為此重新闡述并進一步豐富了三民主義的內涵。而只有新的革命的三民主義才是與中國共產黨的新民主主義基本相符的,而后者正是民主革命時期毛澤東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最主要成就②李永進:《抗戰(zhàn)時期毛澤東對三民主義的話語重構——基于國共爭奪中國革命話語權的再考察》,《毛澤東思想研究》2018 年第3 期。。在《人民日報》本中毛澤東又提出:“除了誰領導誰這一個問題以外,當作政治綱領一點來說,這里所說的民權主義,是和我們現(xiàn)在所實行的人民民主專政相符合的?!边@個表述認真追究存在著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方面,此時人民民主專政尚未實行;另一方面,孫中山所說的“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民權主義講的僅僅是民主,并不涉及專政。為此1949 年單行本把“現(xiàn)在所實行的人民民主專政”改為了“所說的人民民主主義或新民主主義”,并在后面增加了一句“只許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許為資產階級所私有的國家制度,如果加上工人階級的領導,就是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制度了”。也就是說,在毛澤東看來,孫中山并沒有意識到要通過實行專政來保障國家制度為平民所共有而不為資產階級所私有。其實不僅孫中山,中國共產黨內很多人對這個問題的認識也具有局限性。據(jù)胡喬木回憶,“在1949 年1 月會議上,毛主席對人民民主專政的含義作了進一步的解釋。他說:人民民主專政也是獨裁,人民民主獨裁,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人民內部是民主,對敵人是獨裁。他特別指出:對這個問題宣傳得不夠,甚至黨內也有人弄不清,一聽獨裁就臉紅,其實獨裁是對敵人,對一切反革命分子階層、集團、黨派”③《胡喬木回憶毛澤東》,人民出版社2003 年版,第535 頁。??傊?,只有到了1949年修改《論人民民主專政》的時候,毛澤東才系統(tǒng)闡釋了要對反動階級實行專政的道理,而且指出這個專政只有在工人階級的領導下才能實現(xiàn),這也正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先進性和徹底性所在。

      其次,更加明確了新政權中各階級的地位以及對待各階級的態(tài)度。經過修訂之后的《論人民民主專政》對各階級的表述更加準確、規(guī)范。比如1949 年單行本有兩處將《人民日報》本中的“無產階級”改為了“工人階級”,因為無產階級只是特定社會制度之中的工人階級,而在中國,隨著人民民主專政國家的建立,工人階級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的無產階級已經不相同了,因而有必要修改。在其他保留“無產階級”的地方,都是指中國過去的社會制度下或其他國家的無產階級,比如“無產階級的宇宙觀”“無產階級的先鋒隊”等。此外,關于資產階級的論述也有一些修改,比如“中國民族資產階級曾經多次領導過革命”這句話中“民族資產階級”前面增加了“的小資產階級和”,將“資產階級不可能領導任何真正的革命到勝利”改為了“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不可能領導任何真正的革命到勝利”。這些修改表明了不同資產階級的歷史作用,即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曾經領導過革命,但是失敗了,而同屬于資產階級的官僚資產階級卻不屬于革命的力量,更不可能領導革命到勝利,因為他們是革命的對象。此外毛澤東還在“官僚資產階級”后面加上了“即壟斷資產階級”,據(jù)目前研究所掌握的資料來看,這也是毛澤東第一次論述到中國的壟斷資產階級①毛澤東在《矛盾論》中論述到資本主義社會的矛盾時曾經提到過“壟斷資產階級”,但這里指的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壟斷資產階級”,并沒有應用到中國實際上,這也表明毛澤東對中國社會階級性質的認識經歷了漫長的過程。參見《毛澤東選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320 頁。。除此之外,毛澤東還明確了對待反動階級和反動派的態(tài)度,比如在原有“給工作”的基礎上新增了“給土地”,將“這也是施仁政”改為了“這也可以說是‘施仁政’罷”,刪去了“但我們決不寬恕他們的反動行為,決不讓他們的反動行為有自由發(fā)揮的可能性”,改為了“但這是我們對于原來是敵對階級的人們所強迫地施行的,和我們對于革命人民內部的自我教育工作不能相提并論”。這些修改都表達了對待反動階級態(tài)度發(fā)生了變化。

