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掘港鎮(zhèn)華豐小學 劉愛琴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指導學生自主閱讀古詩詞的時候,常常會存在只背不誦、只解不悟、只學不疑等學習的誤區(qū)。這嚴重影響了學生品讀古詩詞的效率,讓學生只能理解古詩詞表面的意思,無法深入感悟。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運用各種方法進行深入體會,嘗試突破文字表面,對作品進行獨立思考,獲得真正的理解和感受。
只背不誦是古詩詞教學中常見的問題,學生常常只是囫圇吞棗地將古詩詞背出來,但是卻沒有深入體會其中的情感。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積極誦讀,采用配樂誦讀、齊聲誦讀等方式深入體會作品的神韻,并養(yǎng)成熟讀成誦的好習慣。
學習《出塞》時,鼓勵學生積極展開誦讀,體會作品的意蘊。首先要讓學生在誦讀時感受詩歌的押韻特點,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還’是一個多音詞,如果考慮押韻的問題,你覺得這個詞應該讀成什么呢?”在解決了音韻問題后,鼓勵學生在誦讀的同時感受作品的意蘊。鼓勵學生展開配樂詩朗誦的活動,播放展現(xiàn)大漠風情的音樂作品,引導學生說說誦讀后的感受。“在誦讀的時候,你覺得用豪邁的語氣來誦讀比較好,還是讀得柔美一些更好呢?”學生認為:“我覺得要讀得豪放一些,這樣能展現(xiàn)出將士不畏懼艱險的豪情壯志?!薄澳阌X得這首詩歌展現(xiàn)的是怎樣的人物形象呢?”學生反復誦讀后提出:“我覺得這首詩歌展現(xiàn)的是戍邊的將士。他們犧牲了個人的幸福,保家衛(wèi)國,值得我們尊重?!?/p>
在有感情的誦讀中,學生體會到了古詩詞合轍押韻的寫作特點,同時也體會到古詩詞具有言簡意賅、意味深長的特點,這樣能更好地體會古詩詞的美感,感受作品的靈性。要營造輕松活潑的誦讀氛圍,并輔以音頻、視頻,將學生帶入到詩歌的語境中。
小學生想象力豐富,所以要充分利用這一點,引導學生在理解古詩詞內容的基礎上探究其中暗藏的意蘊。若能將自己想象成作者,感受作者在何種情境下創(chuàng)作此作品,那么就能讓學生感受作者的獨特志趣,理解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
學習《夏日絕句》的時候,鼓勵學生嘗試了解一下這首詩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學生了解到:“當時宋朝遭遇了奇恥大辱,金兵將兩位宋朝的皇帝都抓走了。李清照的丈夫不思盡忠,反而還在城中發(fā)生暴亂的時候逃走了。李清照對丈夫的行為感到羞愧,再來到項羽自刎的烏江畔,就有了這樣的感悟,創(chuàng)作了這樣的詩歌,諷刺丈夫和不思反抗的宋朝?!痹趯W生了解了背景信息后鼓勵其展開想象:“當時烏江畔是怎樣的場景,作者又是以怎樣的姿態(tài)站立在旁邊。她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你能否將自己想象成作者,體會一下她的情感呢?”學生展開了想象,表達了自己看到的場景:“我可以感受到一個弱女子站在獵獵風中,看著滾滾江水,心中生出了憤恨之心。她感到很羞恥,于是就憤然提筆,寫了這首詩歌?!边@樣一番想象后,學生感受到了作者無所畏懼的人生姿態(tài)。
逐字逐句的分析會讓學生的思維更加呆板,反而無法體會詩歌的韻味。要引導學生積極想象,將文字的內容轉化成圖像,再嘗試將自己想象成“畫中人”,感受作者獨特的生活境遇,從而理解其中的人生哲理。
古人創(chuàng)作詩歌的時候常常會融入復雜的情感,生活閱歷不夠豐富的學生很難理解,但是很多學生卻只是照著教師灌輸?shù)闹R進行記憶,沒有自主理解和分析。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并圍繞問題展開拓展閱讀,這樣不僅能喚醒學生對閱讀古詩詞的濃厚興趣,還能讓學生逐步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
在學習《宿建德江》的時候,有學生就圍繞詩歌中的句子提出了疑問:“‘野曠天低樹’的意思是說‘天比樹還要低’嗎?這怎么可能呢?天肯定比樹要高啊。”若沒有生活經(jīng)驗,學生很難理解作品所描寫的意境。此時給學生播放多媒體課件,讓學生看到曠野,感受到廣袤和寧靜,這樣學生就容易理解四野空蕩蕩之時,天壓得很低的狀態(tài)。還有學生有所感悟,提出:“‘天似穹廬,籠蓋四野’,我覺得寫的也是這樣的場景。”在解決了一個問題后,鼓勵學生再次質疑。學生提出:“‘江清月近人’,月為何會讓人覺得很近呢?”鼓勵學生用相同的方法展開閱讀,嘗試輔助誦讀其他展現(xiàn)月亮的詩歌。學生嘗試自主解決這個問題:“作者覺得很孤獨,天地之大,只有月亮和自己為伴,再加上水很清,映照出了清晰的月亮,更讓人覺得月亮和人親近了。”在延伸拓展中,學生深入理解了詩歌。
在大膽質疑中,學生說出了自己的不解之處。此后則要鼓勵學生嘗試解決問題,試著搜集背景資料,聯(lián)系自己的實際生活經(jīng)驗進行理解,這能讓學生一步步深入下去,解決問題。此后要鼓勵學生再次質疑,構筑起提問、解決問題、再提出問題、再解決問題的“問題鏈”,從而實現(xiàn)閱讀能力的提升。
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所以自主閱讀古詩詞時常常不能體會其中深味。若能利用小學生情感豐富的特點,鼓勵其積極誦讀、體會意蘊;利用小學生想象力豐富的特點,鼓勵其將自己想象成作者;利用小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引導學生自主提問,這樣就能促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古詩詞,提升自主閱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