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的徐陵(公元507-583)曾在《玉臺新詠》序中云:“琉璃硯匣,終日隨身。翡翠筆床,無時離手”。章鴻釗先生據(jù)此而在《石雅》一書中認為:“以翡翠對琉璃,亦當為玉類。且筆床必無以鳥羽為之者。則六朝之際,其名固猶在人間也,至唐其名以不可考。”目前我國很多學者認為南朝就有珠寶“翡翠”的根據(jù),也大多由此而來。琉璃可以指多樣的彩色,翡翠則可以代指紅綠鮮艷的顏色。“以琉璃對翡翠”并不一定必須理解為寶玉石的類比,更可以理解為顏色的對比,因此,就對仗本身而認為南朝的翡翠“亦當為玉類”,尚顯牽強。
漢許慎在《說文》中解釋:“翡,赤羽雀也,翠,青羽雀也”。在南朝之前的漢朝,就有使用“翡翠羽毛”裝飾“筆匣”的先例。“春洲驚翡翠”、“銜花翡翠來”、“翡翠戲藍苕”等詩句中的“翡翠”指的都是鳥名。在中國古代,翡翠指一種生活在南方的鳥,毛色十分鮮艷,通常有藍、綠、紅、棕等顏色。這種鳥雄性為紅色,謂之“翡”,雌性為綠色,謂之“翠”。唐代著名詩人陳子昂在《感遇》一詩中寫道:“翡翠巢南海,雌雄珠樹林,......,旖旎光首飾,葳蕤爛錦衾”。“翡翠”源于鳥名。在各個朝代的文人墨客的詩句中,也經(jīng)常出現(xiàn)有關翡翠的詞句。如唐朝大詩人杜甫在《重過何氏五首》中說到:“落日平臺上,春風啜茗時。石闌斜點筆,桐葉坐題詩。翡翠鳴衣桁,蜻蜓立釣絲。自逢今日興,來往亦無期。”金初著名詩人蔡松年在他的詩《鷓鴣天賞荷金》中也曾說到:“秀樾橫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靜年芳。胭脂雪瘦薰沉水,翡翠盤高走夜光。山黛遠,月波長,暮云秋影照瀟湘。醉魂應逐凌波夢,分付西風此夜涼?!泵鞒尼缑髟谒脑姟渡彿看淝菝鳌分姓f:“錦云零落楚江空,翡翠翎邊夕照紅;愁絕開橈煙水外,秋香吹老一灘風?!?/p>
翡翠一詞除作為鳥名被廣泛流傳使用外,更多的時候轉為鮮艷顏色的代名詞,即翡紅與翠綠。到了清朝,翡翠鳥的羽毛作為飾品進入宮廷,尤其是綠色的翠羽深受皇宮貴妃喜愛。她們將其插在頭上作為發(fā)飾,用羽毛貼鑲拼嵌作首飾,故其制成的首飾名稱都帶有翠字,如鈿翠、珠翠等等。與此同時,大量的緬甸玉通過進貢進入皇宮深院,為貴妃們所寵愛。這些玉石的顏色也多為綠色、紅色,且與翡翠鳥的羽毛色很相似,所以人們稱這些來自緬甸的玉為翡翠,漸漸地這一名稱也應在中國民間流傳開了。由此,翡翠這一名稱也由鳥名轉為玉石的名稱了。