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啟東市匯龍小學學華分校 黃麗麗
在核心素養(yǎng)倡導背景下,如何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逐漸成為一線教師關注的話題。素質教育要求學生在德智體美勞方面實現全面發(fā)展,這就要求教師重視美育教學。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教師需要在實際教學中積極滲透美育思想,還學生一片美麗的風景。
小學語文教學的基礎是教材,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這就要求教師從教材中攫取美學因素,用特殊的方式將美傳遞給學生。小學語文教材存在大量文辭精美、意蘊豐富的文章,如果教師不能很好地發(fā)掘其中的美育思想,就猶如將一塊塊本可以開鑿出美玉的璞石扔進山林,完全是暴殄天物。這就要求教師深入研究教材,引導學生進入課文的情景,讓學生感知作者的情感,體會作者語言之美。
例如,在學習《金色的草地》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想象一些用來修飾草地的形容詞,有的學生說一望無際,有的學生說碧草連天,還有的說遼闊悠遠??傊?,學生給出的每一個詞匯都是既定印象中草地本該有的樣子,但是文章的標題卻是“金色的草地”,這就給學生后續(xù)的學習營造了一個懸疑的氛圍。接著,學生的情緒順利進入文本,教師再引導學生通過朗讀的方式感受文章的情感。在朗讀過程中,學生逐步感知到文章的核心內容。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一對兄弟倆在草地上玩耍的過程,“我”的一次奇妙發(fā)現,蒲公英將草地染成了一片金色,給“我”的心靈帶來了極大的觸動,讓“我”第一次意識到大自然的奇妙和美好。教師可以讓學生閉上眼睛,接著教師用語言進行引導,讓學生想象課文中所描繪的奇妙場景,為學生帶來一次美的體驗。
每一版教材,每一篇課文,都有其值得發(fā)掘的“美”點。教師需要具備一雙發(fā)現美的慧眼,將文章中的美向學生一一呈現,將本來的“璞石”精心雕琢,還學生一塊“美玉”。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讓學生深入文章的語言去感受作者的文字風格,通過細細的品讀感受文字之美,從文字之美探尋意境之美。但是對于小學生來說,由于他們沒有一定的人生閱歷,所以很難依靠自己的力量品鑒語文之美。所以教師需要授學生以方法,讓學生在方法的指引下深入文字,感受語言的奇妙瑰麗。教師需要讓學生明白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品鑒方法,如此才能切實提高學生的對美的體察能力。
例如,教學《望洞庭湖》這首詩時,教師不妨借助多媒體教育資源,在大屏幕上呈現一些和“洞庭湖”相關的圖片或者視頻,充分激活學生的視覺和聽覺,讓學生在感官的刺激下,沉浸于課堂的氛圍中,對詩人所描繪的“湖光秋月”有更加直觀清晰的認知。這樣才能真正釋放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品鑒出詩詞的美感。除此以外,教師還可以傳授學生一些閱讀方法。針對古詩詞的學習,首先需要重視朗讀的作用。在朗讀的過程中不僅能夠揣摩出詩意,而且也能夠感受到詩人所營造的意境。其次還需要關注核心詞,也就是所謂的詩眼,通過“詩眼”,就像打開了一扇通往古詩詞的窗口,能夠窺探出其中的美麗景色。在方法的輔助下,學生的古詩詞學習不僅提高了效率,而且也幫助學生真正探尋到古詩詞之美。
滲透美育的核心途徑是讓學生掌握科學的方法去發(fā)掘文字的美感,這就要求教師不能只是簡單的授之以“魚”,更是需要授之以“漁”?!棒~”只能滿足一時的口腹之欲,但是學會“漁”可以讓學生在今后的語文學習中都能品嘗到珍饈滋味。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學生接觸知識的渠道也在進一步擴充,那么語文教師應該如何讓學生關注到課文一詞一句中的美感呢?所謂“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可謂一語道破天機。換言之,教師需要站到學生的立場,從學生的視角出發(fā),感受學生對美的需求,如此才能引導學生從文本中發(fā)現美,從文本中感知美。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對學生看到聽到接觸到的事物滲入美育內涵,如此才能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例如,學習《桂花雨》這篇課文時,盡管文字看上去極淡,但卻是“淡極始知花更艷”,充滿了無限的美感。教師注意到學生非常喜歡這種和情感相關的文字,所以可以在課堂上為學生留下專門的品讀時間,借助多媒體設施,選擇合適的音樂,比如《蒹葭》《平湖秋月》《春江花月夜》等等樂曲,讓學生在音樂的旋律下沉浸于文字中,感受蘊藏在文字之中的美感。作者筆下的桂花樹盡管沒有梅樹那樣姿態(tài)盎然、引人入勝,不論開花還是不開花,都很難找到綠葉叢中的細花。但是,他卻寫出了桂花樹另一種美,它的香氣迷人,甚至還可以作為食品食用,道出了“吃花”的樂趣。作者用充滿情趣的文字寫出了桂花樹的美,讓人在文字之間產生對桂花的向往。在配樂的旋律下,在教師言語的暗示中,學生進一步感受到桂花雨的優(yōu)美之處。
每個人對美的解讀都是不同的,特別是對小學生來說,他們有著獨特的審美品位,這就要求教師站在學生的立場,為學生發(fā)掘文本中的精彩之處,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小學語文教材中收錄的文章都能在某種層面上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這就要求教師發(fā)掘出文本的美育精華,將其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在美的陶冶下感受語文世界的魅力,讓學生在美的氛圍中體悟情感,感受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