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京市芳草園小學三年級(2)班 童天鉞
綠葉、黑籽、小白花,簡單又樸素,尋常又低調,構成了我最愛的植物朋友—茶。
“醫(yī)生”可能喜歡它的綠葉。小小的,綠綠的,邊緣有鋸齒,但并不扎手,像一片片綠色的小舟泊在枝頭。即使是令旗形的嫩葉和長槍狀的芽頭,看起來也很不起眼。但這片小小的葉子卻能分泌出茶多酚、咖啡因、氨基酸等有益物質,讓瞌睡的人們振奮精神,給發(fā)炎的身體消毒殺菌,甚至還能對新冠病毒起到抑制作用。從中國到日本,從印度到英國,一片小小的葉子,漂洋過海,譽滿全球。
“軍事迷”可能喜歡它的黑籽。這“武器”的制造過程真讓人嘆為觀止。先在淡綠色的果殼里裝好三顆“子彈”,然后耐心地用一年半的時間慢慢成長,直到“子彈”變得結實、飽滿,把果殼撐得像地雷一樣堅硬、鼓脹、黝黑。一切就緒,蓄勢待發(fā),種子悄悄張開“彈殼”,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啪”的一下,瞬間將“子彈”射出去,鉆進泥土。而裂開的“彈殼”則留在枝頭,像慈愛的母親的手掌,為種子遮風避雨,加油鼓勁。
“植物學家”可能更欣賞它的小白花。五片渺小雪白的花瓣,柔柔地向外舒展,像是正在下腰的女孩,嬌弱卻又充滿韌性。一簇蛋黃纖細的雄蕊,足有200多根,密密地包裹著棒球狀的雌蕊,仿佛勇敢堅定的騎士,保護著高貴美麗的王后。一縷若有若無的青草的香氣,混著一點兒蜂蜜的甜味,好像是誰不小心,在茶花里漏下了一滴香草冰淇淋。這小小的茶花,跟我的指甲蓋差不多大,若非仔細尋找,誰都不會在意。可是,它們卻有著“遠慮”的智慧,堅守著“異花授粉”的方式,讓茶樹不斷基因重組,代代進化,果真是“完美之花”呀!
落日平臺上,春風啜茗時。困倦的時候,泡上一杯淡淡的龍井,看著那小小的葉片在淺綠色的清水中漸漸舒展、翩翩起舞,我的心情也會隨之好轉。輕輕喝一口,舌尖淡淡的苦,好像是大地的氣息;舌根淡淡的甜,似乎是烤紅薯的味道。滿口淡淡的香,讓我仿佛“幻影顯形”,飛去了清香的茶園,瞬間神清氣爽、心曠神怡。
我的這位植物朋友,真的可以說是“看似尋常最奇崛”了吧!你想認識它嗎?我已備好一杯清茶,歡迎你來我家,我把它細細地介紹給你,好嗎?
名師點評
這是一篇狀物類記敘文。小作者從“醫(yī)生”“軍事迷”“植物學家”幾個職業(yè)描述了茶的特點,角度新穎,行文自然,語言親切。全文主題明確,結構嚴謹,語言清新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