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如鉤
孤獨是一個人待著,寂寞是一個人待著沒事干。沒事干就喝酒,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酒后,月亮和影子“二人”皆醉,我獨醒。
類似的境況,馮夢龍在《古今譚概》里有個故事。唐代的張七政,荊州人,有戲術(shù),人莫知其行跡。小孩子們經(jīng)常纏著他表演。一次,張七政隨手摘取一捧青草,再三捋它,青草很快變成燈蛾飛走了。曾經(jīng),他在墻壁上畫了一個美貌女子,美女秀色可餐,楚楚動人。張七政自己喝酒,也斟滿一杯美酒向她嘴里倒去。結(jié)果,酒一滴也沒灑在地上,畫上的美女臉上漸漸泛起紅暈,像是喝醉了一樣。
這是真寂寞,也是真浪漫。如果有張七政的本事,應(yīng)該在三五之夜,明月半墻之時,舉杯邀月,邀月里的嫦娥同來對酒,飲罷飄飄欲仙,不知今夕何夕。醒后月光清冷,一切如昨。
據(jù)稱,我國獨居人口目前約有兩億。放眼美日韓的狀況來看,獨居已經(jīng)成為常態(tài)。提起獨居,就會想起孤獨和寂寞兩個詞。寂寞和孤獨的區(qū)別是什么?寂寞是別人不想搭理你,孤獨是你不想搭理別人。蒙古人鐵木真,也就是后來的成吉思汗,少年時父親被人毒死,全家遭部落拋棄,除了影子,再沒有什么朋友。一夜,他睡得正酣,夢中忽聞得有刀聲顫響。他立即跳起竄出氈房外,騎馬像箭一樣奔向黑暗深處。有人要害他性命,幸虧他有好聽力,才躲過一劫。鐵木真孤獨,但不寂寞,因為有人惦記著他。
蘇東坡是曠達(dá)之人,他有獨特的辦法消除孤獨和寂寞。被貶黃州和嶺南的時候,每天早上起來,如果不請客人來聊天,他就一定出去拜訪客人。所交游的人也不選擇,談天說地也沒約束,彼此高興就行。有的人不善言談,蘇東坡就一再請求他說些神怪故事。有人推辭說沒有,他就說:“姑妄言之。”也就是你瞎編也行。有人評論說,英雄不得志,只能靠談玄說怪消磨自己內(nèi)心的不平,真是悲涼。
真孤獨在人多處,真寂寞在喧囂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