      再次,對于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采用了更加審慎的態(tài)度。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人民民主專政國家的建立已經是歷史的必然,按照中國共產黨的設想,未來當然是向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邁進。但是,毛澤東并沒有在1949 年單行本中公開宣布這一點,反而刪去了《人民日報》本中的“完成消滅階級和進入大同的歷史任務”“到達階級的消滅和世界的大同”兩句話。此外還在“實行社會主義即實行私人企業(yè)國有化”前面加上了“將來”兩個字,將二十八年“取得了基本的勝利”改為了“取得了革命戰(zhàn)爭的基本勝利”。這些修改表明,中國共產黨非常明確,自己的事業(yè)當然不止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未來必然要向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邁進。但在當時的條件下,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只是一種“可能性”,因而并不適合過多談論,尤其是階級消滅、世界大同這種只有到共產主義才能實現(xiàn)的情形,更加不適合談論。其實關于要不要公開聲明將來要過渡到社會主義的問題,在制定《共同綱領》時就存有爭論,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并不建議將未來前途是社會主義寫進去,因為社會主義僅僅是共產黨的奮斗目標,還沒有成為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和無黨派民主人士的奮斗目標,而“只有全國人民通過實踐認識到這是唯一的最好的前途,才會真正承認它,并愿意為它而奮斗。所以暫時不寫上社會主義目標,并不是否定它,而是更加鄭重地看待它”②《胡喬木回憶毛澤東》,人民出版社2003 年版,第557 頁。。應該說,這個理由同樣適用于對《論人民民主專政》的修改。因為《論人民民主專政》已經不僅僅是中國共產黨的理論設計,而是即將成立的新中國的指導綱領,因而必須考慮廣大人民群眾的接受程度,為此做出了如此的修改。而向社會主義過渡的問題,直到1953 年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提出才開始公開宣揚。

      最后,更加強調了新中國要和國際力量聯(lián)合一致。1949 年單行本將國際力量的聯(lián)合視為了人民民主專政的必要條件,比如在“孫中山臨終時講的那句聯(lián)合國際革命力量”這句話中間增加了“必須”二字,因為孫中山的遺囑原文是“必須喚起民眾,及聯(lián)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前一句“喚醒民眾”是“必須”的,后一句“聯(lián)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在毛澤東看來當然也是“必須”的。此外毛澤東還在別處增加了“這個專政必須和國際革命力量團結一致”“國際和國內的形勢都對我們有利”兩句話,都是表明聯(lián)合國際力量的重要性。當然,聯(lián)合國際力量也必須照顧其他國家的情緒,為此毛澤東將“解放東歐各國”改為了“建立各新民主國家”,將“蘇聯(lián)共產黨人開頭也不大會辦經濟”改為了“蘇聯(lián)共產黨人開頭也有一些人不會辦經濟”,語氣更加緩和。這些修改都是為了照顧蘇聯(lián)及東歐各國的感受,以更好地實現(xiàn)國際團結。

      總體而言,在新中國即將成立之際,作為系統(tǒng)總結中國革命經驗和規(guī)律并對新中國政權建設做出戰(zhàn)略構想的關鍵文本,《論人民民主專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對其文本內容的要求也更高。然而,《人民日報》本由于創(chuàng)作時間倉促,無法充分滿足這一要求①1949 年單行本的修改也有可能與當時蘇聯(lián)方面有關。1949 年6-8 月,劉少奇率中共代表團秘密訪問蘇聯(lián),就政治、軍事和經濟等方面問題與蘇聯(lián)交換意見,中共代表團的與民族資產階級合作成立聯(lián)合政府、實行人民民主專政的政體等意見得到了斯大林的完全贊同。7 月18 日,劉少奇向毛澤東詳細匯報了會談結果。與蘇聯(lián)方面共識的達成也有可能使毛澤東更加明確了關于新民主主義的相關認識,因而做出了上述修改。參見金沖及主編:《劉少奇?zhèn)?1898-1969)》(下),中央文獻出版社2008 年版,第594-596頁。。在這種情況下,編輯出版單行本,修改原版本中的部分內容,使文章的表述、定性更加嚴謹、規(guī)范就是十分必要的,而修改后的1949 年單行本也確實承擔起了其本身被賦予的歷史使命。

      三 1960 年《毛選》本對1949 年單行本的修改

      與1949 年的修改主要是完善文本內容不同,1960 年的修改對很多原有觀點做出了修正。此次編輯《毛澤東選集》第四卷雖然有胡喬木、田家英等人的參與,但主要還是由毛澤東親自修改定稿的,所以1960 年《毛選》本的修改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新中國成立10 年以來毛澤東的思想變化。

      據(jù)統(tǒng)計,1960 年《毛選》本相對于1949年單行本共有101 處修改,其中37 處為標點符號的修改,28 處為語詞的修改。包括將“譬如”改為了“比如”,將作為連接詞的“及”“與”基本上改成了“和”,這主要是改變半文半白的用法,此類修改在《毛澤東選集》的編輯過程中比較常見②劉金田、吳曉梅:《塵封:〈毛澤東選集〉出版的前前后后》,臺海出版社2012 年版,第122 頁。,也基本不涉及內容的改變。另有16 處為專有名詞的修改,比如將“‘左派’幼稚病”改為了“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左派’幼稚病”,原來的引號也換成了書名號,將“新民主國家”統(tǒng)一換成了“人民民主國家”,將“聯(lián)共”改為了“蘇聯(lián)共產黨”等等。此外還有對兩處引文進行了更加仔細的核對。一處為孫中山遺囑,1949年單行本為“深知欲達到勝利,必須喚起民眾,及聯(lián)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斗”①本節(jié)研究的是1960 年《毛選本》對1949 年單行本的修改,為節(jié)省篇幅,如無特殊說明,采用的是1949 年《論人民民主專政》單行本和1960 年《毛澤東選集》第四卷的版本,不再另行注釋。。然而“深知欲達到勝利”這句話并不是孫中山的原文,原文為“深知欲達到此目的”②《孫中山選集》(下),人民出版社2011 年版,第1033 頁。,為了修改此處錯誤而又不導致文本太大的變化,1960 年《毛選》本將“深知欲達到勝利”這句話放在了引號外面。另一處是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原文為“若國民黨之民權主義,則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數(shù)人所得而私也”③《孫中山選集》(下),人民出版社2011 年版,第616 頁。。1949 年單行本誤將“若”引作“蓋”,1960 年《毛選》本進行了改正。除以上這些修改之外,涉及實質性內容的修改主要有以下三處。

      一是農業(yè)合作化和工業(yè)化的關系問題。1960 年《毛選》本將“而欲農業(yè)社會化,必須發(fā)展以國有企業(yè)為主體的強大的工業(yè)”改為了“農業(yè)社會化的步驟,必須和以國有企業(yè)為主體的強大的工業(yè)的發(fā)展相適應”。也就是說,1949 年毛澤東認為工業(yè)化是農業(yè)社會化的必要條件,而1960 年的毛澤東則改變了觀點,認為農業(yè)社會化不一定要等到完全工業(yè)化之后才開始進行。毛澤東最開始的觀點應該是借鑒了蘇聯(lián)方面的經驗,《聯(lián)共(布)黨史簡明教程》提出,蘇維埃國家發(fā)展農業(yè)的道路是集體農莊,“即把小農戶聯(lián)合成社會主義的大農莊,聯(lián)合成為能使用拖拉機和其他現(xiàn)代化機器來迅速提高糧食生產及其商業(yè)產量的集體農莊”④《聯(lián)共(布)黨史簡明教程》,人民出版社1975 年版,第317 頁。。在蘇聯(lián)方面看來,農業(yè)合作化可以為工業(yè)化提供小農經濟所不能提供的資金和原料,因而是快速實現(xiàn)工業(yè)化的有效途徑。同時,合作化也被認為可以限制資本主義的發(fā)展,進而引導農民向著社會主義的方向前進,因而被賦予了階級斗爭的含義。這些觀點也影響到了中國共產黨。早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為了解決糧食問題,中國共產黨就組織群眾開展互助合作,以增加糧食生產。1943 年,毛澤東在題為《組織起來》的講話中提出,合作化可以將群眾組織起來,因而“是人民群眾得到解放的必由之路,由窮苦變富裕的必由之路,也是抗戰(zhàn)勝利的必由之路”⑤《毛澤東選集》第3 卷,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932 頁。。而且合作化運動中表現(xiàn)出的黨與群眾的結合也為毛澤東所稱頌。新中國成立之后,面對工業(yè)建設引起的糧食需求的增加以及部分地區(qū)農民表現(xiàn)出的合作化的積極性,毛澤東主張加快合作化運動的步伐,1955 年他在《關于農業(yè)合作化問題》中提出:“如果我們不能在大約三個五年計劃的時期內基本上解決農業(yè)合作化的問題,……我們就不能解決年年增長的商品糧食和工業(yè)原料的需要同現(xiàn)時主要農作物一般產量很低之間的矛盾,我們的社會主義工業(yè)化事業(yè)就會遇到絕大的困難,我們就不可能完成社會主義工業(yè)化?!雹蕖睹珴蓶|文集》第6 卷,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431 頁。也就是說,雖然此時的中國尚未實現(xiàn)工業(yè)化,但由于工業(yè)化的進程對農業(yè)提出了更高要求,在這種情況下,只能將工業(yè)化和農業(yè)合作化同時進行:“在我國的條件下(在資本主義國家內是使農業(yè)資本主義化),則必須先有合作化,然后才能使用大機器。由此可見,我們對于工業(yè)和農業(yè)、社會主義的工業(yè)化和社會主義的農業(yè)改造這樣兩件事,決不可以分割起來和互相孤立起來去看,決不可以只強調一方面,減弱另一方面?!雹佟睹珴蓶|文集》第6 卷,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432 頁。而毛澤東的這種觀點同樣是依據(jù)自身的經驗體會,1959 年在讀蘇聯(lián)的《政治經濟學教科書》時,毛澤東就對教科書中發(fā)展大工業(yè)是對經濟進行社會改造的基礎的觀點表達了不同看法,他認為:“一切革命的歷史都證明,并不是先有充分發(fā)展的新生產力,然后才改造落后的生產關系,而是要首先造成輿論,進行革命,奪取政權,才有可能消滅舊的生產關系。消滅了舊的生產關系,確立了新的生產關系,這樣就為新的生產力的發(fā)展開辟了道路?!雹凇睹珴蓶|文集》第8 卷,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132 頁。在毛澤東看來,農民本身具有走社會主義道路的積極性,再加上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以及對于農民的宣傳教育,是可以加快農業(yè)合作化的進程,進而為工業(yè)化開辟道路的。而在這樣的理論認識之下,對1949 年單行本中的觀點做出如上的修改也是合乎邏輯的了。

      二是所謂“第三條道路”的問題。1960年《毛選》本刪去了1949 年單行本關于“第三條道路”的論述:“不但中國,全世界也一樣,不是倒向帝國主義,就是倒向社會主義,絕無例外。中立是偽裝的,第三條道路是沒有的?!标P于是否存在“第三條道路”的問題,毛澤東的認識也經歷了發(fā)展變化。1940年,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中提出,十月革命以來的國際環(huán)境是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斗爭的環(huán)境,“處在今天的國際環(huán)境中,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任何英雄好漢們,要就是站在帝國主義戰(zhàn)線方面,變?yōu)槭澜绶锤锩α康囊徊糠?;要就是站在反帝國主義戰(zhàn)線方面,變?yōu)槭澜绺锩α康囊徊糠?。二者必居其一,其他的道路是沒有的”③《毛澤東選集》第2 卷,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681 頁。。而這種觀點也反映了當時蘇聯(lián)方面對世界格局的認識。斯大林在《論列寧主義基礎》中就提出,“世界已經分成兩個陣營:一個是擁有金融資本并剝削地球上絕大多數(shù)居民的為數(shù)極少的文明民族的陣營,另一個是組成這個絕大多數(shù)的殖民地和附屬國被壓迫被剝削民族的陣營”④《斯大林選集》(上),人民出版社1979 年版,第241 頁。。為此斯大林號召各民族進行合作,共同建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lián)盟?;谶@種理論認識以及1940 年代社會主義陣營逐漸形成的國際形勢,毛澤東在《論人民民主專政》中提出了“一邊倒”的策略,并做出了上述的判斷。然而,1950 年代以來,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興起,但是,他們并沒有如毛澤東所設想的那樣建立社會主義國家,而是建立了民族國家,客觀上在帝國主義和社會主義之外出現(xiàn)了所謂的“第三種立場”。在這種情況下,毛澤東也修改了自己在《新民主主義論》中提出的上述觀點。在1958 年接見國際友人時毛澤東提出:“事實上,這種觀點只適合于一部分國家,對于印度、印度尼西亞、阿拉伯聯(lián)合共和國等國家卻不適用。它們不是帝國主義國家,也不是社會主義國家,而是民族主義國家。拉丁美洲也有許多這樣的國家,將來還會多。”⑤《毛澤東文集》第7 卷,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401 頁。而且毛澤東認為,這種“第三種立場”還會維持相當長的時間。這樣,1960 年對《論人民民主專政》做出上述修改也是必然的了。

      三是國際經濟合作的問題。1960 年《毛選》本刪去了“中國在經濟上要實現(xiàn)真正的獨立,還需要經過很長的時間。只有中國的工業(yè)發(fā)展了,中國在經濟上不倚賴外國了,才有全部的真正的獨立”。毛澤東歷來比較強調獨立自主,尤其是在蘇共二十大暴露出蘇聯(lián)在社會主義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以及中蘇關系日趨惡化之后,更加強調這一點。但是,在中國這種落后的農業(yè)國推進工業(yè)化,不可避免地要向外國學習,吸取外國的先進經驗,必要時也應當引進外資,在這方面不能搞關門主義。為此,1956 年毛澤東在《論十大關系》中提出:“我們的方針是,一切民族、一切國家的長處都要學,政治、經濟、科學、技術、文學、藝術的一切真正好的東西都要學?!雹佟睹珴蓶|文集》第7 卷,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41 頁。這兩方面的態(tài)度總結起來就是“自力更生為主,爭取外援為輔”②《毛澤東文集》第7 卷,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380 頁。,為此毛澤東還批評了蘇聯(lián)《政治經濟學教科書》中提倡各個國家之間實行生產專業(yè)化和協(xié)作化的觀點,他提出:“在國與國的關系上,我們主張,各國盡量多搞,以自力更生、不依賴外援為原則。自己盡可能獨立地搞,凡是自己能辦的,必須盡量地多搞。只有自己實在不能辦的才不辦。特別是農業(yè),更應當搞好。吃飯靠外國,危險得很,打起仗來,更加危險。”③《毛澤東文集》第8 卷,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128-129 頁??梢钥闯?,毛澤東在思考這類問題時更多地是從政治的角度考慮問題,固然從經濟的角度來看各國之間應當加強合作,但從政治的角度來說,像中國這樣的大國如果處處依賴別人是十分危險的,而后來蘇聯(lián)撤走援華專家一事也印證了毛澤東的觀點。

      總體而言,以上三處具有實質性的修改涉及的都是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如何處理國際關系等一系列的問題。在1949 年撰寫《論人民民主專政》時,毛澤東對這些問題也沒有太多的經驗,所論述的觀點也基本上是直接吸收和借鑒了蘇聯(lián)方面的說法。然而,隨著新中國成立十年間的實踐發(fā)展,尤其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有意識地獨立自主地探索社會主義道路,因而取得了很多新的認識,表現(xiàn)為更加重視人民群眾的力量、更加肯定各國人民自己的選擇,這種理論認識的發(fā)展變化也反映到了對《論人民民主專政》的修改上。

      四 結論

      新中國成立前后《論人民民主專政》的兩次修改雖然并沒有什么顛覆性,但從這兩次修改中我們可以總結出毛澤東著作的文本演變過程,并對毛澤東這一時期的思想變化進行細致考察。如果說1949 年單行本的修改是由于《人民日報》本因創(chuàng)作時間倉促而導致的不嚴謹,那么1960 年《毛選》本的修改則是社會主義建設新的實踐所引起的思想變化。這兩個版本,一個作為新中國成立前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理論總結,一個反映了新中國成立后十年間社會主義建設的思想轉變,都是十分值得注意的。

      從《論人民民主專政》的文本演變我們也可以體會到,即使作為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毛澤東的著作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同樣經歷了修改和完善的艱辛過程。換言之,毛澤東的思想也不可能完全超越時代的具體條件,而始終是時代的反映,并隨著實踐的持續(xù)深入而發(fā)展完善。我們在研究毛澤東的著作時,如果不對這種文本演變多加注意、審慎處理,就很有可能將1960 年的觀點視作1949 年的觀點,以至于出現(xiàn)時代誤置,無法忠實地還原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原貌。

      猜你喜歡
      單行本民主專政人民出版社
      新中國的奠基之作
      ——《論人民民主專政》
      上海工運(2023年6期)2023-07-30 02:44:58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xiāng)村振興加快農業(yè)農村現(xiàn)代化的意見》單行本出版
      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少數(shù)民族文字單行本出版發(fā)行
      民族翻譯(2021年4期)2021-10-29 09:38:34
      我可以咬你一口嗎
      Alienation and Struggle of the “Happy Housemaker”
      《雪椰》之后,再創(chuàng)人氣
      大學生(2017年3期)2017-03-21 20:34:02
      試論我國的人民民主專政是中國特色的無產階級專政
      求知導刊(2016年24期)2016-10-14 11:10:52
      抉擇
      全國新書目(2016年3期)2016-04-20 23:38:10
      人民出版社
      全國新書目(2014年7期)2014-09-19 20:49:20
      論“人民民主專政”的憲法重現(xiàn)——兼論82憲法第一條之“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
      探索(2013年3期)2013-04-17 02:38:04
      贺州市| 棋牌| 扬州市| 白玉县| 临洮县| 平安县| 嘉义市| 抚州市| 黔西县| 黎平县| 武威市| 黄浦区| 正宁县| 石城县| 兖州市| 会泽县| 上犹县| 屯门区| 娄底市| 诸城市| 江陵县| 鹤壁市| 虞城县| 衡阳市| 太仆寺旗| 吴忠市| 井陉县| 巧家县| 张家川| 阿合奇县| 吉安市| 卢氏县| 沂水县| 永靖县| 棋牌| 河南省| 衡南县| 获嘉县| 梁山县| 论坛| 行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